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高考會計【TOP10】、普考會計,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陳世華(邱垂炎),羅智成(羅澤鈺),張政(張家瑋),魏辰剛 高大金融系,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陳世華(邱垂炎)羅智成(羅澤鈺)張政(張家瑋)前言:
大學到了大三下學期,才開始思考畢業後的出路,和家人討論後決定試著考公職,雖然本身就讀金融管理學系,但當時就想著乾脆報名和大學科系比較沒有關係類別(班上同學通常都報「金融保險」或「財稅行政」),於是就在大三下報名了高點高普考的「會計」,但實際上直到升大四暑假的8月才第一次去補習班上課,因為大四大部分都在玩樂,所以直到6月底畢業前才把所有課程上完第一次就去考試了,當年109年高普考我的總成績只有40.30分,之後在家裡準備一年在這次110年高普考才順利上榜(高普雙榜),我下面會以在家備考的一年的準備方式為主。

選擇高點原因:
因為就讀金融管理學系,所以來班上介紹的都是金保和財稅的專員,於是那時候請已經在高點的同學幫我詢問有關會計的課程,負責會計的專員還特別來我的學校幫我介紹會計的課程安排和師資,之後自己還有爬文看各補習班的師資比較,最後選擇了高點。之後在家備考的一年也再次報名,因為剛好碰到政府會計大改,審計也有出新公報,中會想說再聽一次。

上課方式:
我是選擇網院的部分,因為中南部上課日通常集中五、六、日,網院的話可以自行安排上課的時間,時間上也比較有彈性,而且我覺得連續上3天課,自己對於課程內容的吸收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上網院的話會強迫自己必須去上課,在家裡的話有太多誘惑會想休息,所以選擇了網院。

準備考試時間&規劃:
建議同學可以早一點在升大三時決定,不然像我一樣多花一年在家裡,在大三是可以先把中級會計、成本與管理會計聽過一次,這2科計算多、題型也多,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把審計學也聽一次,先把審計學的架構建立起來,之後大四再聽一次後,更容易上手,我自己認為這3科對非會計系的來說比較吃力。

各科讀書技巧或推薦的老師&書籍:
★國文-高:63普:59
國文、作文、英文的部分我完全沒有準備,只有聽完老師的上課內容而已,公文的部分我是在考試前兩周才開始花時間準備,花一天多的時間,把老師上課的內容看過,並把公文的格式背起來,隨便抽個3年的高考歷屆練習寫,我自己是後有整理一些可以套入公文的字句背起來,考試時可以直接代入。

★法學知識與英文-高:62 普:62
法緒、憲法的部分,我是等老師正課上完後一次讀,當然之後一定會忘記,所以我在6月的時候加上總複習的補充再讀了一次,但後來考試延期到10月,我在9月底的時候花了一天多,把法緒、憲法快速的在翻過。
共同科目的部分建議可以準備一下法緒、憲法,cp值滿高的,畢竟在很多同學英文不太好的情況下,把法英考到60,至少不會拖累其他科。

★中級會計學—陳世華(邱垂炎)老師
我選擇的是陳世華老師,老師上課使用自己的講義,老師上課會以鄭丁旺老師的版本為主,再補充張仲岳老師、林蕙真老師、江淑玲老師版本的題型,老師上課時會對各種重要的觀念不斷的重複講述、口語化,使同學更容易記得住,老師上課也會不斷鼓勵同學現在吃的苦換來以後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在準備中級會計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遍,然後等老師上完一個章節後,我會練習老師講義後面的選擇和申論,因為中會比較早開課也比較早結束,所以我在1月時有把中會講義後面的題目再寫一次。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我花1星期的時間把整個中級會計又重讀了一遍,然後開始練習考古題,包括會計師、司特、調查局、鐵路、關務的我都有練習,使用的是陳世華老師編的解題攻略和106~108年的歷屆試題精解,在寫題目時我發現其實會很不自覺的去看詳解,覺得自己好像會,但看到空白的試題時會腦袋一片空白,所以同學一定要強迫自己不去看詳解。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再寫1次考古題,這次主要以高普考和地特的為主,如果有不會的部分馬上回去翻講義,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
說說我這次高考犯的3個錯誤:
1.速度太慢
這次中會選擇題的題目都特別長,我自己解題速度太慢導致算不玩,幸好大部分有算出來幾乎都有對。
2.題目沒看清楚
題目問得是「遞延政府補助利益」,我算出「政府補助利益」就作答了,而且選擇剛好還有答案。
3.計算機按錯
這真的是很致命的錯誤,某題申論我看補習班的擬答時分錄一樣,但看了一下數字,發現我計算機按錯(計算過程我還有寫在考卷上),但計算機當時不知道怎麼按出別的答案。
所以請同學一定不要犯了以上3個錯誤,不然真的會損失滿多分數的。

★成本與管理會計-高點成管會老師
老師上課使用自己的講義,老師上課會帶著同學做過各種類型的題型,也會說哪些章節容易考申論或選擇,並強調出題的趨勢,還會和同學說哪些部分要背起來,因為成本與管理會計要背的不多,所以請同學一定要背下來。
我在準備成本與管理會計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遍,然後等老師上完一個章節後,我會練習老師講義後面的選擇和申論,老師說要背的部分,我會用活頁紙寫下來,整理成一本。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因為這門課開課的慢還沒上完,我花1星期的時間把已經上完的部分又重讀了一遍,新進度的部分就跟著老師一起練習題目,因為老師給的題目很大量再寫1次會花很多時間,所以我只練習了考古題,到了剩1個月的時候才把老師說要背的拿出來開始背,背了3次。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再寫1次考古題,如果有不會的部分馬上回去翻講義,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然後要背的也是直到最後1個月才拿出來背。
如果同學有看過這次高考的申論第一題,很多同學像我一樣後面整個亂掉,所以這次我這科分數稍低,同學要練習在考試中不管看到什麼題目都要「穩」。

★政府會計-高點政會老師
老師上課使用自己的講義(因為政會有大改,老師有自己拿以前的題目改成現在新內容供同學練習),搭配補充講義及一些實務講解公報的內容,老師會帶著同學做申論題,使同學可以了解要怎麼答題,以及老師會用申論題帶同學做會計分錄,可以讓同學更快速了解會計分錄的做法,老師上課時常會說一些公職生活,鼓勵同學,讓同學更有動力。
我在準備政府會計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遍,然後練習講義後面的選擇題,等老師上完講義一回時,我會用活頁紙寫一次講義和補充講義的申論題,把申論題依照講義順序整理成一本,在整理完後,當下把它背2次。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我花幾天的時間把整個政府會計又重讀了一遍,然後再寫一次講義後面的選擇題,畢竟有大改所以沒有什麼考古的選擇可以寫,然後把整理的申論題背1次,之後大概每2星期就會拿出來背1次。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再寫一次講義的選擇題,如果有不清楚的部分馬上回去翻講義,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政會的部分只練習109年的考古,然後也是每2個星期就把整理的申論題背1次。
最後這次高考申論出了特種公務會計,是上課也不會特別強調的部分,如果有時間的同學可以斟酌準備一下。

★審計學-羅智成(羅澤鈺)老師
老師上課使用自己的講義,老師會先上講義幫同學建構出審計的架構和觀念後,搭配老師自己整理的公報本,使同學能快速了解公報的內容,老師在上課時會告訴同學哪裡要背,請同學一定要背下來,對申論題和選擇題都很有幫助,老師也會特別強調新式查核報告和近期新出公報的重要性,還有老師會幫同學整理一本理解試題。
我在準備審計學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次,然後老師上課有說要背起來的講義內容或公報內容,我會用活頁簿依照講義的順序,當下抄一遍,然後把抄下來的內容當下背過2次,然後把抄下來要背的內容整理成一本,之後大概每2星期就會拿出來背1次。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我花一星期的時間把整個審計學又重讀了一遍,然後拿出老師整理的歷屆試題開始練習,然後把整理的要背的內容背1次,之後大概每2星期就會拿出來背1次,然後上總複習後,說要背的當下先背3次。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再寫一次老師整理的歷屆試題的選擇題,老師上課會說有些申論考過就不會再考申論,所以不要去執著一些歷屆的申論,但新式查核報告會一直考,是大重點,如果有不清楚的部分馬上回去翻公報本,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然後也是每2個星期就把整理要背(正課+總複習)的內容背1次。

★會計審計法規-高點會審老師
老師使用補習班的課本上課,會搭配補充講義及一些實務講解法條的內容,使同學面對的不是硬生生的法條字句,可以透過老師的補充及實務講解去理解法條的意思。老師還有整理一本彩色法條,同學可以依照出題過的頻率去背誦法條。
我在準備會計審計法規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次,等老師整個課程上完後,我會用活頁簿依照預算法、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的順序,將各法出題過頻率在4次以上(含)的法條自己抄1次,然後把抄下來的法條當下背過2次。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我花幾天的時間把整個會計審計法又重讀了一遍,然後開始練習考古題,再把抄下來的法條背一次,之後大概每2星期就會拿出來背1次。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然後再寫1次考古題,如果有忘記的部分馬上回去翻法條,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然後也是每2個星期就把抄下來的法條背1次。

★財政學-張政(張家瑋)老師
我選擇的是張政老師,老師使用自己的講義,老師上課的方式對於沒有個體經濟學基礎的同學,我覺得是很合適的選擇,老師在很多章節開始時,會先幫同學建構有關所需使用到經濟學觀念的基礎架構,再透過抄筆記的方式,可以使同學對內容印象更深刻,上課中老師也會配合上課內容帶著同學練習講義後面部分的選擇題和申論題,讓同學可以更完整學習財政學。
我在準備財政學的時候,會跟著老師的上課進度,跟著讀一遍然後練習講義後面的選擇題,等老師上完一個章節後,我會用活頁紙寫一次講義後面的申論題,把申論題依照章節順序整理成一本,但後面財政學整個讀完一次後,發現內容太多了,之後我又重新整理了申論題(在寫一次),把申論題要寫的內容參照老師的上課筆記簡化,然後把有關太過經濟學、租稅各論的部分都刪掉,畢竟考會計的同學多花時間在有關經濟學、租稅各論的題目上cp值就不高了。
在剩大概100天時(考試未延期時),我花一星期的時間把整個財政學又重讀了一遍,再寫一次講義後面的選擇題,然後開始練習考古題。
後來考試延期後,多了3個月,我又重新讀了一遍,這次我就沒有再寫一次講義後面的選擇題,而是只寫考古題,如果有不清楚的部分馬上回去翻講義,到了剩3星期考試的時候,我開始把6科專業科目的考古題一直拿出來練習,然後把之前整理的申論題拿出來用默記的方式,一個星期記1次,總共記了3次,就去考試了。

考前衝刺課對你的幫助:
考前我只參加了總複習
1.共同科目
國文、英文老師會把重點再概要的複習一次,法科老師會把正課後至總複習間有,有修法、大法官新增釋憲的部分作補充。
2.中級會計學
陳世華老師會把正課結束後至總複習間,各大版本有做法更正、新題型的部分作補充,還會再次複習一些重要的題型。
3.成本與管理會計
高點成管會老師會把各章節重要的題型,再帶同學做一次,並強調近幾年比較熱門的題型。
4.政府會計
高點政會老師會把各公報整理重點摘要,重點部分(公報內容、會計分錄)再提醒一次。
5.審計學
羅智成老師會把近期的新公報在總複習幫同學抓重點(必須背起來的部分),因為近期的新公報很容易考申論,就算沒考申論對選擇也是很大的幫助,命中率很高,所以在總複習說要背的內容要一直狂背。
6.會計審計法規
高點會法老師在總複習的時候會帶著同學作老師自己覺得難度較高的選擇題,還有幫同學整理一些比較困難的申論題,以及可能結合事實出的申論題。
7.財政學
張政老師會把正課中的不同章節的內容融合,做一次重點整理(抄筆記),在同學已經上完正課、做過題目後,讓同學能把整個內容融會貫通,再補充可能結合事實出的申論題。
結論: 在總複習後可以趕快找到自己哪些部分的觀念還不是很清楚、模糊,甚至是已經要背起來的部分沒有印象,趁剩下的時間趕快加強。

給學弟妹的提醒與祝福:
雖然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我自己都可以從40分進步到70分,相信同學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努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技巧,祝福大家都可以金榜題名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