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會計師,學生時期備考相較於上班充裕,短期內達到目標,回頭看苦著苦著就回甘了!,鄭泓(鄭凱文),程律(許坤皇),施敏(張曉芬),莊雅媚 東吳會研,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程律(許坤皇)施敏(張曉芬)我是考完會研所接著考會計師的學生,因此第一年考會計師前,我已經與中成審糾纏將近一年的時間,於是第一年有多餘時間分給三法及稅法,不過後來自己太貪玩和家裡有些突發狀況,導致真正讀書是從六月中後開始,中成審已在考研時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中會及成會大部分是藉由考研筆記和藉由寫題目來喚醒記憶;至於審計我是上羅智成老師題庫班狂背;因為不想再碰中成審了,所以第一年給自己的目標是必過中成審。

一、各科心路歷程:
國文:我文筆不好,無法寫出太多名言佳句,文情並茂對我來說根本不太可能,而國文的好處不是及格考,只要平均之上即可,於是我採取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盡量塞滿的策略,至少在份量上取勝,字體清晰工整,其餘的只能自求多福,改考卷的老師多給點分數讓你在平均之上。

中會:中會的章節範圍太過於廣,公報更新的部分及各個老師的題型解法,實在是負擔很重的一科!不過鄭泓老師都會即時更新及強調看到什麼關鍵字是哪個老師的題型,跟著老師的腳步就對了,不用擔心;常常讀了後面忘記前面滿正常的,我自己是上課認真聽講(畢竟都花那麼多錢補習),課後狂刷題目,刷完題後將老師課堂筆記還有解題過程的應注意事項內化整合成自己的筆記;在考研究所期間,多次練習和整合,所以架構和重點都已經在腦海裡,在準備會計師會來得輕鬆一些。雖然中會這科本來就需要大量時間練習,主要還是要理解觀念,否則大量練習只是刷手感,觀念不穩固,到頭來還是徒勞無功。

成會:這一科可以說是其中最好理解且得分的,老師的多年教學經驗,已經自動過濾掉很多偏門的東西,上課風格就是言簡意賅且幽默,她強調的重要觀念就真的是很重要的那種,老師以自己的邏輯思考方式教我們,全部章節學完是能夠一整套貫連,並不會有觀念缺塊問題;我自己頻率跟她很合,上她的課愉悅沒有負擔,我想對學習也很有幫助;再來就是自己除了上課也要花時間練習,多做歷屆試題就能發現考題都是老師提過的重點,多寫題目也能建立自己的解題步驟,對考試當下很有幫助,比較不會因為慌張無從下手。

高會:在大學時期修課念高會的方式僅在應付考試,所以高會對於我來說是全新的東西,於是我在第一年沒有上課也沒有準備,就等老師開課,畢竟很喜歡她成會的上課方式,所以在碩一的時候,即使學業、打工很忙也會去補習班上她的課(我自己偏愛面授,因為還能問老師問題,感覺也比較有溫度),但高會的上課方式跟成會很不一樣,她教得很仔細、會講解每個觀念,不會要你死背,我很喜歡這種方式,畢竟要理解才有辦法吸收,下課有問題老師也會很樂意回答,在問問題的同時能夠補強自己的觀念。當然老師帶課本長篇觀念,還是維持一貫風格這個不會考,自己回家看。成會跟高會都屬於比較不會更改的科目,掌握好觀念架構很重要!

審計:在考研所時,我是上郭軍老師的課,他將審計這麼難懂的科目以他的方法於課堂上輕鬆呈現,之前曾經從早到晚都上審計(因為內容太多只好加課,這也是郭軍老師讓我很喜歡的地方,會負責任地將所有內容完整的上完),也不會排斥和感覺頭昏腦脹只想盡快下課。不過我個人審計很爛,在考研時很努力的想要理解每個概念⋯⋯但後來發現根本無法,有些部分就是理解不了,背得很痛苦!但可能是郭軍老師上得很足夠,所以其實也已經有些審計基礎;而會計師的審計相較之下簡單很多,抱著公報背就對了,再加上一年的審計洗禮很多觀念其實都存在腦海裡也比較能理解為什麼了;但回到根本,審計就是背多分,沒有實務操作過,很多都是聽故事幫助無聊背誦多了一點理解。背審計切忌不要把每號公報拆開單獨背,要串來串去的,試著寫題目把公報串連的擬答寫下來背。(搭捷運背、吃早餐背就能省下時間算中會),然後可以去上羅智成老師的題庫班,在一定基礎下,去上他的題庫班滿有用的,我就是在題庫班學會公報串來串去的背。

三法:公司法和證券交易法我都是選擇程律,因為我覺得法律我就是個門外漢,需要同一個老師講解我比較不會混亂,思考邏輯比較一貫。再來就是我既定印象認為法律就是無聊,所以有打聽上課風格,一聽到幽默立刻加選,果不其然立刻被圈粉!程律就是既專業又幽默,他把死板的法條配上程式幽默,讓法條生動地在我腦海裡擺動,也會將相似法條特別提出來做比較,清楚地說明規範的差異處;下課能到前面解疑惑到飽,我覺得很優。申論題老師會從第一堂課就開始強調答題如何架構跟鋪陳,到題庫班更是!法科題庫班真的要加選程律啊!超高CP值人人喊優,選擇題就只能自己多看法條爭取分數了;為了避免考冷門題,法條從頭到尾至少順一次,求有個印象。

稅法:只能說老天有保佑(我就是撿到的),以前上過記帳士的課程,除了營所稅其他章節略有印象,第一年我準備的心態是求個幸運,所以快速上過課,把該背的級距稅率自創畫圖記憶法背一背,完全放棄營利事業所得稅(只記基本觀念)就去考試了,碰巧真的沒有考到營所稅(或者佔比很少),所以被我賽到了。當然這樣很不好,基礎很不穩固,所以還是找時間加強稅法基礎,畢竟與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
施敏老師上課很認真,講義做得很好、很完整,裡面有很多表格幫助理解,各章節最後都有重點整理;老師也有創立問問題的不公開社團,有任何問題都能發到上面跟其他學員切磋一起成長,有時候別人的盲點同時也是自己未來的困惑,在切磋過程更能幫助自己理解。

二、總結:
上面分享看似輕鬆,實際上準備考試的過程痛苦不堪,第一年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跟朋友相約圖書館看書至晚上十點,長達將近兩個月(六月中後開始至考試前一天);第二年除了平常忙學校課業和打工要抽空到補習班上課,先全面練習一次做筆記,直到學校放暑假才能全心準備考試,在暑假期間一樣早上六點起床到學校唸書,每天背負著念不完的心情。到學校雖然有朋友陪伴,不過大家都呈現焦慮狀,所以並不會因此感到壓力有個出口可以宣洩,只能一起埋頭苦讀不會感到孤單。
我是自願考取會計師證照的,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學生時期準備考試的時間相較於上班較為充裕,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短時間內達到目標,於是過程很苦,也從沒想要放棄,現在回頭看苦著苦著就回甘了。

備考方式:可能很老套,但像我這種沒有小聰明的人,唯一方法就是各科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後自己練習題目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反覆不停練習(我中會、高會題目在準備考試這兩年各刷大概有五次,供大家參考!),因為我認為勤能補拙,多付出點時間終會有所收穫的。
祝各位也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付出的努力都有所收穫!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