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中興會研所、彰師大會研所,感謝題庫班老師手把手傳授解題技巧,加強實力,鄭泓(鄭凱文),陳友心(賴柏錚),朱彩瑩 東海會計,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陳友心(賴柏錚)背景:
我是東海大學會計系的學生,在校成績並不算優異,很多時間都花在系學會上面,所以會計的基礎並沒有很札實。後來因此希望藉由考取國立研究所來爭取更好的學歷以及精進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也能藉著就讀研究所期間考取會計師執照,故決定報考研究所。
而高點的會計課程一直都是網路上非常推薦的,因此報名了高點的課程!

備考時程:

▲正課7-9月
暑假的課程非常密集,因為都是上面授,所以一週有五天都需要往返補習班,我當天上完課程回家後,會稍微複習今天所教的觀念,然後下次上課前一定會複習完畢,並且將例題和習題寫完,且每堂課都有課堂小考,可以藉由課堂小考發現自己還不熟悉的題目和觀念上的不足的地方。中會及成會的準備上,一定要跟上每次的進度,如果一星期沒跟上後面就很難補回來.因為我成會程度比較差,所以我花很多時間去做題目,故我在成會上的時間會花的跟中會差不多;審計則是慢慢騰出時間來背誦及整理公報,且友心老師課本後面會整理出國考、研究所、英文教課書的題目,寫後面的題目就可複習很多!

▲正課10-12月
這段時間補習班會陸續安排複習考及模擬考,所以要好好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複習時除了課本的例題我會再看過一次,另外我也會開始整理各科的筆記,我會自己整理老師所教的觀念和不熟悉的題型放在平板上,在以後的複習上會輕鬆很多!

▲考前1-2月
這段期間會開始大量練習考古題,藉著練習題目可以知道每間學校的出題方向,針對較常考的部分熟讀,並挑出自己認為最重要、最常忘記的章節看課本並且搭配筆記來複習,盡量讓自己忘得少,我也會將模擬考、複習考的題目再算一次。

各科目準備方式及推薦老師:
1. 中會(鄭泓老師):中會的準備上,每次上完中會回到家就很晚了,所以我只會稍微將今日所教的觀念看完,但在下次上課前會將這次教的範圍複習完成,包括完成後面課本習題。而可以藉由每次上課的小考,發現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觀念,回家就可以再加強。在正課結束後,接著開始就有題庫班,可以藉由題庫班發現自己哪些題型不熟悉或是忘了,是很好的複習方式。

2. 成本與管理會計(林立老師):我在成會的準備上,因為我程度比較差,故我會花很多時間在理解觀念和題目;因為林立老師的例題都是大型例題,一題中包括很多觀念,所以當時我是先把老師上課的例題練熟,再搭配後面較簡單的習題,到後期對成會較熟悉後,我會再算一次老師的例題,並開始做筆記,也開始做考古題。這科的準備上,就是要大量的練習來培養手感,因為考試的題型都差不多,所以其實是三科中較好準備的部分!另外,我遇到問題時都會主動詢問老師,觀念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問老師並且搞清楚。題庫班的部分,老師會教導基本、進階的題目,可以藉由題庫班發現自己哪些題型不熟悉或是忘了,徐老師也會提醒哪間學校愛考的題型,在考前就能複習。
而高點也有開設成會課輔班,繁宇老師從基礎的題目到教進階的題目都會教導,所以我會透過課輔班來複習題目、觀念,將不懂的地方再問一次老師,我認為透過兩個老師不同的講解方式,對觀念上的理解會更足夠。

3. 審計(陳友心老師):我在審計的準備上,觀念的掌握是基本接著才是背誦。因為友心老師的筆記很多,建議大家可以使用IPAD或是活頁紙,比較好抄筆記。友心老師會將公報整理成課本,再按照審計工作的順序來教導,在觀念上教的很清楚,老師也會勾哪個部分要背,但我還是建議大家可以使用公報來背誦,因為考試時題目可能會寫「依照第幾公報回答」,所以我認為背誦時使用公報來背誦較方便!也很建議大家去上審計課輔班,將觀念再聽一次,到後面就可以縮短審計的複習時間。

結論及經驗分享
我在大三的時候決定考會研所,當時考慮到地理位置及師資環境,因此選擇了高點。但因為我大三的時候比較懶惰,沒有將所有課程聽完,導致於大四正課開始時課程太多也需要很多時間複習,有點忙不過來,所以建議大家在大三時如果沒時間上完中、成、審,可以先從最不擅長的科目開始上課,並且要上完+複習完,這樣大四的壓力會比較小。而我覺得在準備專業課目之餘,零星時間也要準備英文,可以寫考古題、背英文單字、練習文法,因為蠻多學校都有考英文的,如果英文考不好,專業科目考很高也沒有用!在面授或是VOD的選擇上,我會偏向推薦中會一定要上面授,而成會和審計就看各自的考量,因為通勤其實很花時間,但我選擇面授的原因是因為能夠督促自己在上課前複習和準備小考,有不懂的也能馬上問老師。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