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高考會計,準備一年應屆考取高考會計!,鄭泓(鄭凱文),羅智成(羅澤鈺),陳友心(賴柏錚),盛華仁(陳揚仁),黃詩耘 東海會計,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羅智成(羅澤鈺)陳友心(賴柏錚)盛華仁(陳揚仁)【前言】

私立大學會計系畢業,用大一到大三的時間把學校大部分課程修完,大四把所有心力都放在準備高普考,今年很幸運地考取高考會計。

【準備考試時間及規劃】

雖然當初報名是兩年的課程,但是大三時只有把審計大部分的課程看完,財政學看完第一回,中會只看到營業用資產的前幾堂課而已。因為無法同時兼顧學校及補習班的課程,所以建議可以大二開始準備,跟著學校進度上課也能用補習班課程強化基礎,才不會覺得要準備「雙倍」的科目。
大三暑假開始,我去考普考練筆,練筆的好處是可以知道自己目前的程度距離上榜還有多遠,也能發現問題所在,像是我發現考題沒有想像中困難,但就是不記得怎麼算。因此,後來開始上面授課時,回家複習的時候都會思考「我之後複習時想要看到什麼?」來決定怎麼做筆記。
開始上面授課後,我會在隔天把前一天晚上老師教過的課程再吸收一次,並適當地留下一些筆記方便以後複習。倘若遇到不懂的地方,我會用當初團體報名優惠給的補課時數到東海班用VOD再聽一次,它不僅離學校很近,而且影片的速度也可以調整,又可以一直重複播放不懂的片段,所以不用擔心重聽一次要花很多時間,此外,東海班的環境也很不錯,教室很乾淨、冷氣很涼,是一個適合安靜讀書的好地方。
大概到五月初,所有面授課程的進度結束後,便開始將所有時間用來複習之前的課程,幾乎都是看課本及自己整理的筆記。但是成本與管理會計這一科比較特別,解題時很重觀念,不是單看課本就能體會,所以我用團體報名優惠送的線上課程,趁著連假圖書館休館、東海班休假時,在家用大約一星期的時間把所有章節重看一次,因為已經上過一輪課,再聽一次同樣的課程印象會更深刻、更容易理解,在往後練習考古題時也比較容易找出自己的問題。

【推薦師資及書籍】

中級會計學—鄭泓(鄭凱文)老師
鄭泓老師很有活力,每次上課都給人一種學會計好像很令人熱血沸騰的感覺,就這樣把課程時間拉長卻不會感到痛苦,就算基礎不好也不用擔心會聽不懂。但其實我最佩服老師的地方是他總是能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就讓大家了解現在這個會計程序在做什麼,運用舉例的方式加深印象,而非要看完後面的題目再回來重讀一次。此外,老師的新書—中級會計學霸也很厲害,整本書集合了主流教科書的觀念,卻又很精簡、架構分明,讓我在往後複習時節省了不少時間。另外,題庫完全制霸也很值得推薦,老師把歷屆試題按照章節分類編排,練習題目若發現不懂的地方便能馬上翻到課本對應的章節再細讀一次找出遺漏的重點,而且每一題都有詳解更能快速解答自己的盲點。

成本與管理會計—高點成會老師
高點成會老師上課方式很輕鬆,雖然講義內容看起來很多,但是老師上課有特別畫線的地方才需要細讀,平常口述的重點才是精華,因此,我會在課後將老師口述的重點抄到筆記本方便複習。我很喜歡老師平常上課都會用引導式問答讓大家先自己思考,老師再接著說明。這樣不僅能加深印象,也能知道背後的原因,而非死背。上課解題時,也會常常提醒學生哪裡有陷阱、不要和什麼地方搞混,並時常補充重要考點。另外,講義後面的題目量也很足夠,若能練習完,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審計學—羅智成(羅澤鈺)老師
審計學是我覺得單看課本最乏味的一科,但是羅智成老師上課卻很有趣,很像是畫圖說故事,很生動又好懂,用圖形讓大家熟悉審計學的邏輯,所以我都會用筆記本把老師整理的圖表抄下來並且標明是講義第幾回第幾頁,複習時就可以直接看筆記回想重點再對照講義。此外,老師還幫大家整理了公報本,直接幫大家理出每一號公報的重點,再搭配洗腦的口訣幫助記憶。另外,老師的考前猜題更是精準,Top20能背多少就盡量背,申論題幾乎都是這些範圍。

政府會計—陳友心(賴柏錚)老師
陳友心老師是用抄筆記的方式上課,老師很堅持要有自己寫過才會有印象,因此每次上課都是瘋狂地抄筆記,雖然手真的很酸、很痛,但是政府會計的科目和中會不同,若沒有手寫過真的不會記得。今年剛好遇到會計法修法,新舊普會交替,老師更是增加堂數,帶我們從一般商業會計的分錄來思考舊普會和新普會的分錄,把每個分錄的邏輯解釋清楚,用同樣的邏輯解決各種問題,幫助大家減少背頌的部分。

財政學—盛華仁(陳揚仁)老師
雖然高考會計不考經濟學,但是財政學有很多理論模型卻需要經濟學為基礎,偏偏經濟學又是大多數會計系學生的弱點。
盛華仁老師上課步調不快,就算基礎不好的人也一定跟得上,每當要講解比較難的模型時,老師也會先鋪陳一些基本的經濟學工具,循序漸進帶大家了解每個模型的意涵、優缺點。而且老師每次都用同一套方式來畫圖、說明,幾堂課之後,便漸漸可以熟悉申論題的作答方式。此外,老師課本章節也劃分得清楚,一開始就告訴大家每一章節的重點、模型間彼此差異之處,讓往後的複習變得更有架構及效率。其中,我最喜歡的地方是老師會用很生活化的方式來舉例,讓每個學者的論點變得很直覺,每個觀點都有原因,而不需靠死背。

會審法規—高點會審老師
會審法規也是屬於背科,但老師上課時會用課本先讓大家了解大概整個會法的雛形,先講大重點,再講其他細節,並且用很幽默方式講解各個法條是什麼意思,來加深大家的印象。在整個課程結束後,老師也還是不斷補充可能成為考點的重要時事、在群組回答大家的問題,最後還給大家彩色法條,直接把法條按照重要性排列,只要把重要法條背完就幾乎可以解決大多數的選擇題和申論題了。

【加油與勉勵】
我很感謝高點的老師們下課後還是讓我問非常多的問題,不僅告訴我解題的技巧,更幫助我釐清許多學習過程的盲點,替我節省很多自己摸索的時間。
我一開始本來設定的停損點是三年,但隨著課程的推進,逐漸累積信心覺得兩年應該可以上榜,然而,備考的過程實在是有點痛苦、想要早日脫離,於是下定決心要一年上榜。雖然過程會有點辛苦,但是今年越辛苦,明年就不用再考一次,對我而言非常值得。這一年來,常常都是睡到快中午才醒,因為我覺得睡飽讀書思緒才清晰,但是我一定會在圖書館讀到閉館才回家,連假的時間也是持續讀書直到考試結束。曾經聽過一句話是「考試永遠不會有準備好的一天」,所以花多久時間準備並不重要,無論距離考試剩下多少時間,只要不斷地複習老師教過的重點,讓自己在考試當天忘得最少就好。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