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高考財稅行政、普考財稅行政,考前重點加強一定要上總複習!尤其稅法能了解最新時事!,張政(張家瑋),鄭泓(鄭凱文),施敏(張曉芬),周律(周威秀),陳○聿 北大財政系,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張政(張家瑋)鄭泓(鄭凱文)施敏(張曉芬)周律(周威秀)一、個人背景:

畢業於國立臺北大學財政系,在大學就讀期間便對稅及財政有很大的興趣,也在大學期間參加許多競賽以強化自己的能力及見識。我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去兩間事務所實習,後來發現自己不喜歡事務所的生活,所以在大三下學期報名高點財稅行政高普考函授課程。為何選擇高點?在系上便聽過高點在高普考的佳績,從大二開始陸續試了幾家補習班,也聽了很多學長姊的建議,最後還是在試聽後選擇高點。
大三下學期,我是選擇佛系的讀書方法,期間學校課程為主要學習,打工也照常,我把函授課程當作是課外補充及複習,也因為在大三有慢慢複習,所以當我大四正式進入備考狀態時,比較不會不適應。我在大四的生活幾乎是維持每天讀書12小時以上,讓自己把讀書當作日常。若是喜歡自己規劃時間且自制力比較高的學生,我很建議可以選擇函授,除了時間彈性外,可以將不熟的地方重複聽到會,而且可以省下不少的通勤時間。


二、各科準備方法:
國文:
完全是吃老本,我覺得高考及普考的國文選擇題都不難,基本上都是理解題目並選擇與題目最相似觀念的大綱,所以閱讀理解的能力要很強,我平常就喜歡閱讀大量新聞,所以閱讀理解的能力還不錯。字音字形就是吃以前老本,畢竟範圍太廣,所以將時間投資在專業科目上。

英文及法學常識:
英文及法學常識我也沒有特別花時間在上面,英文就是加強單字量,基本上都是單字題,很少文法及時態。法學常識的話,我有將憲法的課程看完,然後在考前特別注意性平法,再加上民法為專業科目的一部份,所以在法學常識上很有優勢,裡面民法的題目在周律老師的課程上都有學習到。

財政學:
在大學時期,我的財政學不算特別突出,但是張政老師講解得很細,圖形分析到現在我都還會想起他上課提到的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在財政學的準備上,我著重在重要單元的圖形上,我覺得在高普考中有將圖形畫出可以取得比較高的分數。最後財政學的分數是我高考中得分最高的科目,選擇46分、申論40分,一定要好好聽老師在課程中提到的愛考單元,掌握這些單元就可以取得不錯的分數了。
我因為在大學時已經有學過財政學了,所以課程我大多只看一次,然後每次學完新的單元就會將張政老師後面的選擇題全部寫完,這是很好檢視自己有沒有將這單元學會的方式。我會讓自己將錯的題目複習三次以保證自己真的理解。在高考前兩個月,我是選擇施敏老師出版的制霸來做複習,我有在考前將裡面的題目包含申論全部做完,施敏老師寫的申論解析很細,而且有從開頭到結尾的書寫方式,我從模仿開始學習,讓我最後在考試時可以很清楚地表達我的論述。選擇一樣將裡面的題目全部寫完,若有忘記的部分再趕快回去翻張政老師的課程複習,考前一樣將選擇再複習三次。
張政老師的財政群組很活絡,老師回覆的速度很快,當有其他同學發問時,我也會趁機檢視自己會不會,短短的幾分鐘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也保持地持續學習。

民法:
大學的時候只有大一有民法課,當時的我貪玩且不知道民法有多重要,所以我當時都沒有在認真聽課。這一年準備民法對我來說是從0開始,一開始我寫民法的題目幾乎都錯,我無法將細節搞清楚,所以民法的課程每一節我幾乎都是看兩次,周律老師會利用反覆強調的方式讓我們記得法條及關鍵,但關於細節真的要花時間去弄懂他,對我來說,周律老師在申論題的部分幫助我很多。剛開始接觸申論題時,我根本不知道怎麼下筆,周律老師的方式是先將大綱寫出來,再將每一點大綱給予適當的小節主題,再根據每一個小節詳細討論,這方法不管是篇幅長度、排版或是內容都非常豐富。
因為民法的範圍很廣,在準備民法上,選擇題比較無法抓出題重點,所以我會盡量將內容讀熟,特別是老師提到愛考的法條,而申論題的部分,我準備重點在於債編、物權編及繼承編,因為我覺得總則內容比較大方向,申論比較喜歡考細節,所以針對上述幾編老師提到的經典題型去做練習。在民法準備上,我只有另外買選擇題的書,沒有針對申論額外買書,因為周律的講義每單元幾乎都會有1-2題的詳細擬答,學習老師的表達方法可以幫助我敘述更清晰。

稅務法規:
稅法剛好是本校大學三年級的必修,所以看施敏老師的課程時,對我來說已經是做第二次複習了。施敏老師上課喜歡融入日常的經驗,這些例子可以幫助我更了解稅法,不論是計算上亦或是政府課徵的目的。施敏老師會在課堂上帶過課本的每一題範例,在上完課後馬上做練習會更加加深印象,也讓我後續做後面試題時,遇到不會的題目,可以往前看老師講解的範例。老師也在fb上提供詢問的社團,裡面同學都很熱心,老師回覆的很快,若是害羞也可以用私訊的方式詢問老師,老師都會很有耐心地講解到同學理解。
在稅法這科的準備上,我一樣會在上一單元後馬上練習老師課本後面的所有練習題,在上完所有的課程後我會自己在紙上寫下每單元的重點及大綱做為檢視自己的學習程度。考前三個月開始做總複習,配合施敏老師的制霸將每個題目都練習一遍,選擇題在考前我總共會看三次,申論的部分做完所有的歷屆試題後,我會將重點再複習過。老師的考前總複習一定要上,因為稅法很常修法,所以若有新的資訊老師會在總複習的時候補充,老師也會在總複習時給學生這次考試她猜的考試方向,針對老師在總複習提到的內容去做加強。因為稅法的範圍很廣,考試的趨勢也越來越細,所以只能強化自己的能力,將內容讀熟才可以應付考試。這次的高考申論題三題都很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是我沒有特別準備的部分,但是因為我將稅法讀過好幾次,所以我根據以往的印象盡量去描述內容,最後也取得不錯的分數喔!

會計學:
我自認為我大學的時候會計學得很好,大學時還雙主修會計系,但是自從上了鄭泓的會計課後,才發現是學校老師講得太淺了。鄭泓老師的內容非常豐富,從簡單的入門題到台聯大的研究所考題應有盡有,冷門的考題老師也會講,真的是很用心的老師,他害怕我們考試的時候遇到上課沒有講過的題型,所以老師上課會帶很多題型,若是沒有會計基礎的學生在上課時有可能覺得太快,所以可能需要花更多時間做課後複習,還好老師有提供fb社團給學生詢問,裡面的助教回覆很快很細,我也在上面問過很多問題,通常助教及老師的回覆都會讓我豁然開朗、一點就通。
會計是我這一年準備考試中花費最多時間的科目,就算到了現在我還不覺得自己在會計上很有信心,但老師曾在課堂上講過:「很多人在準備會計時會放棄,所以你只要撐到最後,你就贏過一半以上的學生了。」這句話支撐我到考完試,很感謝老師在課堂上的鼓勵,在準備時我很多次想要放棄這科,但因為老師這句話,我還是將所有課程及所有小考都寫了個遍。會計的範圍很大,我也曾讀到後面便忘了前面,但是我覺得老師的小考考卷幫助我很多,小考考卷可以幫我複習重要的題型,而且做完每一份小考考卷真的會默默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一週大概會寫2-3份小考卷,考試前我會先複習老師講過的每個題目,考完試後再針對每個錯題去做檢討,雖然會計的課程很多、考卷很多、範圍很大,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記起每一個題型,考試除了實力還有一部份是運氣,只要盡了全力後,考試時自會有幸運之眷顧。
在準備會計上,我每天至少都會花4小時的時間在會計上,我覺得會計要天天碰,維持筆感很重要,每天接觸也可以降低對會計的反感及範圍大的痛苦感。鄭泓老師上課很有趣,他的笑聲感染力很強,上他的課時,是我在準備會計的過程中最沒有壓力的時候。


四、我的讀書時間規劃:

我會將考試的準備時間大致分為三段
2023/09-2023/11:
這時每天大約讀書6-8小時,根據每日的學校課程量及心情有所增減,此時我還是有在幫小朋友上家教課,我會善用晚餐時間及家教時間作為讀書的喘息時間。

2023/12-2024/02:
這段時間我將每日讀書時間增加到10小時左右,也停掉所有的家教課,善用寒假的時間做加強,這時我每週會有一天的休息日,會在這一天調適心情及壓力,為下一週做準備。

2024/03-2024/07:
寒假過後,我視為積極備考的開始,此時我每天的讀書量增加到每天12個小時以上,因為我是晚睡晚起的人且十分重視睡眠品質,我覺得有好的睡眠才有更好的精神去準備考試,所以我基本上會睡到早上10點,之後開始讀書到1點左右會給自己1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在午休過後便會加強讀書強度。每天的生活大致上是讀書、吃飯、睡覺而已,為了調適自己的心情,每週我會挑兩天去游泳。適當的運動可以讓身心放鬆也順便增強自己的抵抗力,避免感冒。

我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會制訂讀書計畫,但我的計畫不會將時間跟順序規劃進去,我會給自己一天的課程量及複習量,讓自己根據自己的讀書情況跟疲憊程度去做讀書的調整及安排。張政老師曾講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不要因為一天的進度沒完成就加重隔天的讀書量,這會讓人壓力更大更疲憊,每一天都應該要分開檢視,盡量完成每天的讀書量就好。


五、備考資源:

(一)fb/line社團:
我主要的備考資源是各科老師提供的fb / line社團,我每天都會去看社團,不論是幫別人解答或是檢視自己會不會,每天瀏覽已成為我的習慣,而且我會善用零碎時間去查看社團,社團每天都會有人發問有人解答,我覺得每天用半個小時去使用老師提供的社團會更好地提升我的能力。在準備考試的一年裡,我也善用社團問了好幾個疑問,通常都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得到解答,少數時候可能要等大約半天,但這樣的速度相較於透過補習班或是每周的助教時間已經很快了。

(二)讀書會:
身邊同學也有不少人跟我一同在準備高普考,有時我們會舉辦讀書會,有時會互相監督讀書進度,一起努力的感覺會讓我更有動力做這件事。

(三)總複習課程:
非常建議一定要參加總複習課程,因為有時候自以為讀得很透徹,但參加總複習時,老師迅速且簡短的講解重點時,會發現自己好像還有地方可以再增強。總複習課程也會有老師根據經驗給一些常考題型及考前猜題,這些資訊可幫助我們在考前短暫的休息時間裡做重點加強。


六、總結及備考心態:

準備考試的過程很辛苦,但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目標跟動機都很重要,在準備考試的時候不要忘記當初報名的初衷。

我自己的心態是一定要一次上,因為我知道父母賺錢很辛苦,若我因為自己懶散而在家再準備一年會徒增他們的負擔,我也希望自己珍惜時間,用積極的態度去準備。一開始我也不是馬上進入全職考生的模式,我是慢慢增加讀書時間,慢慢讓自己習慣每天都要讀書的生活,慢慢增加每天讀書的時間,才不會一開始就覺得壓力很大。

準備的時候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每天都很辛苦,但是現在的我回頭看,其實一年也不過如此,堅持下來勝利總會是你的,我很感謝曾經的自己,感謝自己當初有努力、有堅持,今日才能享受豐收的喜悅!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