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高考會計、普考會計【TOP4】,畢業礙於學貸、事務所熬夜賣肝,轉換跑道考上公職會計!,鄭泓(鄭凱文),陳芝瑩 政大會計,會計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本身畢業於政大會計系,大學系排名有前10%,畢業後因為學貸關係先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職期間有考上會計師,工作兩年還完學貸,撐到四年離職,時常熬夜到兩三點,賣肝賣得真的非常痛苦,故決定給自己一次機會轉換跑道試試高普考。因在台南備考,且環境許可,不想讓自己有退路,選擇全科函授課程一年的版本。優點是不懂的部分可以無限循環一直聽,缺點是要很有自制力。函授推薦大家選擇行動版,相對來說上架速度較快。

一、 各科準備狀況:
<國文> 高:55 普:61
作文方面有背一些名言佳句,楊昕老師分析國考作文體裁,論說文居多,以論說文的內容格式為主,大概知道開頭破題、舉正反例論證、緊扣主題結尾;公文因以前沒接觸過,有認真上楊昕老師的正課,把主旨、說明、辦法怎麼分,如何寫搞清楚,考前一兩天聽老師的總複習,把公文口訣牢記在腦海裡;選擇題沒有特別準備,在做各科考古題時順道做過約兩、三年的題目。

<法學知識與英文> 高:68 普:80
法科部分基本上把函授的正課及總複習上過一輪,老師講解及課本的編排、內容都蠻好懂的,對沒有法律基礎的人不會太吃力,但就是範圍有點廣,以練習考古題為主,因有點不放心也有餘力,有自己買憲法及法緒的題庫書來做。憲法要念熟本文跟增修條文,老師上課和做考古題時會發現常考的大法官解釋,要記熟大概內容;法緒也是從考古題找尋常考的法條,稍微多注意一下,但報酬率不如憲法來的高。
英文有上函授的正課,看過考古題知道高考題目會難一些,仗恃著以前英文底子不錯,幾乎裸考,有覺得高考英文單字考得蠻偏的,真心覺得不用這樣為難大家阿~~~

<中級會計學> 高:57(申17測40)普:76.5(申29測47.5)
(推薦:鄭泓老師;推薦加強:鄭泓老師題庫班)
因以前考過會計師,報名過泓泓的課,覺得老師講解得認真又好懂,故毫不猶豫把這科交給他。除了正課,針對IFRS9及15有額外課程詳細講解及例題,老師很用心將舊題新解,就算是新內容我們也有蠻多題目能練習;推薦泓泓的小考,我雖不是現場考試,也會逼自己按照念書的進度搭配小考服用,題目有時候不難但有點多,可以順便練習速度,檢視自己是否念進腦子裡。最後衝刺階段有參加題庫班,配合著泓泓的制霸題庫,大量練習題目,找到作答的手感,但最後高考分數不是很滿意!

<成本與管理會計>高:96(申50測46) 普:95(申50測45)
大學這科底子不錯,但畢業四年也是有點生鏽,跟著老師一步步把記憶通通抓回來,大推高點成管會老師的課,講解地非常詳細又好理解,老師的方式是上課會解比較經典的考題當作範例,課後收錄的練習題由年代久一點的放到108年的,讓我不用再去多買題庫書就能大量練習,而且申論題也會有詳解,超棒!還有另一優點,老師會提醒大家注意成管會不只會考數字而已,有些章節會常出問答題,仍要理解數字及百分比背後的意思,像這次高考申論第一題及第三題都有考到,蠻驚訝自己居然可以都拿到滿分。我自己有作些筆記,把成管會需要背的公式及老師有提到要會畫的圖形手寫記錄下來,能在考前最後衝刺時複習。不知今年是否出的較容易一些,或考到比較擅長的部份,總之,這科弄懂觀念、努力練習題目,一定會有收穫的!

<會計審計法規>高:79(申33測46)
這科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老師上課很有系統邏輯,將法條之間的架構關聯都講得很清楚,就算是背誦的科目,背起來也不會讓人覺得是要靠硬背或毫無邏輯的消化。老師整理的彩色法條讓我們輕鬆不少,不用自己整理考古題出現過的法條次數,看顏色就知道哪個法條考過幾次,在有限的記憶力空間背下重要法條,申論題一定要自己看著題目可以回答出法條內容才算過關。選擇題的部分,老師上完該法有先寫過一輪加強記憶,自己印法條出來,將歷屆選擇題考的關鍵字(例如年限、次數或職稱等)用螢光筆畫起來,劃過一次以上就用正字記,出現越多次表示越重要,等四個法都上完,把題目打亂不分章節,再重新寫過一輪。

<審計學>高:76(申30測46) 普:77.5(申35測42.5) (推薦:羅智成老師)
對於我而言在事務所工作過,多少懂些實務,審計學起來蠻輕鬆不費力的,也比較好理解,實際操作過也不容易忘記。只是當初考會計師時,公報才出到53號,一轉眼公報就73號了,不太能全部都吃老本!好在老師會帶著我們看每一號的新公報,也會比較新舊的差異處,標出可能會考申論或選擇題的重點,不用自己拿一整號公報來消化吸收,老師有些背誦的口訣很洗腦,可以把一些關鍵字串聯起來,看到題目口訣先寫出來,再慢慢將公報用語展開。不過老師課本後面的練習題有點少,所以有特別去買審計的題庫來大量練習,畢竟有些舊公報考題變來變去就是那些,能好好把握對分數有幫助。申論題老師常常提醒一字不漏的地方真的要好好背誦。另外,老師總複習猜題命中率超高!總複習第一堂課三題,普考全部命中,第二堂課也命中高考申論三題!只是我有些回答是用自己的話闡述,沒有完全按照公報用語,有被扣了些分數!

<財政學> 高:57(申27測30)(推薦:張政老師)
財政學對於考會計的我來說真的很陌生,有點不太清楚為什麼要考這科,大學時候經濟學得二二六六留下陰影,所以我算是蠻害怕這科的,一開始聽不太懂甚至有點排斥。課堂上張政老師很仔細認真在講解,有些會計類科學生可能不好懂的內容,老師會很貼心從較基礎的地方講起;在講深入一點的部分或偏經濟的數學證明,會提醒我們大概聽聽就好,讓我們知道把重點放在那些會考的地方。
聽第一輪時真的很沮喪,因為前面單元很抽象都聽不太懂,後來跟著老師的板書,他寫什麼就跟著寫什麼,圖形也自己畫過蠻多遍的,邊寫邊思考為什麼,沒有像第一輪只聽不動筆;但後來因時間關係,沒有辦法全部都聽兩輪,只挑自己看了筆記還是有點疑惑的部分。其實蠻對不起老師的,分數考得不太好看,但也算是意料之中,有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道理吧!

<政府會計>高:48(申12測36) 普:75.5(申33測42.5)
政府會計我算是快到108年年底才差不多看完,結果109年版本大改,原本舊政會跟商業會計思考邏輯不是那麼像,要建立觀念已經有難度了,更吃力的是後來還要把剛學完的,砍掉部分建立新觀念,雖然後來老師有再更新兩堂新課程講解改變的地方,總複習也有特別提醒,還是覺得新舊交疊有些混亂。
當時去考108四等地特的時候,我拿到考卷是完全看不懂在考什麼,於是考20分。課本的的例題跟計算題可以自己寫過一次,分錄題要遮住答案寫得出來,像這次普考申論有考分錄,會寫應該就滿分了;然而若是出觀念公報跟準則公報的內容,可能拿分就沒那麼容易了,高考第一題照著老師上課的內容寫出了四個沖銷情況,只拿了10分,可能還需要多寫什麼來敘述;第二題也很意外分數很低,應該閱卷老師希望定義還是要跟公報相似度高一點的關係,跟審計一樣,有些用語我沒有按照公報,用自己的話來闡述居多,被扣的分數就很多。

二、 其他相關:
<備考時間及方式>
108/9~109/7,自認念書還算專注,且知道有蠻多科目要念,不得已所有科目的課程基本上上課都是用1.6或1.7倍速在看的,沒有特別建議這樣,但當初只給自己一年時間準備,不知道若都用正常速度看,到底能不能完成,而且函授班寄發課程比上面授慢,切課時間一定又更晚了,除了財政學理解有困難,有再看第二次(後來也沒時間全部跟第二輪),其他都是跟一輪就結束。

<一日作息>
我蠻注重睡眠的,通常都會睡飽再起來念書比較能專注,也屬於晚睡晚起的人,沒有特別規定早上、下午、晚上念什麼,有習慣午睡,所以下午會寫題目或聽需要常動筆的會計科目課程,讓自己保持清醒;晚上會安靜一些,會利用那時背書。後期切課,聽課就是複習時間,一天作息大概如下:
9:30am~1:30pm 聽課
1:30pm~3:00pm 午餐&午睡
3:00pm~7:30pm 聽課&做題目
7:30pm~9:00pm 晚餐&稍微耍廢
9:00pm~10:00pm 運動時間(有時候會懶惰,就追劇了)
11:00pm~1:00am 背書&聽課

<勞逸結合>
從作息看的出來,我沒有完全禁止自己娛樂或耍廢、放空,至於手機方面,手遊不太吸引我,所以不列入考慮,追劇也沒有完全禁掉,我算是有自制力的,推崇勞逸結合;一個月唱一次KTV紓壓,但這些還須自己評估,僅供參考。

<練考古題測時間>
我之前雖考過會計師,但會計師中成審都是考3小時,我認為綽綽有餘,但高普考的時間有壓縮,所以建議大家尤其是會科部分真的要靜下心來,嚴格計時完成考古題考卷,就算時間還夠也不要掉以輕心,可以多思考,且考試會加上緊張因素,時間不一定夠用,準確度也要高才行。狂刷題目很好,也要注意答題時間的掌控!

<中會社團>
中級會計學補習班有幫報名的班內生,成立一個臉書社團,泓泓老師也在裡面,讓我們能跟有上中會的同學互相切磋,遇到不會或有疑問的問題,函授生也能上網發文詢問,不會求助無門,真的覺得這個設計很棒、很貼心!!老師有時候會親自回答,讓大家觀念更通、更清楚!後來有些同學可能念別科也遇到問題,有自主組成類似讀書會的團體,真心建議補習班以後主要科目都能開立這樣的社團。

<什麼考試都參加>
我從108年9月開始準備考試,年底地特明知根本不會上,我也去感受考試氛圍,測試自己有念的科目發揮得如何;109年有土銀、港務、關務、央行印製廠的考試,總之只要有會計人員相關的考試,我都有參加!不管會不會上榜,都鼓勵自己勇敢去嘗試,並檢視考試分數是否跟所念的進度範圍能符合,藉由錯的題目知道什麼地方念的不熟,適時檢討念書方向是不錯的方法。

三、 感言:
當初大學畢業也有點想考高普考,礙於有學貸,先進事務所賺錢還債,之所以沒有還完就離職,就是為了在備考時能有足夠的經濟支援,不用為了金錢多一分煩惱!我是不太能一心多用的人,所以會建議先存一筆錢,再好好專心當全職考生,不要兼職,當然這因人而異!
準備考試期間,一定會有很累的時候、懷疑自己到底念不念的完或是更多更多有的沒的想法,但是多想真的無益,念就對了、做就對了!很喜歡鄭泓老師分享的一句話:「考試不是比誰念的最多,而是比誰忘的最少」能念的多,記得的也多固然很優秀,但如果沒把握念得比別人多,就專注在重點、自己擅長的部分,一分都不要流失,堅持到最後一刻,相信也一定會有相應的回報!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