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財稅行政【TOP6】,高點函授倍速看課程,理工跨考生快速高分上榜,周律(周威秀),施敏(張曉芬),張政(張家瑋),楊人俊,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周律(周威秀)施敏(張曉芬)張政(張家瑋)【背景與報考動機】
本身是唸化學工程的,在某個產業當了幾年的工程師,才深刻體悟到俗話說的:「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但正在想轉換跑道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報考公職,是我一個也在準備高考的好朋友,鼓勵我其實也可以試試看,慫恿多時,最後順利地把我推入火坑。離職後,從去年11月開始全職準備今年高普考!
【108高考成績】
科目 申論 測驗 總分
國文 33 12 45
法英 62
民法 30 40 70
租各 20 44 64
財政 15 44 59
經濟 50 44 94
會計 50 44 94
稅法 34 42 76
總成績:71.63 (錄取標準:57.6)
成績排名:正取6
【準備方式】
(一) 歷程:因為開始準備的時間比較晚,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再加上函授進度都會比較慢;初期每天都聽兩堂課且以倍速1.7至2倍聽課(中會除外),大概到今年3.4月才陸續把課聽完(中會除外)。在聽課的期間僅作輕度複習,主要還是以跟上進度為主,課程都結束後開始徹底地複習。
(二) 讀書習慣:我自認為我的讀書方式並不是主流,早上不設鬧鐘,睡飽才開始唸書,如果在沒精神的狀態下唸書,吸收不了都是白費功;沒有特別安排讀書計畫照表抄課,基本上一天就只唸一科(中會除外,中會一直在排擠別人);除了睡眠,休閒也是讓我保持效率的主因,所以我有大量的休閒活動,一天大約只唸6-7小時,心血來潮最多8小時左右。朋友覺得我完全不像考生或是我家是不是有精神時光屋,我只能說每個人有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久坐苦讀、挑燈夜戰不是我走的路線,重質不重量、在精不在多,如何讓自己最有效率的吸收進去才是最佳解!
(三) 教材:有去翻過其他參考書籍,覺得內容都大同小異,所以就只讀補習班的書及講義。題庫書的話我有買,但後來覺得不一定要買,因為老師的書及講義後面附的練習題目就還滿多的,加上有歷屆考古題可以下載練習,所以題庫本我很像是買心安的而已,沒什麼寫,幾乎都九成新(中會除外,中會又除外!),建議大家可以自己斟酌。
(四) 考古題:書唸歸唸還是要測試一下有沒有讀通、有沒有透徹,每一科我都練習了105~107年三、四等的考古題(中會依然很有原則的除外~),其實每年的考卷不少份,寫下來題目量也是滿夠的。而且財稅每科都有25題選擇題,最好能夠練到答題迅速且精準,15分鐘內寫完(中會肯定除外,完全無法),剩下時間就給申論發揮吧!但說到申論題,無法給太多意見,我沒有學過什麼申論技巧也沒有參加任何寫作班與題庫班,就只是把所學的內容慢慢鋪陳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句子通順、字別太醜,不要看起來像簡答題就好。
【各科心得與師資】
選擇高點函授,僅購買全套專業科目,無共同科目。
(一) 民法:大推周律(周威秀)老師!!我覺得1.7倍速的老師上起課來特別優雅,重點是字很漂亮,板書很美簡直是高點第一美!唸理工科的多半都沒接觸過這些法科,通常都會覺得這些法條又多又無趣,還是三角函數可愛多了;但周律老師的上課方式非常平易近人、跳躍式與生活化的教學,清晰易懂,帶領我進入了民法的世界,什麼「會寫六的鸚鵡」、什麼「無權處分會被善意取得踹到一邊去(到底是踹到哪邊去?)」,這讓我覺得這些生硬的法條開始變得簡單又可愛,但還是臭法條。
另外民法有一千多條,實在太多,所以我有整理出老師說常考、重要的以及我自己覺得重要的大約一百多條,濃縮成十分之一,考前就只熟看這些法條。
(二) 稅務法規:施敏(張曉芬)老師在版上好像評價兩極,我自己是還滿喜歡老師書上的一些表格整理,還有章節最後的本章摘要,是考前快速複習的好幫手!上課的方式,可能稅法實在多如牛毛,很多地方老師就很理所當然地簡單帶過,但對於我這種稅法初心者來說還是聽不太懂,所以這科我有多花一些時間上網查資料,有點痛苦;由於這科真的太繁瑣,選擇題很容易踩到陷阱,一定要花時間看熟各大稅目。
(三) 財政學:這科可以先上經濟學之後再開始,會有一部份像是在複習經濟學的感覺。
張政(張家瑋)老師教學方式就是帥!很扎實的內容一步一步地建立觀念,偶爾帶入時事讓財政學更生活化,讓你知道所學為何;財政學有很多理論模型,老師真的很會畫圖,直線畫的很直、曲線畫的很無異,整體板書看起來很工整、賞心悅目!總之老師可說是又醜又帥的男人。
這科準備方式就是看熟老師的講義,各個模型定義都要清楚掌握;不過財政學可能範圍真的太廣,有限的課程裡無法涵蓋全部,在寫考古題的時候就有感受到這情形,只能邊練習邊祈禱今年不要出太偏。
(四) 租稅各論:這科可以先上財政學之後再開始,會有一部份像是在複習財政學的感覺;張政(張家瑋)老師教學方式就是帥、很扎實的,我就不多重複了。
(五) 經濟學:這科算是在我跨領域的各科當中悟性最高的一科,經濟學在生活當中俯拾即是,覺得非常有趣。我到後來經濟學一個禮拜只讀半天而已,而這半天我就是在反覆冥想演練,什麼圖、公式,要跟鰲拜一樣全部都不放過!熟記在腦海裡,然後再抓幾份考古題來練習。
(六) 會計學:鄭泓(鄭凱文)老師
完全沒接觸過會計的我,從一開始沒學過初會就直接上中會的內容,真的猶如五雷轟頂,常常連借貸法則都還搞不清楚的時候,老師已經把分錄寫完了。這邊建議零基礎的大家在上中會前可以先學一些初會,雖然鄭泓老師有基礎的四堂課,但是我覺得還是完全不夠;後來花了我無數個夜晚苦讀,才開始豁然開朗、倒吃甘蔗。
鄭泓(鄭凱文)老師是一個非常有正能量的老師,先不論教學方式,老師常常在上課開始前分享故事,講很多鼓勵同學的話,叫大家不要放棄中會!雖然可能跟正課內容無關,但是這些勉勵的話常會在心裡面產生莫大的鼓舞!無形之中一定挽救了很多想放棄的同學繼續拚下去。
中會是我花最多最多時間的一科,幾乎每天都會算中會,跟著老師的腳步走,講義內容豐富且章節後附的題目量也很夠,我每一題都刷掉,而且我有買老師的制霸題庫來寫,所以講義範例加習題加題庫的題目量真的非常多,也就沒額外寫考古題了;由於考試時,中會題目容易寫不完,大家一定要練一下解題速度,像我練到後面已經不太動筆,題目一掃完就要馬上知道考點是什麼、年初要幹嘛年底要幹嘛、腦海中要立刻浮現關鍵分錄是什麼,然後就刷下一題,標準的用眼神刷題;如果卡住,就表示還不夠熟悉,再翻回去唸一下。
中會內容真的太多了,如果無法完全掌握的話,我個人建議是直接放棄冷門的地方。
【結語】
很開心能考上!以前高中的時候,因為談戀愛比較愛玩,並沒有好好唸書考試,看著身邊比較好的朋友,大部分都考上知名大學,幾年後想起來總是覺得有點遺憾。這次重新體驗了認真讀書、考試,期待放榜的過程,也順利得到好成績,算是彌補了我心中的小小缺口。另外在準備考試期間有來找我討論問題的同學,有些名字也出現在榜單上面,我也替你們感到開心,恭喜啦!還差臨門一腳的同學也不要放棄,再接再勵!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