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所畢業前計畫回中部工作,不過中部感興趣的財金相關職缺並不多,幾經考量後決定報考公職,職系方面選擇了跟準備碩班考試科目重疊度較高、個人較有興趣的經建行政。
上網爬文且試聽相關師資課程後,覺得較適合高點的師資,又為了節省通勤時間,學習上較有效率,因此決定報名線上函授課程。九月開始正式準備考試,我先把專業科目各聽過一輪,把上課補充的筆記寫在課本中,因為許多科目準備碩班考試時都有念過,所以大約在十一月中就看完專業科目跟法科課程。接著就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複習,在考試前共複習了三到四次課本內容,練習時若遇到不會的題目,且題型很經典,我會把重點觀念寫進課本中,這樣在複習課本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複習題目上遇到的重要觀點!統計學則是需要較多題目練習,因此我會看完一個段落後就去練習題目以鞏固知識,也更好熟悉公式。
課程方面特別推薦張政老師的公共經濟學及宣律的憲法【公共經濟學】老師上課講解的很清楚,若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LINE群組跟老師提問。老師在課程中或某個章節結束後會進行重點整理,把容易混淆的觀念再釐清一遍,補充課程則是更深的觀念,當中會有較多數學。印象很深刻的是今年高考公共經濟學剛好有一題在課本中有一模一樣的內容(解釋Lindahl均衡為何會滿足公共財之Samuelson最適條件)。
【憲法】宣律的課程上得很好且完全不枯燥,憲法的內容和架構都是靠上課建立起來的,除了條文本身外老師還補充了非常多的釋字和憲法法庭上的解釋內容,上完課複習完講義就差不多完成這科的準備,前期複習我都是看上課的兩本講義,直到考前才把憲法條文跟憲法增修條文印出來看。
另外,蔡老師的貨幣銀行學除了上課內容外還會帶許多考古題。我都是靠讀課本為主,但怕題目練習不足,有另外購買張政老師的《經濟學申論題完全制霸》和蔡老師的《貨幣銀行學(概要)申論題完全制霸》,經濟學制霸因為時間關係是在考前拿出來瀏覽找不會的題目。貨銀相較之下則較不熟悉,因此複習完一章後我就會看制霸來整理重要考點及考古趨勢。
建議大家學習時多試試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對其他人有用的方法對自己不一定有效,因此看心得文的時候可以參考或多試試其他人的方法,但最後留下對自己有幫助的方法就好。另外,念不下書時不要坐在書桌前硬撐,讀書重質,若真的無法吸收時就好好休息,念書很重要,但國考是長期抗戰,休息也同等重要,才能維持節奏並穩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