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經建行政、普考經建行政,高點考取班,年年聽講不同王牌師資,助我順利考取。,盛華仁(陳揚仁),施敏(張曉芬),趙治勳(何志傑),林律(林群哲),楊昕(楊哲宏),簡正(簡正崇),何志恩(羅云廷),薛律(薛進坤),宣律(周宇修),陳思語 中央企管,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盛華仁(陳揚仁)施敏(張曉芬)趙治勳(何志傑)林律(林群哲)楊昕(楊哲宏)簡正(簡正崇)何志恩(羅云廷)薛律(薛進坤)宣律(周宇修)

目前中央大學企管系畢業一年,從大四那年(106)10月開始上課準備考試,去年(107)有考高普考及年底地特皆未上榜,接著繼續準備到今年,有幸考上高普考。

其實在大三那年我原本打算輔個中文系,後來升上大四發現這樣不行,就算我完成這些學位,畢業後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且那時暫時也還不想繼續升學,於是下定決心報考公職。

為什麼會選擇經建行政,除了由於相關科系背景,主要是因為我實在不想唸會計,只要有考會計的類科都先被我刪去,又自以為經統還行,於是就選擇了這個類科。

我找了三家補習班去詢問,有一家沒有經建行政課程,另兩家我都去網路學院試聽了,後來因為我比較喜歡高點的網院環境,還有考取班費用比較便宜,所以就報了高點全修考取班。

第一年準備是選擇面授課程(但大部分課程還是網院,原因是課程已結束,或是我上課地區沒開課),後來考完107年高普考確定自己沒上後,改成網院課程。

一、經濟學
第一年是上盛華仁老師的經濟,我認為盛華仁老師非常適合沒有經濟學基礎的學生,他會用簡單的敘述讓你搞懂經濟學,且上課也十分幽默風趣,我還會把他課堂上說的笑話記錄下來,之後複習講義的時候看到都會會心一笑,讀起來也不會那麼無聊;盛老師還會準備題庫,一定要練習,掌握寫選擇題的手感,在經濟學拿高分很重要,且老師都會創建一個群組,可以在上面討論經濟相關問題。

第二年我選擇上高點經濟老師的課程,老師的課程就會比較深入,加強比較困難的部分,由於我本身有經濟底子,且又已經上了一年的經濟,所以第二年經濟的部份我只有將老師的課程聽完,沒有再另外準備。

二、國際經濟學
第一年及第二年皆上高點經濟老師的課程,老師講課十分認真仔細,但一定要在精神好的時候聽課,因為國經有些內容比較枯燥,若不是在精神好的狀態下聽,會很容易睡著。我第一年基本上只聽完課程來不及複習就去考試了,第二年除了聽完課程,我亦仔細地讀過了一遍,練習課本裡的題目,雖然今年的國經成績不是很理想!

三、貨幣銀行學
第一年老師的課程,我認為比較適合有貨銀基礎的人上,像我就是沒基礎,所以有時候會不太懂老師在說什麼,但老師的講義內容就比較細節,但我第一年都沒認真唸;第二年我上高點經濟老師的課程,今年因為想考取的意念比較強,所以比較認真,才發現其實貨銀跟國經有許多非常相似的內容,等於同樣的觀念會加強兩次,不過貨銀比較多需要背的內容,這是我比較弱勢的部分。

四、統計學
兩年皆上趙治勳老師的課程,老師也是一個非常認真的老師,甚至還有題目加強課程,不過題目加強班在我準備的第一年只在台北開課且並無上傳到網院課程裡,我就沒去加強到;第二年改成微課形式,可以登入高點的網站,直接在家收看課程,可以挑自己有空的時間掃QRcode觀看。

老師的教學很清楚也很有趣,會用特別的口訣讓我們記住公式,老師亦會準備題本,題目一定要做,且要不斷去算,記得手感,我第一年就是題目都沒做,所以去年高考統計只考了8分,但今年就非常認真做題目,依照老師排定的每天兩題按部就班地完成,所以統計算是我進步最多的科目。

五、公共經濟學
第一年上施敏老師的面授課,老師很會運用表格,將課程內容都整理成表格形式,讓人一目了然;第二年我選擇盛華仁老師的財政學,前面提到盛老師是一個從基礎教起的老師,且擅長將困難的題型講解得讓人感到淺顯易懂,所以上他的課都會讓人滿開心的。

六、商事法
兩年皆上林律的課程,說實在我沒花什麼心力在商事法上,只有在考前翻翻老師編的總複習講義,畢竟四本法律要背的內容我實在吃不消,尤其我特別不喜歡公司法,去年才剛修法就很麻煩,要記修法前後的差別,比較感興趣的是票據法及保險法,所以這兩法的內容也記得比較多,不過考試是四法各考一題,不會也不要空著,就把你記得的都寫出來,擦邊的也寫上去,總是會加一兩分吧。

七、國文與公文
第一年上楊昕老師的課程,第二年是上簡正老師的課程。因為我本身對國文特別有興趣,所以他們的課我都很認真上,兩位老師的教學也都讓我獲益良多,不過公文本身以前沒有碰過,也沒有很常練習,基本上就是照著老師教的形式拿基本分。

八、英文
第一年沒在準備,第二年上何志恩老師的課,老師將英文文法分解的很透徹,讓我解開一直以來對英文的迷霧,上他的英文課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九、法學知識
法緒及憲法分別是上薛律以及宣律,雖然我對背科很沒輒,不過很喜歡聽老師在課堂間提出的各種案例,除了為了考試,也是增進自己生活上的法學常識。

準備方式及心路歷程

▲第一年

由於我大四那年10月才下定決心要考公職,許多課其實在暑假期間已經正在進行,一開始我沒感受到急迫性,到107年時算了一下還未上的課程,發現我可能來不及在考前一個月將所有課程結束,於是我開始進行一個瘋狂補課的過程,但其實我們人的腦袋沒那麼厲害,無法不斷吸收新知還馬上深刻在腦海,且結束一天的課程轟炸回到學校宿舍後,基本上也不會想拿書出來複習,於是日復一日,每天囫圇吞棗,也沒吞進去,到考前一個月除了經濟學外,其他都還是處於沒認真複習過的狀態,所以107高普考我只當成是去練練筆。

考完107高普考我並沒有馬上回班上課,不知道那時候為什麼還會抱著僥倖心態,硬要等到9月放榜才死心回班報到。

▲第二年

準備的第二年我留比較多的時間在複習上面,每天只會排1~2堂課,假日不排,專心複習,也不會強迫自己要早起趕早上的網院時間,睡眠充足後再唸書會比逼自己早起睡眼惺忪地讀還來的有效。

第一年我每天一定碰的科目是經濟,第二年每天一定算的科目是統計,然後每天一定會再從其他專業科目挑1~2科來複習,覺得膩了就先看別科,但不是說看個兩頁覺得不想看就換別本,這樣會永遠就停在那兩頁,而是一開始就先訂定說某一章節一定要唸完,若那一章節唸完覺得還行,吸收特別好,就可以繼續唸下一章節;若是覺得暫時不想唸這科了,就先換另一科比較喜歡、不反感的科目來唸。

當然我也不是每天都這麼認真打拚,有時我也會想耍廢,我就放任自己,想玩、想看劇、想睡覺就去做,偷懶以後總會有一股心虛愧疚感會促進自己更努力、更上進,不過如果你沒有自制力請別輕易嘗試!

結語

首先當然要感謝我的家人以及老師們的指導!另外特別感謝一位婦人,因為我的考區在新竹,普考那兩天我是搭火車前往,結果前一晚我沒睡好有點中暑,第一天早上直接在火車上暈車嘔吐,坐我對面的一位婦人發現了我的難受,趕緊拿塑膠袋給我QQ超級感謝她!

祝還在拚搏的考生們心想事成,未來順利上榜!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