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高考財稅行政、普考財稅行政,報名了經濟、稅法題庫班,才能讓我獲得高分又雙榜!,張政(張家瑋),施敏(張曉芬),鄭泓(鄭凱文),蔡明洋 北大企管,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張政(張家瑋)施敏(張曉芬)鄭泓(鄭凱文)很幸運這次能夠順利上岸!我是一個很討厭死背的人,也很討厭背科,如何讓自己背下這些東西,我是將這些東西與生活上我看到的東西融合在一起,並且去延伸發想,加深印象! 例如:王力宏離婚可以用民法1030-1 ;酒駕撞死人民法192~194;我家要報多少的稅;政府發五倍卷會有什麼影響。(會計真的無法聯想,所以我也考的很爛!)

背景: 臺北大學企管系
上課方式: 高點 VOD 2年+ 考前題庫班面授
題庫班選擇面授是希望針對申論題可以更進一步地詢問老師,但因為疫情,全部變成線上,沒辦法現場問老師。個人推薦VOD,因為上課時間可以自己選擇,時間非常彈性且價格跟面授一樣,缺點就是有問題沒辦法當下直接問老師;面授通常都是晚上或是假日整天(會計面授從早9到晚9.30)早上實習完,下班還要面授我覺得我會撐不住,不如去VOD(雖然我也是睡著)。

師資:張政(經濟)、施敏(稅法、財政、租各)、鄭泓(中會)、周律(民法)。 本身是在大二下學期決定要報考公職,原本要考企管類組結果當年就被刪掉了,考財稅行政是因為他不用考行政法(我很討厭死背的科目),因此在當年的6月底就開始上課。

以下是我上課的順序,我認為有幫助我融會貫通
1. 經濟學:跟高中公民課教的很像,所以有些熟悉。然後經濟學的概念要融會貫通,多看財經新聞會有潛移默化的幫助!例如:颱風菜價上漲、華航罷工、獨買市場等等,最重要的是把圖畫下來!
2. 財政學:是我最有把握的…結果當下太緊張,寫完交卷才想到定額税不影響無謂損失,所以申論題才15分。基本上跟經濟學一樣,「畫圖」,而且要跟時事融會貫通!例如:看醫生要掛號,就會聯想到健保的道德危機、隨收隨附制等等。
3. 稅務法規:施敏老師號稱表格女王,每個項目的比較、差異都能夠清楚地表現出來並且讓我可以好好地背下來並運用。稅法不意外和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且稅法選擇題多半都是直接考法條,並且都跟生活相關(例如:報稅、要扣多少稅)因此可以透過日常生活來讓自己加深印象,如:學生可以扣抵多少綜所稅、贈與稅制等等。
4. 租稅各論:我覺得這個是在考理解能力,基本上就是財政學+稅務法規,所以蠻容易的。
5. 民法:背!然後多看社會新聞!我是到考前幾個月才開始背法條,結果我背的法條,申論題都沒考到,考出來都是我不記得的條號!多看社會新聞(王力宏偷吃可以聯想到離婚要件,1030-1夫妻財產制;酒駕撞死人可以想到192~194)
6. 會計學:鄭泓老師的會計學名不虛傳,讓我愛上我最討厭的會計學,且老師活潑生動的教學方式與互動,讓我們印象深刻!再來是老師的考題都是從歷屆考古改題目當小考,測驗學生是否有學進去。我將老師的《制霸》2020&2021兩年份都寫完了! 在第一年時,我努力跟上老師的進度,只要老師上完一章節,我在那週就會將該章節的「選擇題」寫完;在第二年複習時,再強迫自己一週內必須花三天在會計上,並且一週至少完成1~3章節的選擇題,並加強申論題的寫法(分錄、折舊計算方式等等)。只要將制霸全部寫完並且一定要搞懂,相信會計的分數就不會太差!
7. 共同科目
國文:只有背佳句,完全都跟道德、美德、品行有關,總共22句,多為文言文&排比句型。佳句佔了整篇文章的2面左右。寫國文的時候就把這些佳句想辦法塞進去!!儘量寫滿4面,聽說分數會比較高!
英文:高普+地特三等都全對,完全吃老本。推薦toeic&toefl單字書背一背就差不多了。
法緒+憲法:完全都是刷阿摩10年來的全部考題,刷完大概就會熟悉題型了。

以下是我的備考過程:
大二下+大三:我只有聽經濟學、民法、會計學這三大科目,因為我剛好找到了實習,在科技公司一個禮拜上班三天,幾乎只有假日或者是平日空堂3小時才會去網院上VOD,上完課基本上我回家也沒再複習,所以第二年再打開來看的時候完全忘光光………奉勸大家如果要考公職,真的要堅定自己的決心,不要再跑去找實習、出去玩之類的…。
大三下+大四:基本上因為第一年學的全部忘光了!!! 所以在第二次上課之前,我先把課本的都看過一遍,再去聽第二次正課。關於財政學、稅務法規、租稅各論則是一邊上課,一邊複習老師講的內容,法條基本上我沒在背…(所以民法考得超級爛) 而且還在準備研究所,導致正課進度落後……花了一個月才把進度補上。
最痛苦的就是今年暑假+碩一,延期到10月考試,很多大學朋友暑假都玩得很開心,導致心理有些不平衡,整天都很憂鬱。

關於讀書規劃與安排,我就只講我第二年的安排(因為第一年真的沒在看書)從7月底開始是新的一輪正課,也要先從經濟學開始讀等等等,正課大概會在3月以前結束,除了「會計學」;然後4、5月為複習週,以每兩週為一個循環,兩週內要把專業科目課本內容全部看完,再以一個月為單位,把測驗題做完。錯的題目圈起來,第二次還是寫錯就再畫一個圈,直到寫對為止; 6月前兩週,以一週為單位,把課本內容+測驗題全部「讀熟」,後兩週是以三天為一個單位,專心「熟讀全部科目的課本」不做任何測驗題。後來得知延期後,7~8月就重複4、5月的行程,並且專心練習申論題(沒錯!我這個時候才練習申論題!!) 9月重複6月的行程,專心看課本內容,不錯任何測驗題;10月~考前,則是購買阿摩的會員,瘋狂刷測驗題,尤其是法緒!!! (我刷測驗題的理由只是想看看我的分數是否穩定在一個區間,大概平均都錯幾題,後來發現還蠻準的!)

關於參考書籍最推薦高點的書與課程,除了正規班會給的課本,其他自己買的是《中級會計學題庫完全制霸》及《稅務法規(概要)解題完全制霸》、張政老師《經濟學測驗題完全制霸》、許律師民法概要題庫。
中會制霸配合鄭泓老師中級會計學考前的題庫班、狂作題班,能夠理解最近三年的考題變化;張政老師的制霸僅有選擇題,因此我另外報名了張政老師的經濟學題庫班,老師就會給你一本近15年來的經濟學「申論題題庫」,讓我可以跟正課做搭配;施敏老師的稅務法規題庫班也給予我許多幫助,除了題庫書還額外補充了許多內容。我深深地相信,正是因為我報名了經濟跟稅法題庫班,才讓我經濟學拿到91分,稅法拿到63。

最拿手的科目是財政學與經濟學,因為這是第一次考試所以很緊張,導致財政學申論題不理想,而經濟學則是意外的拿到49分(滿分50),多虧張政老師的教學並配合時事分析,讓我能夠經濟學拿91分。最後,感謝施敏老師、張政老師、鄭泓老師他們開設的社團(FB&Line),提供學生發問解惑,當同學提問時,我們可以先試著幫同學解題,加強自我能力!而且同學們都會互相加油打氣,學習的路上不是孤軍奮戰!

國考是一條艱難且漫長的道路,這過程中會有許多外部因素來誘惑我們!當我們決定要考國考時,我們必須排除一切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誘因,專心致志,全心全意投入準備,或許不會一步登天,但我相信各位考生能夠穩定軍心!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順利上岸的!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