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高考財務審計【TOP5】,面、函授各有利弊,選擇適合自己的+穩定心態,衝刺撐過國考!,羅智成(羅澤鈺),黃子庭 台大政治,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羅智成(羅澤鈺)一、前言
因個性緣故大學時就大致確定要考公職,畢業前一年開始準備,第一年還未抓到考試重點跟方向落榜,第二年從9月放榜後才開始準備,邊打工邊念基礎,最後3個月再專心衝刺,是否適合兼職考生因人而異,短期衝刺對我來說動力較大。

二、面授還是函授
第一年我報面授,第二年選函授。兩種方法各有利弊:面授有問題可以抓著老師問到底,且課表皆已定好,可以直接跟著上課進度排讀書時程,但對於有兼職的人,面授就偏累;函授最大優點是可彈性排讀書時間,對非全職考生是不錯的選擇,不方便的是問問題相較面授較不即時,另外面授可能會遇到一起打拼的小夥伴,當時一起討論的日子真的給我很大支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選函授要有強大自制力,我一開始就是鬆懈了導致進度落後,後期進度都擠在一起。

三、考程安排
如前述,我從9月備考到隔年4月是邊打工邊念基礎,5月開始衝刺(因疫情關係今年7月第三周才考)。基礎期先專注在專業科目上(共同科目原本打算3、4月再念,後來來不及索性放棄),先開始上的科目可以跟著函授寄發進度念,部分科目如財報分析、採購法等較晚才開始上,我是拿去年筆記先複習。考科準備是以考古題為重點,打基礎時先掃過考古題,上正課會較留意考試重點,衝刺時前兩個月複習平時筆記和狂做考古題,導正觀念並補足遺漏的重點,把還不熟、容易錯、容易忘的標註或另作成筆記。最後兩周重點放在複習精簡後的筆記,算科則盡量每天練維持手感,三天作為全部科目的循環,會盡量依實際考程順序來複習考科。

四、各科準備
考科中的背科屬審計、審計應用法規、政會和較靈活的內控;算科是財報、成管會和需要一點背誦的政會。對於我較陌生的科目是內控和財報分析,其他的大學有修過,不過審計忘得差不多,去年才再跟著羅智成老師準備,一開始不是很習慣老師的上課方式,不過後來覺得這是針對考試很有效率的方式。
雖然之前學過審計應用法規,但並不完全理解導致法條背得零碎,老師用輕鬆的方式讓我不太費力瞭解法條背後的全貌和法條間的關聯,彩色法條更是在期望值下很好的工具書。高點老師的採購法用活潑且不斷強調的方式也讓我有很深的記憶點。
政會我有上過陳友心老師面授和高點政會老師函授,個人喜歡陳老師有邏輯的筆記和講解,也喜歡政會老師的教學步調,適合搭配陳老師的筆記複習。
內控是跟著羅智成老師的考古題講解學習,老師頭腦很靈活,有時要按暫停理解一下,這科從考古題下手很有用。
另外算科部分必須海量練習,財報分析直接拿去年筆記複習就開始再算一次考古題,成管會是上完課拿練習本再寫一次題目,因財審有時會有一點申論,我也把簡要重點整理在練習本前,最後衝刺時邊寫考古題邊找講義後面類似習題來練。

五、鼓勵的話
國考路上難免寂寞(所以能有小夥伴一起努力非常幸運),尤其最後閉關衝刺到考完那一刻,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維持穩定的心態,好幾次念不下去時都是自我激勵和一點也不服輸幫我撐過。考試時無論面對甚麼題目都要穩定心情,情緒一崩就都歸零了,我的心態是會寫的把握住,不熟的盡量寫,分數用加的概念而非從滿分扣,比較不會慌。也祝福大家都能順心順利~~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