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成大會研所,機會是給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鄭泓(鄭凱文),陳友心(賴柏錚),張開翔 中興會計系,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陳友心(賴柏錚)
【個人簡介】
系排大約50%、曾擔任過系總幹、參與校隊
我算是非常愛好團體活動,但是只要有期中期末也是會認真讀書的人,至少目前都all pass
我沒有很聰明,但是對下定決心的事會盡全力去達成

報考會研所的原因是因為想要在讀書期間把會計師證照拿到手,會計師考試與會研所重複了3大主科,能夠提前熟悉對自己考證照也更有利。另外一個原因是我想利用研究所的期間出國交換,趁著學生時期讓自己能夠開開眼界,並且體驗一下異國風情。

【各科的準備方法及感想】
<中會>
中會的課程量是三科裡面最多的,也是需要花費最多時間的。每次下課後我都會把老師今天上的內容簡短複習一遍,然後隔天把那一單元後面的習題練習完畢,總之就是要在下次上課前完整複習完畢,這樣不僅能在小考拿取好成績也能更快銜接下次上課的內容。我強烈建議同學們每次的小考、複習考以及模擬考都不要缺席,因為透過這些考試才能更清楚知道自己哪個地方不熟悉,讓自己讀書效率更高,而且也能透過補習班的排名機制知道自己的名次。

除了收入認列、金融資產以及權益這些重點章節外,我都複習了至少3遍,第1遍是跟著每次的小考;第2遍的時候我會做成自己的筆記,寫下這章節最重要的觀念,我覺得這個動作很重要,不但能測試自己到底有沒有融會貫通,也能讓自己在未來複習上更迅速;第三遍則是最後的衝刺期間。狂作題目固然是拿取高分的必經之路,但是中會這科很容易出現一些冷門的題目,以前的考題根本沒出現過,所以在最後階段複習筆記會比狂作題目來的有效。
鄭泓老師的上課方式幽默風趣,常常會用很多小故事來讓我們更輕易記住某些觀念,而且個人覺得老師的講話頻率很能驅趕瞌睡蟲,非常建議同學們可以去現場嘗試看看。老師的講義內容非常豐富,每一個章節後面都有非常大量的練習題,可以讓大家能夠更熟悉題型及加快解題速度。在最後考前衝刺期間,老師也會利用精心製作的題庫班講義讓我們能在短時間加深重點章節的記憶。每次上課前老師都會親自在台上發考卷,一邊關心同學讀書的現況也激勵同學要更努力,我覺得這個機制非常好,因為考研這條路上是很殘酷的,旁邊的同學是你的戰友是很可能是佔了最後一個名額的敵人。

<成會>
這個科目應該可以說是我今年的夢魘了,幾乎每一間都是因為這科的關係讓自己的排名往後了不少,當初中成審最有把握的就是成會了,現在想起來還蠻好笑的。因為成會的題目相對於中會來說變化性比較低,我一開始寫題目的成就感遠大於中會,導致我到後來有點對成會太放鬆了。準備成會的方法跟中會其實大致雷同,不過同學們要確定自己了解解題步驟的意義,而不是盲目的背下來,因為有時候考題會問公式原理的問題,成會看似簡單卻也往往是最後決勝負的關鍵,因為常常一題就是20分起跳,千萬不要對這科有鬆懈之心,我就是前車之鑑阿!

老師的上課方式比較偏向觀念型架構,在每章節做題目前都會花蠻長的時間來幫助同學建立觀念,一開始或許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是我必須說前面的這些鋪陳對考試真的蠻重要的,理解這些觀念後,在解題上也能比較得心應手。
<審計>
這個科目是一開始最陌生的,而且不像中成一樣需要邊上課邊寫分錄或計算,有時候會一不小心就恍神了,也因為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後來都會拿一張白紙把老師念的重點寫一遍(是陳友心老師板書額外的喔),申論題佔了這一科非常大的分數,所以如何做筆記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我個人建議大家老師的筆記雖然已經很精采簡單了,但是那畢竟是老師寫出來的,同學回家後可以利用時間把老師的筆記轉成自己的方法來呈現,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記憶更清楚。有些學校的選擇題會從英文題庫裡面出,所以老師後面的講義題目我全部都有做完,會有一定上的幫助。
【筆記的作法】
這個部分大家參考就好,畢竟每個人適合的方法不同
原本我也是不做筆記派的,但是我後來覺得讀審計的時候都會一直動手抄,那我為什麼不順便整理起來,這樣以後總複習的時候就很方便,考試期間也只要帶這些筆記就好,於是開啟了我的筆記之路。我在製作屬於自己的筆記時,通常是我已經讀第二遍了,對所有章節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掌握程度,而且課後練習題也都寫完了。

<中會>
老師在每本講義目錄都會告訴同學哪些章節是考點,我就會針對這些考點配合老師的例題,整理出必背公式、自己作題目常犯錯的地方以及常忘的分錄名稱。

<成會>
相對中會來說比較沒有太多的分錄,所以我的筆記著重在一些公式還有名詞解釋,例如:EVA、平均等待時間以及平衡計分卡那章的觀念。

<審計>
開啟我做筆記的路就是審計,所以我審計的筆記也是最多的。老師上課就會幫同學整理一份筆記,建議大家可以跟著抄,不過老師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個學生,對我來說有些部分不習慣老師的格式時,我就會參考老師的筆記以及講義做出屬於自己的筆記。寫到不會的歷屆申論題時,就會直接把他抄起來收藏。
作完筆記的當下固然會很爽,但是要記得抄完了要拿出來讀,不然只會浪費時間,因為很多時候抄完的隔天你就忘記了,會的還是會記得,不會的永遠都不會。

陳友心老師上課常常會融入很多實務經驗來幫助我們了解抽象的審計概念。審計學是一門需要長時間背誦的科目,老師會利用很多圖像表格來幫助我們記憶,讓同學能夠更快速、更省時的記下來。今年老師也額外挪出禮拜六的時間來幫我們檢討小考考卷,老師會一題一題的檢討,並且分享解題技巧,這對我們有莫大的幫助,讓大家能夠知道每個選項錯在哪邊。

【讀書環境】
我建議大家如果能去圖書館就去圖書館,畢竟圖書館相對家裡、宿舍來說誘惑還是少了很多,可以讓自己比較專注在讀書上面。我覺得很幸運的是剛好有一群大一到大四的好朋友一起補習,大家都會一起上課和吃飯,為枯燥的考研過程添加一點樂趣,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在考研這段時間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戰友會對彼此非常有幫助的。除了讀書外,大家也要花時間做一些運動,整天都坐在書桌前會讓自己的讀書效率很低的,適當的放鬆才是王道。

【讀書進度及各科時間分配】
以下是我的讀書進度
<7-8月>
在暑假的時候就是跟著每次上課的進度,因為課程緊湊,所以能把每日上課進度複習完就已經很夠了,而且不用特別去預習下次上課進度。
<9-12月>
這時候因為開學補習班課程量必較少而且學校課業也不會到太重,所以我會開始從頭複習,做一份自己的筆記並且配合一些複習考來增強自己的實力。

<1月-考試期間>
這時候所有的課程都到一段落,基本上應有的觀念都已經大致掌握所以就會開始刷大量的歷屆試題,不過到考前一個禮拜的時候,我強烈建議同學就不要再刷題目了,把自己的筆記或是審計公報拿出來背,因為研究所常常會出現超乎預期的題目(以前沒考過的)

【各科時間分配】
中會相對其他兩科來說內容繁瑣,需要花費比要多的心思,我個人通常第一科會先讀中會,剛好配合研究所考中會的時間,基本上會讀4-6小時,看章節難易度。再來的話會讀成會,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刷練習題,大概會用掉2小時。最後是審計,練習英文選擇題及筆記整理,大概也是2小時。不過有些時候會出現某科讀不下去,這時候我會換一科來讀,盡量讓自己能待在書桌前。如果真的撐不下去才會出去透透氣,讓自己稍微放鬆一下,千萬不要硬撐因為這樣學習效果只會更差而已。

【給學弟妹的話】
從在校成績以及補習班的排名來說,我並不是非常突出。我能考上研究所的原因可能是我考運不錯,但我能確定的是我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我必須承認過年那段時間非常艱困,看著大家打麻將、看綜藝節目,自己卻只能在房間看書,但是要想著撐過了就更接近成功了。我認為只要能跟著老師規劃的腳步堅持走下去,那麼你考上的機率一定會提高的,因為半路會有不少放棄的同學。不要因為一次、兩次的考試考差就對自己失去信心,機會跟考運都是留給充分準備好的人,努力的人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的人一定不會成功的。加油!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