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簡正老師上課非常認真用心,上課會有很多豐富的筆記,還會做成表格讓大家能夠快速複習。在課堂中,老師也很喜歡跟同學對答,鼓勵同學要念出來,可以幫助記憶,或是說一些相關的小故事與典故,藉此幫助大家增加相關的知識,如果遇到類似考題時,就不會太慌張。老師課後都有發大量的考卷給大家練習,再加上課本後面的習題,還有額外補充的醫古文、強化國文、論語孟子、語測百分百等等,完全不怕沒有題目可以寫。個人認為老師上課風格非常風趣活潑,不會讓人想睡覺,是簡正老師引發了我對國文的興趣,也是老師讓我開始對國文有信心。
ii. 國文準備方式:一開始的時候,我的國文底子不太好,所以老師說要寫的只能盡量跟,但還是有跟不上的時候。不過老師上課時,一定要能夠跟老師對答如流,不管是在看影片還是面授,不只可以增加記憶,還可以增加自信心。小學裡的形音義、成語、國學常識、容易忘的部分我都會整理成Anki,方便自己通勤時背誦, Dcard上也有學長有整理Anki 的牌組,裡面有國文、英文、化學、生物,我也有下載下來,但我是自己整理居多。另外老師也有推一個網站叫做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裡面有很多古文翻譯,像是今年的114中國醫國文有出指喻,直接出了四題組合題,如果有提前看過,就會省去很多時間,作答也會更有信心。
2. 化學(梁傑):
i. 信梁傑上榜生,這句話絕對沒有錯。梁傑老師的課程是倒吃甘蔗,越吃越甜的那種。他的講義編排得很好,題目都是精挑細選,上課講解也是清晰完整,不需要浪費時間再額外抄一份整理筆記,幫助我省去很多時間。除此之外,老師上課時會細心提點大家一些容易忘記、犯錯的地方,如果遇到一些空間概念的有機化學題目,老師也會有輔助教具幫助同學理解,下課也很歡迎同學發問。梁傑老師的教學理念是注重理解,從基礎開始穩紮穩打,由淺入深,不希望同學死背,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的化學從無到有,從有到能夠上榜。
ii. 準備方式:本人是三類假理組,所以化學真的是從頭學起,第一年的時候,還傻傻的做筆記,花很多時間複習,成績卻沒有很快速的進步,有一次下課問梁傑老師化學該怎麼準備,他告訴我複習最多花3個小時,剩下的時間拿去寫綠皮書,實際執行之後,發現真的有越來越好的感覺,與其鑽研一些很detail的小細節,不如直接刷考古題最有效率,而且可以從考古題知道自己粗心的地方、大概弱項在哪裡,再回來課本補強。第二年,上梁傑老師的函授課程,基本上只有專心聽課,聽完直接寫考題,隔一個月之後再回來複習。寫到最後,會發現能夠把老師的上課內容背起來了,而且看到題目腦袋會回想起反應機構的細節。如果忘記一個概念的時候,也能很快速的翻到章節頁數複習。最後,我有把我常常會忘的小細節做成Anki,例如一些計算題(包含單位換算、容易計算錯誤、到底是問蒸發掉的水,還是剩下來的水)或是一些有機困難題、記憶題等等,有空就會刷一刷增加印象。
3. 生物(曾正):
i. 曾正老師上課非常緊湊,會把一個概念從頭講到尾,由淺入深,教的很細節,圖表滿滿,板書滿滿,每次上老師的課都覺得知識量爆炸。我覺得曾正老師最棒的是他教的都是最新的資訊,如果今年有改動的地方,他也會特別告知同學們。而且生物是一個很活的科目,有時候不同角度,會有不一樣的說法,例如曾正老師會告訴大家Non-Campbell vs Campbell是怎麼敘述LTP,幫助大家遇到題目時該如何判斷。此外,生物也比化學更沒範圍,曾正老師的廣度也非常足夠應付後中考試。
ii. 準備方式:因為是函授課程,所以遇到困難的部分會重複聽,也因為要背誦的細節很多,我會先理解大綱,再把細節都做成Anki卡片,幫助我記憶。當然在背誦這部分一定要學會取捨,有些東西真的太偏門、或是太冷門的知識,可以自己抉擇要不要把它吃進去,不然很容易就會迷失在生物裡,而忽略了其他科目。另外,關於生物的廣度,如果有空我會寫一下生奧考題,或是針對一個主題,去尋找更多的相關知識,試著自己延伸知識、自己找資料補充。
4. 英文(旋元佑):
i. 第一年就是選旋元佑老師,他的字根字首單字學習法真的很受用,讓我就算看到不會的單字,也能夠大概猜一下意思,這個方法也幫助我累積了大量的單字量。近年來其實文法題考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長的閱讀測驗,但其實閱讀力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文法功力,文法越好,看文章的速度會越快。所以旋元佑老師上課不只教文法,也會帶著大家拆解句子,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句子的核心概念,讓很長很長的英文句子不再是惡夢。
ii. 準備方式:我的英文程度不差,多益2次裸考都是900up,學測英文頂標,所以對我來說閱讀還算OK,不算是從頭學起。我在準備今年114後中考試時,基本上已經都在寫考卷居多,沒有上課,但是每天睡前一定會逼自己複習Anki字卡,一天大概會複習到100多張卡片,還會持續每天背20-30個單字左右,也都會放到Anki上,會把一些很容易搞混的單字背一起背,例如impudent vs imprudent、ingenious vs ingenuous、Fictitious vs factitious,放在一起背可以幫助我記憶,還有可以多多利用劍橋字典,它有一些字底下會有同義詞的補充,幫助自己擴充單字量。如果要準備中國醫的同學,我覺得可以多看看時事英文,像是今年的tit for tat,因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很常出現在新聞的標題。還有要善用ChatGPT,基本上幾乎所有英文問題丟上去都不太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