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一般行政、普考一般行政,狂作題班小班制教學,讓我找出盲點成功上榜。,郭俊廷,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研究所畢業多年,才回頭投入高普考人生。先工作後回頭念書有好有壞,壞的是以前學過的東西都已忘得差不多,好的是有工作經驗,許多書本的知識可以有些經驗印證,更為清晰。

不同經歷背景的人,在準備的優劣勢和適合方式有所不同,所以這邊只分享我的經驗,和認為我合適的工具,提供大家參考。

本身是主修政治理論的關係,一般行政的科目只念過政治學和行政學,大學時成績大概班上中段或求ALL PASS程度,離開學校也快10年,所以對於學科的摸索還是幾乎從零開始。反而在考試前已經在法律學分班上課,對法律比行政科更熟悉一點。

以下分享內容,先從整體準備的總論開始,各論則是關於各科準備方式,先以法律類科開始,再接行政類科。

【全職】

因為我是容易分心的人,所以一開始就不考慮兼職準備,也才有時間參加高點的狂作題班,在密集短時間的衝刺下,專心把所有內容作爬梳整理。如果因為經濟關係無法一年全職,建議在考前三個月還是盡量找一段時間密集的把所有考試內容做一遍複習和整理。

【補習班】

在時間和經費考量下,還有符合需求(固定教室、師資複習和寫作批改),我選擇高點為期六週的短課班(狂作題班)。我自己覺得,在衝刺階段,老師的講課如果沒辦法契合自己的進度和準備狀況,就有點浪費時間。所以課程能不能有讓老師或助教有充裕時間了解考生狀況的設計,或者互相分享互動,就是很重要的事情。高點狂作題班在這一塊的好處是,相對是小班制,所以有很充裕的時間和老師或助教做交流,這點對於找出盲點或者填補不足都有很棒的效果。

【筆記】

一開始我使用紙本筆記,後來覺得效果不好,改用ipad搭配pencil,並使用notability。除了整理課堂上課可以相對容易,在交互參照上,例如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有相類似的概念,也可以直接複製抓取,省去重新抄寫的麻煩。而且這個軟體支援手寫的文字辨識,所以可以使用搜尋的方式立刻找到筆記的內容。

課堂筆記的內容,除了照著老師板書抄寫,我發現所謂「理解重於背誦」的意思,簡單說就是「上課的內容,能不能講給另一個沒聽課的人聽懂?」另外就是舉一反三,找到其他實際案例,例如跨域治理,除了所謂北北基治理平台,如果界定為跨縣市跨層級的多組織合作,台北世大運或每年的台灣燈會,也都可以視為一種跨域治理的案例。

我最後一個月做的事情,就是把每科整理出兩份筆記。

第一份筆記:每個科目抓出一個主幹,如果老師有就用老師的,也可以用老師授課目錄。以這個為主幹,再把次要的第二層、第三層枝葉慢慢填進去,先寫大的,再往下寫。比方說,以行政學為例,最大的主幹就是傳統公共管理和新公共管理兩個主幹;進一步細分,傳統公共管理又可分成傳統/修正/整合時期,或者N.Henry的五/六個典範;新公共管理又可分成目標管理、策略管理、績效管理等。然後再往下細分各要點為何。

這樣練習的好處是,每個概念環環相扣,不會亂掉;就算忘掉一兩個,也可以由主幹的特性去嘗試推論出概要。也透過這樣地圖式的導覽,可以知道自己念的東西會不會太深太瑣碎。如果再來把考古題的考點爭點標定在這個筆記上,就會知道哪些是考試熱區,哪些看過有印象即可。

這份筆記的內容,我有把握上考場一定寫得出來,所以是用自己的話消化過的內容,而不是把課本講義全文照抄。整理筆記的時候,同段落可以當複習加強印象,不同段落也可以當抽考,發現內容自己可能寫不出來的時候,立刻跳去那個段落的筆記進行整理。

整理筆記要花時間投入,所以我透過做選擇題來找出自己應該加強的科目。一個科目只要做兩個年度分數都低於80%,那就根據錯題,去整理那個區塊的筆記。同時,我另外也把錯誤的選擇題,彙整成一份筆記(題目連同答案筆記)。所以,當天考試就是看兩個筆記:整理好的筆記(申論題),還有選擇題錯題筆記。

【作息】

因為是全職準備,我就把準備國考當作我這一年的工作。所以分配時間上,合理的標準是一天8小時、一週40小時(包括念書和上課時間)。哪一天偷懶、就在日後補回來。準備國考是一個馬拉松,如果一開始就逼著自己每天都念超過12小時,到後面會很厭世。若是兼職準備,也許直接時間砍半、以每日4小時、一週20小時是個不錯的標準。

但到了考前最後50天,我就調整成衝刺的作息。這時候就是每天念書時間10小時,吃飯固定幾間小吃店或便利商店輪流,在半小時內結束。盡量把腦子用在讀書和學科演練上,而不花在決定今天吃甚麼上頭。每天坐在桌子前的工作,就是做筆記跟寫題目。詳細內容可以參見筆記和錄音的段落。

【法律科目】

法律類科我覺得相對比較不受到一本書主義的問題影響,因為法律的架構相對清楚明確,而要好好地寫完題目,能夠面面俱到也是比較好的。尤其是法律條文架構走完一遍後,必須進到每一個具體實務見解,才能知道到底爭議出在哪裡。所以在法律學科的學習上,一綱多本是可以的。

★民法總則

從以前大學時候的民法成績就不太好,所以我多花了點時間在民法上。老師著重在補充很多實務見解,個別看很有趣味,但是我沒辦法自己理出一個很完整的脈絡。

後來在高點狂作題班的民法助教,建議我回歸法典條文,真的弄清楚條文內容和條文間的邏輯,而不是被一堆瑣碎的實務見解混淆。所以我回頭利用學分班時候購買的陳聰富民法總則課本,搭配線上開放課程的進度,後來就比較有頭緒了一點。(可惜偷懶沒把書看完,今年高考第一題的實務見解就在老師的書裏頭!)

在法人的部分,助教也提醒我們這塊主要有意義的考點就是董事責任,而居然正好就是108高考民總第二題的考點。

★刑法總則

老師上課非常風趣(而且講不停真是超強),對於釐清觀念非常有幫助,但是因為課程結束的早,在後來複習的時候多半忘光了。高點狂作題班的旭律,直接從各章節的爭點入手,也會重新複習一遍每個章節的主要架構。在學科以外,老師也常分享一些自己在準備考試時的經驗,對於心理準備有不小的幫助。

★行政法

這應該是我準備最多的一個科目。除了大學上過吳庚老師的課,後來學分班上盛子龍老師的課,還有高點狂作題班葛律師(邱顯丞)的複習。因為跟行政學同樣是屬於龐雜的科目,所以我先建立完整的系統,然後再把其他老師補充的實務見解或考點放入各個位置。

我的作法是挑自己有興趣的章節,例如訴願,會有些補習班省去,卻對我而言是遺失的環節。畢竟是學者寫作,會從立法者的角度去思考法條訂定,我覺得有助於培養對於法條規範的熟悉度。

★法學緒論

這一科目的內容,大部分題目來自於憲法、行政法、刑法和民法,其餘則是少部分的商事法、勞動法、性平法或健保法等,考點又集中。反正特別法也幾乎沒有體系可言,看到就當作常識記起來就好。

【行政類科】

政治學、行政學、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這四科本一家,甚至可以把20世紀以來的四科發展一起做一個鳥瞰,畢竟他們幾乎一脈相承(政治學生出行政學生出公共管理,又彼此交織出公共政策),而且同時受到實證主義和後實證主義的影響。解析題目和觀念的時候,需要特別留意這個概念提出的時間點,才能夠理解為什麼那個理論在那個年代的突破點是什麼。

★行政學

行政學課本,推薦可以參考孫本初老師的《公共管理》,書本的編排也有點補習班教材的味道。行有餘力的話,建議可以找黃東益、郭昱螢、黃朝盟這三位老師的行政學課本來看。這本書有別於傳統的行政學課本,用另一種架構重新編排,個人認為讓行政學真正成為一個可以受用的科目,而近兩年也似乎有以這本書作為出題內容的參考。而且這本書的內容淺而廣,非常適合衝刺時期當作複習的材料(但是不要影響到原來行政學的架構)。

申論題題庫書我以高點狂作題班老師的講義為底,就沒有另外再購買。

★政治學

政治學這科有趣的地方,也在於它有很多課外材料。當課本念不下去的時候,可以找來當作休閒調劑,例如影集國務卿女士第三季第一集,就有108高考政治學第二題第二小題的答案!殘念的是我只看到第二季就停了...

課本部分,國內主流使用的似乎是陳義彥老師的政治學,但是我在準備研究所時候念的是海伍德的政治學。以這兩本書做比較的話,陳老師的內容比較符合國內使用的詞彙,海伍德的內容則是較為淺顯易懂。海伍德另外有出一本《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的關鍵概念》,除了可以當作辭典來看,我覺得書中用簡短的文字就能清楚描述一個概念,這個洗鍊文字的功力也值得觀摩。

★公共管理

高點狂作題班的老師,以口訣和記憶為擅長,準備的教材資料量則是非常完整。而課程一開始,也透過分析近五年的考古題趨勢,抓出可能的考試熱點。雖然我不擅長口訣的方式,但是老師的廣度,可以做為各個概念深度的素材。例如老師就治理失靈的現象,引用了一個英國學者的見解,就比一般泛論有力的多。而且老師準備的講義誠意十足,讓我完全不需要另外再添購公共管理的解題書。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相對而言,是個沒有具體發展脈絡的科目,有更多其實混雜了政治學比較政治理論領域的內容,所以我後來是羅清俊老師的公共政策課本作為參照。

羅清俊老師這本書薄薄的,對於理解這個學科蠻有幫助的。對於政策論證這一部分如果有更進一步興趣,其實可以去看這本書的內容,比課本更為詳盡。

但在所有行政類科當中,公共政策的內容恐怕是未來最實用的。像是現在在選志願,我就會想到James Q. Wilson政策的成本與利益集中分散的程度,會影響利益團體與機關之間的互動關係(那個企業家政治、客戶政治甚麼的),來推測不同機關的工作可能會有不同的面貌。

【結語】

在撰寫這篇心得的時候,我時不時會反省:我的學經歷讓我在準備考試有很大的優勢,並不是每個準備考試的人都有這樣的條件,那這樣的分享對其他人到底有沒有幫助?該怎麼撰寫內容才是其他人所需要的。

但仔細想來,我終究是擁有這些條件的人,與其空想瞎猜,倒不如真實的分享我是用甚麼方式和心態來準備考試就好了。所以如果有不足之處,還請見諒,歡迎討論。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