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會計、普考會計,漸進式學習,一步步完成上榜路!,鄭泓(鄭凱文),羅智成(羅澤鈺),陳友心(賴柏錚),楊嘉緯 中興會計,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羅智成(羅澤鈺)陳友心(賴柏錚)一、【前言】
我是在大約大二上學期之初開始有了考取國考的目標,並在大二下學期報名了高點會計公職班,由於團體報名+一次買斷到畢業(2年多的時間)所以經濟的壓力較少負擔,畢竟大部分的學生都比較沒有經濟基礎,而我也是因為校內考研與國考的學長姊推薦且實際試聽後才選擇了高點,會計這類科真的比較推薦高點,歷屆榜單漂亮、師資優秀、價格合理以上三點是我選擇高點的原因,當然也是班上很多朋友都在高點。
我是先藉由第一年的時間先聽完大部分的主科,對所有的科目先有了基礎的了解,包含考試的範圍、每章的重點、考試的趨勢…等,再把聽過一遍還是不太熟的科目用明年再去跟完一次面授課程,達到兩次完整地毯式複習,會計這類科比較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每年公報或是IFRS都會有新的推出或是舊的刪修,所以請一定要抱著一次就考上的心態去面對考試,不然過一年有些科目基本等於要重新上課了,尤其是中會、審計、法緒之類。由於還有學校的課業要兼顧,扣除學校上課、補習班課程、學校課程的複習,所以能夠專心讀國考的時間又更加彌足珍貴,其實在考前半年每天花2小時的時間專攻在國考上就已經很夠了,而且補習班上課完的一個禮拜內一定要複習,這基本上就是那每天兩小時要做的。
考前7個月(大四寒假開始):
這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寒假開始做第一次的總複習(大概用了4個月完 成),這時你的複習包含:
1.每科每本的講義+習題地毯式遮住試寫一次。
2.再複習的過程中把你覺得重要或是很高機率會考的瘋狂做記號。
3.做出你的每章重點筆記。這種筆記不是上課抄的那種而是,用你自己的語言去整理出精華中的精華或是口訣。
4.去多寫題目,通常建議個人弱科做加強,因為不是拚各科第一,而是各科都高分就好,盡量不要有弱科。建議中會與審計申論為主,成管就用徐錦華(黃美玲)老師講義後面習題就很夠了。
5.依個人時間、能力、體力去調製出第一次總複習計畫表:建議3-5月,第一次一定要踏實地慢慢累積實力,並且實際付諸執行! 我知道第一次總複習真的很累而且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畢竟範圍科目真的太多了,但請撐過這漫長的4個月,因為一切都是值得的,撐過你考上的機會就大於百分之八十的對手了。
考前2-3月(第一次總複習完):
由於前一次複習已經把各科都摸熟透了,剩下的就是再加強,尤其是審計的公報、會法的法條、政會的分錄釋例+準則公報確確實實一字不漏的背熟!!第二次複習一樣式地毯式複習,不過差別在於,很熟的章節就馬上帶過去,專門去讀你不熟或是很難抑或是很重要的章節,如果前一次複習是〝穩〞,這一次就是〝準〞。建議1.5月內完成並且複習完馬上去寫歷屆試題(至少近三年高普地共9份一科的量),再用剩下的時間去訂正找出問題並解最後衝刺,運用歷屆試題去模擬考試,當你拿到高分時你也不會再過度的緊張無措。
考前1個禮拜:
保持平常心!! 別緊張! 多看多背多寫就好了~!!
二、推薦師資及書籍
(一)中會:
這科目說穿了就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堆積,平常只要好好的跟著鄭泓(鄭凱文)老師的腳步學習,上課專心課後複習,雖然範圍很多有些章節很複雜,但我們要記得一些事情:
1.你覺得難別人也覺得難,不如嘗試努力看看,至少掌握基本題型,範圍多那就更需要花時間去複習。
2.中會這科目高考通常都不會太高,用平常心面對就好,一定要跟完泓泓的課程至少一次。
3.大推泓泓的總複習課程。
4.如果說跟過泓泓一次並踏實複習有60分,那參加總複習就有著增加到80分的可能,因為泓泓的總複習課本雖然只有這麼薄薄的一本,但卻每一頁都是重點~考前不彷多翻幾遍,搞不好下一刻考試就剛好考出來。
(二)成管會:
老實說這科目剛開始接觸徐錦華(黃美玲)老師時,我是覺得蠻多題目都不是當下看完題目就能馬上答出的,所以在考前7個月以前我都是怕怕的,但必須得說徐媽的成管就像倒吃甘蔗,一次聽不懂,那就先好好回想老師上課的內容,嘗試自己遮住答案寫出來,如果還是不懂,那就花高點補課券去再聽一次,聽久了就會了,不過在國考成管會主要都考基本題型,不會太多炫技的題型,一開始寫徐媽的講義遇到挫折都是難免的。如果你重聽一次還是不懂時,一定要不懂馬上問人,中堂下課都可以去問徐媽,他都會很熱心的幫你解惑,成管會在我第一次總複習完時我突然茅塞頓開,很多以前卡住的難題都迎刃而解,到了考前一個月寫歷屆時,我基本上已經知道成管會我至少有80了。
(三)審計:
審計這科目有別於中會、成會,他屬於先理解然後背背背背背的科目,審計這科我在學校基本上都是有聽一點懂,但在羅智成(羅澤鈺)老師會計師課程的教導下,我開始了解審計運作的原理原則與公報內容與實務得連結,這讓我不單是選擇題進步神速,連原本毫無邏輯的公報也慢慢背得起來,我只能說如果你本來也是對審計一無所知的人,就放心的交給羅智成老師吧!!一切都聽他的安排就好。
(四)政會:
政府會計這科目老實說我第一次聽剛開始跟了陳友心(賴柏錚)老師都很仔細的跟課,也理解的很快,但到了課程中間開始多出很多準則公報與中央普會的各類分錄給擊倒了,一度想放棄的我,一直排斥它,因為政會對於會計系的學生來說根本是全新的領域,完全把它塵封起來,但到了107地特考完我看著成績單發現我的政會只有33分,我當下完全嚇傻了,想說再不讀真的要加365天了,於是用了兩個月,當時陳友心老師又開了下一年的政會再跟一次課程,這次我因為時間也不太夠用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在老師上課時自己在台下翻著老師以前的筆記讀一遍,並配合準則公報與筆記,邊聽著老師上課的關鍵重點,做出我政會的考前重點整理與必背重點,當老師在黑板上寫著重點例題給台下學生作答時,我便會放下手邊的資料,拿出一張空白紙默默地寫著,然後看著其他學生一臉未知茫然的樣子,真的非常有成就感。陳友心老師曾經說過政府會計這科只要用8成的努力加上8成的運氣去拿到64分就可以考上了,所以當時我也深信不疑,感覺複習的差不多就馬上把時間推給中成審等大科。
(五)財政:
財政學我相信大部分的會計學生都是一樣的,不過我認為財政學比起中會其實更好拿分,因為範圍遠少於中會,每章重點鮮明(作圖、意義、定理…等),我相信好好準備是可以拿到基本分的。不過我覺得這科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基本分60的努力去準備。
(六)會審法規:
說實話會法這科我只花了20天的時間去準備而已,能拿到70分我真得還蠻意外得,說穿了就是背而已,不過非常推薦高點會審法規的老師彩色法條,基本上藍色以上的法條都要至少精熟,還有就是一定要自己整理出你必背的重點法條。我個人是用近3年考過的排除、我覺得很高機率會出的、藍色以上或是藍以下但我覺得跟其他法條有相連結的我都會背,就這樣選出了大概32條(預算、會計、決算、審計法…等),我秉持著敢賭敢背的原則,很幸運地命中了7成以上,但有幾條我考試當時真的有點忘了,只能大概寫出3分掰出7分,總歸來說就是運氣與記憶力得考驗,平常多做善事,沒事多背法條囉。
(七)國文:
這科我強烈建議,如果你國文有點底子,那就跟著補習班上過一次完整的課程就可以停止了,專注在公文的格式的默寫就好了,因為你花再多的時間也不可能用這科把你對手的成績拉得很開,基於成本效益來說真的不划算。
(八)法續&憲法:
法律一樣就是背或理解,畢竟考選擇而已。這科的關鍵在於要背得東西是有優先順序的,真的很重要!背對東西可以讓你花少少的時間拿到基本的分數,畢竟考試就是時間與耐力的賽跑。個人認為:1.重要釋憲案2.重要法學原理原則3.常考重要法條,其他的可以聽老師的建議去加強。
(九)英文:
本人就英文不好,所以英文與法學才這麼的低,只能說有好的英文底子就贏在起跑點了。不過英文不好得也別太緊張,考英文前先拜拜,然後把其他時間留給你的主科。
三、加油與勉勵
每當大家讀不下書時,不仿花幾分鐘想想自己為了什麼才參加國考,想通了有時還是讀不下去時,就去看看歷屆錄取分數,再去依自己的狀況去分配自己各科該考幾分才有機會上榜,我相信花個1至2小時去分析,不知不覺中你也會燃起你得鬥志,像是中會只要拿到60分我高考就有機會上榜之類的,你就會有了明確得目標,有了目標就會有方向,你就能夠繼續持之以恆地向前努力!
最後 祝福大家都能夠金榜題名!
有時候機會來了誰都檔不住,但在機會來臨前我們都該做好準備!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