優秀師資介紹
老師:葉上峰 類別:社 工 師 科目:社會工作
教 學 特 色 |
強調組織圖與表格之講解,邏輯概念有助學習吸收與記憶,化繁為簡。強調觀念建立與統整,掌握各校考情,傳授記憶與解題技巧。重視社會脈動、政策與法案研議,結合實務與理論,隨堂時事議題分析。互動式教學:除休息時間與老師直接討論或以emai、MSN、家族或部落格方式提問。 |
課 程 簡 介 |
|||
壹、概論篇
|
導論 |
1. 社工意義:傳統、綜融、基變及增權觀點
2. 社工功能:解決、恢復、預防、發展 3. 社工本質:科學性、藝術性 |
|
助人情境 |
1. 案主:含非自願性案主 2. 社工員:專業特質、社工才能、自我覺察 與服務角色 3. 專業關係:原則、轉移、反轉移 4. 社福機構:非營利組織 5. 專業服務:直接服務與間接服務 |
||
專業史 |
1. 西方濟貧制度:濟貧法、COS、SHM 2. 東方傳統社福制度:社倉、義田、鄉約、 會館 3. 社工專業史:個案團體與社區工作發展史 4. 台灣社工專業發展 |
||
貳、理論篇 |
專業倫理 |
1. 社工專業價值體系(含社工哲理)。 2. 社工倫理議題:社工義務、保密、自決、 正義、真誠 3. 社工倫理守則(全聯會版、NASW版) 4. 倫理兩難與實務判斷:價值排序、抉擇過 程 |
|
參、理論篇 |
社工知識基礎: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
1. 人類行為: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行 為改變技術 2. 社會環境:社會基本過程、社會制度、社 會型態 3. 生命歷程:人生各階段任務、問題與福利 |
|
社工理論與實務的關係 |
|||
社工理論觀點 |
微視取向 |
精神分析學派、心理暨社會學派、問題解決學派、危機處遇模式、任務中心模型。 | |
中視取向 |
一般系統理論、生態系統理論、角色壓力理論、社會網絡分析 | ||
鉅視取向 |
基變社工、女性主義社工、增強權能取向(含倡導、優勢觀點、復原力觀點) | ||
肆、直接服務篇 |
個案工作 |
1. 個案工作綜融過程:診斷、多面向評估與 評鑑 2. 個案工作技術:會談、家訪、社會資源連 結與轉介 3. 個案管理:含照顧管理、優勢觀點個案管 理 |
|
團體工作 |
1. 團體工作基本要素團體與類型 2. 團體工作過程與技術:成員動力、社工員 角色、與技巧、契約 3. 團體工作模型:社會目標、治療與交互模 型 4. 團體方案設計 |
||
社區工作 |
1. 社區工作基本概念:社區分析、社區工作 過程 2. 社區工作模型:地方發展、社會計畫、社 會行動 3. 社區工作主要方法:社區發展、社區組織 、社會教育、社會行動、社會計畫、社區 照顧、社區營造 4. 社區工作技術、社區方案設計 |
||
伍、社工實務議題 |
社工實務議題 |
1. 兒童社工:兒童保護、早期療育 2. 少年社工:中輟、自殺防治、外展社工 3. 婦女社工:單媽服務、婚暴防治 4. 老人社工:獨居老人居家服務、長期照護 、安寧療護 5. 身心障礙者社工 6. 精神病理社工 7. 跨文化社工:原住民、外配、同性戀 |
|
社工實務領域 |
家庭社工、學校社工、醫務社工、矯治社工、工業社工 |
書 名 | 作 者 | 出 版 社 |
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 |
林萬億 |
五南 |
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 |
呂寶靜主編 |
五南 |
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 |
曾華源、鄭麗珍、宋麗玉、施教裕等著 |
洪葉 |
社會個案工作 |
潘淑滿 |
心理 |
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 |
林萬億 |
三民 |
|
北市開封街一段2號8樓• 02-23117787(代表號)•get@mail.get.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