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高考資訊處理【狀元】,效率制勝!用倍速刷課、AI輔助與自製筆記衝刺公職! ,王○皓 高大資管系,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我畢業於高雄大學資管系,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也面臨考研或工作的難題。由於在校成績並不頂尖,也不想加入競爭激烈的考研,更不想考上碩士後還要做學術研究跟寫論文;也自認為coding能力並不出眾,出去業界每天寫code應該會過得很痛苦,經過家人及同學介紹後決定往競爭壓力稍低的資訊處理公職考試努力。
從8月中報名高點雲端函授課程到9月中拿到講義期間,我努力趕工落後的系上專題,拿到高點講義後每週分配2~3天 2小時的時間看課,到隔年1月放寒假時才把上架的課程(MIS、網路、資料庫)看過1遍。
資料結構這科我用3~5倍速重刷課程影片(Global Speed Extension)超好用。自訂選項也很多,不但達到快速回顧課程主題,更能發掘當初沒有聽懂或在關聯到其他科目時提到的內容。就這樣快速且重複多次刷課程,主要科目從頭到尾至少刷3遍,就能達到看懂講義內容的程度。

做筆記的部分,第一次學的內容肯定是直接寫在講義上(雖然很花時間,1.5hr課程影片可能會花2~2.5hr才看完),之後二刷或三刷影片時將黑板上的重點板書截圖並用編輯工具補齊重點並記錄到自己的Notion筆記中。Notion筆記內容包括:自行拍講義重點內容、課程影片板書截圖、考古題參考答案、外部資料查詢及生成式AI整理表格及圖片等。

如此反覆循環的刷課程直到考前1~2個月,開始1天刷2份考古題,刷考古題不是直接看下面的解答,是只看題目在白紙上寫下自己的簡略答案跟過程。在刷考古題時看到參考答案寫得很好或你完全答不出來時直接截圖題目跟答案到自己的Notion筆記中。最後2週到考試前就是念自己的筆記,如果筆記做得再好、再完整沒有熟念也等於白做工,還浪費許多時間與精力在筆記上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我有報名高點雲端函授總複習課程,資訊處理的共同科目和專業科目,總複習課程都有包含在內,所以我準備方式主要是透過讀補習班整理的講義內容和練習近10年的資訊處理考古題(高普、地特、中華電信、調查局、關務)為主。
【國文】這科只有看總複習課程,這跟國學常識跟文學素養有關。
【法律知識與英文】這科基本上把憲法、法緒跟總複習課程看過1遍即可。英文則是上2堂課後就直接裸考,考前1小時翻一翻法律總複習講義就好。不過也可能是我法律知識沒念完整,考完發現法律題錯了超過一半,還是有點後悔沒念全。
【資通網路與安全】肯定是念好念滿!資通安全這科的準備方式就是看金乃傑老師的講義內容,個人覺得整理的非常棒,大推!老師把近年來的考試熱點全部整理出來(防火牆, 入侵偵測和防護, ISMS, ISRM, 資安法, 數位鑑識等等),還有加上時事的補充(ZTA, AI, 雲端, LLM等等)。資通網路這科就蠻可惜的,因為現在的趨勢都考資安,網路有考一題就要偷笑了。準備時間不足的可以先All in資安,資通網路教得蠻深入,很常補充一些中華電信、調查局很刁鑽或小細節容易被騙的題目,適合提前適應調查局或國營考試的難度。平時也要記得多看科技新聞與重大IT事件,這裡推薦粘添壽老師的翻轉工作室、HackMD研究所筆記、iThome新聞、TWCERT資訊等。
【資料庫應用】這科準備起來CP值最高,掌握ER、SQL、正規化、交易、NoSQL特性和資料庫名詞解釋就能拿到不錯的分數。多做SQL考古題可以糾正SQL語法錯誤及理解輸出結果的涵義。這裡推薦直接把SQL題目丟到生成式AI看步驟,也可把自己的SQL語法問AI是否有問題。
【資訊管理】MIS是沒有範圍的,建議除了念蕭維文老師的課程講義之外,還要理解其實MIS很多的知識點都是相通的,申論題的回答方式可以用多種理論、議題、科技、組織結構、管理策略來回答,屬於是當下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裡建議考古題從100年開始刷,多看其他老師的答題方式及內容充實自己的答題廣度跟深度。另外強烈建議額外購買蕭維文老師的《資訊管理歷屆試題詳解》,內容詳盡且豐富。
【資料結構】這科原本是我最害怕的科目,因為我的coding能力並不出眾,如果考題出現以時間複雜度來評分的演算法恐怕拿不到好看的分數,不過近年來的考題都以觀念理解或簡單的計算題為主,只要能熟練掌握各種資料結構的特性、表示法、基礎排序的理論及實作應該可以拿到不少分數。這裡推薦多刷王致強老師的課程影片,每次重刷都會有新的理解,如果有看不懂的題目或卡住的地方建議直接去YouTube找印度人的教學影片或圖像解說比較有幫助。這裡另外推薦”YouTube國立中山大學楊昌彪教授的資料結構”。這科也是我得分最高的科目,竟然拿到95分,結果非常amazing!

這次能應屆考取114年高考資訊處理榜首非常感謝高點的雲端函授課程,雖然大部分的觀念在學校有教過或坊間教材都能找到,不過高點的雲端函授課程透過系統性的教學設計與結構化的學習步驟,協助學員在有限時間內有效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課程內建的課業諮詢與反饋機制,形成「學習 → 檢視 → 修正」的循環,促進知識鞏固。再加上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的彈性學習模式,學員可依個人進度靈活安排學習計畫,達到最佳化的學習成效。

除了報名課程外,個人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課程只是工具,只花錢購買工具的使用權卻未能熟練應用工具達成效果是非常可惜的,這就像打遊戲課金當台幣戰士,但缺乏有效的策略與技巧,最終敗給那些雖然沒有額外投入資源卻能透過時間積累、正確方法與熟練操作脫穎而出的無課玩家,十分可惜。換言之,「資源的投入固然重要,但若缺乏方法與策略,成效往往會大打折扣。」

最後,我的生活規劃其實是蠻隨意的,想讀書就讀書,不想讀書就耍廢打遊戲,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非常重要,別人的讀書計畫表看看就好,難道考差了要賴給讀書計畫表不適合無法執行或否定自己的努力嗎?該讀書時認真讀,該放鬆時就盡量不要想讀書的事(雖然有時遊戲玩太久還是會有愧疚感),但只要你覺得你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為自己負責,哪怕今天一整天沒念書都在耍廢玩遊戲那又如何,明天再念就好了。加油啦!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