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會計,最重要的是寫考古題, 不會的當下馬上翻書,立刻修正自己的觀念,鄭泓(鄭凱文),張政(張家瑋),徐錦華(黃美玲),羅智成(羅澤鈺),倪○瑜 彰師大會計畢,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張政(張家瑋)徐錦華(黃美玲)羅智成(羅澤鈺)當初選擇高點的原因:
以前大學時,有報名會計師的課程, 但是因為畢業後的那次沒有考上,我直接先去當兵, 本來想說當完兵進去會計師事務所上班可以有時間準備, 殊不知下班之後根本沒時間也毫無心力重新拾起課本來唸, 所以會計師考試的準備也就不了了之 ,但是經過兩年多在事務所的經驗之後, 也算是重新認識自己對於所學專長知識的不足, 於是在離職之後,當了10個月的全職考生,打算考取公職的會計類科
由於高考會計所需要準備的科目跟其他很多考試內容重疊,所以我在這一年間也陸續報考了其他跟會計有關的考試, 舉凡國營事業、地方特考、關務特考等等的考試(雖然很噴錢就是), 藉由實際考試,除了讓自己能夠適應考試的感覺,讓我有個準備的方向, 也讓我在準備考試相關的技巧有大幅度的提升, 舉凡答題時應該注意什麼、答案卡手寫部分的擬答、如何在手寫題的排版讓閱卷老師更容易改、各科目答題的時間分配、所攜帶文具是否充足...等的經驗, 都是讓我在考試時的一大助力, 而高點的老師總是讓我有種親切感,畢竟多數是以前大學時就有上過面授的老師, 只是現在改由函授,反而讓我的時間運用更加彈性, 除了聽不懂可以倒回去一直聽、有更多力氣做筆記,也省去面授到場上課的交通時間, 對於我這種懶人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方式, 而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經驗也讓我學習到如何排版自己的筆記,使我考前複習時能夠更快回想起過去所學習過的課程
舉凡像是:
1.審計學
因為重點在於申論題的答題分數,所以我在準備這科的時候就是想辦法把羅智成老師提醒過的重要公報都整理在excel上面, 考前瘋狂看要背的部分,印象就會很深刻,寫出來的東西就算不是百分之百照公報所寫,也八九不離十
2.中會
由於範圍太廣的關係,所以我在準備期間其實也沒有投入太多心力在準備這一科上面, 雖然很對不起鄭泓老師, 但畢竟有更好拿分的科目要準備,所以我也就不評論
3.財政學
也是因為以前學過的都只有一點點,對於財政底子將近是0的我來說要從頭開始是非常吃力的事情, 但是張政老師會用各種圖形,並以許多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講解理論, 所以我也是將我所上課過的部分拿來對應在選擇題上,畢竟也是沒有上完,所以申論題就不方便評論了
4.成本與管理會計
這科的範圍很廣,徐錦華老師上課時會用各種的觀念融合在一個題組內,讓我們可以用各種角度去猜出題老師會怎麼考,但對於高考的成管會來說,縱使未上完全部課程的我, 也是在考前做完近期的考古題,才發現其實沒有像會計師考試來得那麼難, 有點意外考的比想像中好,所以其實算是我用來拉分的科目
5.會計與審計法規
這科的本質就是預算法,其他像是會計法、決算法、審計法都是預算法的延伸,其實都還蠻直覺的 ,所以我在上完預算法之後就直接開始背老師整理的法條本, 老師有幫我們整理近幾年來各類國考法條出現頻率, 讓我們可以快速掌握主要的考點有哪些, 省去了我大量的整理時間, 畢竟申論題不能猜,只能夠靠所背過的法條來作答, 而選擇題的部分因為在國營考試有先準備過一次, 再來上老師的課,所以讓我對某些法條比較印象深刻
6.政府會計
不得不說這科反而是我下最多工夫的一科, 畢竟將來的工作都與這科息息相關(當然會審法規也是), 就像老師說的, 除了政府專有的預算控制類科目以外,其他許多規定都與一般企業的會計準則大同小異, 在準備上也輕鬆許多, 除了特種公務的作帳方式(畢竟近幾年的考題反而有增長的趨勢)考題比較偏門之外, 其實也是只要花時間整理筆記,考前只要背申論可能會考的部分就可以了

給考生鼓勵的話:
國考基本上就是一個考驗整理資料的能力, 我平常也沒有一直坐在書桌前讀書,甚至讀不到幾十分鐘就跑去滑手機, 但如果能夠想辦法在考前濃縮成專屬於自己的筆記, 就算是沒有上完全部的課程 也會在考試時多少起一點幫忙,而最重要的還是寫考古題, 考古題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常考的章節有哪些, 不會的當下馬上翻書,立刻修正自己的觀念, 不要怕會錯,畢竟考試就是要比看誰忘得少, 錯了的地方,訂正後就會加深印象,也就比較不容易忘
以上簡略心得,祝各位金榜題名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