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高考財稅行政【TOP5】、普考財稅行政【TOP7】,多念、多寫、戰勝惰性,堅持到底,高分取得高普雙榜!,鄭泓(鄭凱文),施敏(張曉芬),楊昀綺 中正企管,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鄭泓(鄭凱文)施敏(張曉芬)(一)個人背景
我畢業自企管系,在學期間一直很迷惘自己未來從業方向且沒有實習、競賽經驗,雖然成績有保持在一定水準,但相對於其他更高學府的學生,深知自己在求職上處於弱勢;另外畢業後希望能在家鄉(台南)工作,家人也希望我能從事公職,於是在升大四暑假開始準備。當時雖然有其他從事公職的長輩推薦人事行政,但因為考科是我完全沒接觸過的(除了民總),我覺得準備起來較吃力,我認為類組的選擇可以依據你過往學過的學科,像我認為自己法科較弱,而且較無興趣,後來才選擇財稅行政。關於師資的選擇,我真的建議要去試聽!因為會計是這類組的大魔王,也是我較害怕的科目,所以試聽時我會著重這科,當初聽完鄭泓的課就決定購買高點的函授了。

(二)準備歷程以及成績單
我從升大四暑假開始準備(2018年),畢業後全職一年上榜。考過107地特四等、108高普考、108稅特三等、108地特三等。

(三)各科準備狀況
1.中會
(1)課程部分:
會計的部分力推鄭泓老師的課!真的是讓人戀愛的聲音!先說中會的內容真的爆炸多,第一年準備的時候真的上課上到快瘋掉,而且這科真的會占掉一半以上的準備時間,我這次會計的分數沒有很高,感覺滿對不起老師的。當初去試聽的時候就覺得鄭泓的教法很清晰易懂,我大學時只學過初會,所以對中會還滿害怕的,老師在第一堂課就會告訴你中會準備方式,然後每堂會有小考,雖然我是函授,但我還是有把考卷印下來寫,我覺得泓泓是一個非常認真又關心學生的老師,雖然課程很多,但每次上課仍然仔細不馬虎。
(2)個人準備、作答方式:
我覺得會計這科就是多理解、多複習、多練,沒別的訣竅了,而且上完課真的要馬上複習,不然記憶就會急速下滑,我有把講義的上課題型和後面練習題都蓋住自己寫一遍,必須了解分錄每個順序怎麼來的,然後再搭配制霸複習,因為這本是分章節的編排,可以去審視自己哪個章節較不熟。考試的時候,我習慣先寫選擇題,然後寫到一定時間後,再寫計算題,但我計算速度還是偏慢,所以計算題的分數沒有掌握的很好。
(3)推薦書單:
我沒有另外去買其他老師出的中會書籍,我覺得把制霸、考古題寫一寫就很夠了。
鄭泓 上課講義
鄭泓 中級會計學完全制霸
鄭泓 泓觀稱霸中級會計學解題全攻略(考古題)

2.稅法
(1)課程部分:
我上的是施敏老師的課,稅法是一科需要理解、背誦、計算的科目,內容繁雜,施敏老師的教法是上自己編的書,書的內容非常詳盡完整,包含最新修法、解釋函令,老師也有社團會定期補充相關修法資訊,或可以在上面問問題。我在大學完全沒學過稅法,老師的教學特點是會透過一些表格、圖形讓我們比較好理解,也會根據重要程度打星號,3顆星的就是真的重要!老師的教學淺顯易懂,我在大學是完全沒碰過稅法,她的教法讓我覺得稅法滿有趣的,也比較讀得下去。這科除了老師平常上課筆記,我並沒有另外整理自己的筆記,因為如果只是把課本的內容再抄一遍我覺得滿浪費時間的,所以我主要筆記還是寫在課本上,或是用便條紙,不過這還是看個人。
(2)個人準備、作答方式:
稅法的選擇題是關鍵,平常的練題很重要,所以我在考前瘋狂寫考古題和制霸,尤其是計算的部分,稅法選擇題有些眉角很多,要很細心,不過這次選擇題計算的部分不多。我沒有買財稅法典,而是上網買財政部發行的「稅法輯要」,比較便宜,平常可以搭配課本、條文交叉複習,畢竟課本不可能每條條文都放到。
(3)推薦書單:
施敏 稅務法規
施敏 稅務法規解題完全制霸

3.財政學
(1)課程部分:
財政、經濟、租各我都是上張政老師的課,這3科息息相關,他上課的特點是會將內容精華濃縮為板書,從模型假設、推導、分析過程一切都很詳盡,然後會帶經典題型,只要上完課,筆記就做好了,之後複習只要搭配筆記和課本就可以很有效率。今年考試我有另外買題庫班的課程,主要是教一些解題技巧,我覺得講義是精華!因為是分章節的考古題,每題選擇題都有詳解,不然之前我都是上網找詳解,但是有些解答真的頗怪。另外我也有購買施敏老師編的財政學解題完全制霸來搭配練習。
(2)個人準備、作答方式:
這科的困難在於內容、模型、理論很多,所以若有出現圖形的部分我都會自己多畫幾遍,必須知道畫圖的順序以及圖形的意義。
(3)推薦書單:
張政老師 上課講義
施敏 財政學解題完全制霸
張政 題庫班講義

4.租各
(1)課程部分&準備方式:
這科就是稅法+財政學,有時候稅法比重較多,有時候則是財政學,所以我並沒有另外特別準備,平常就是念上課講義、多寫考古題。
(2)推薦書單:
張政老師 上課講義、總複習班講義

5.經濟
(1)課程部分&準備方式:
因為在大學曾經準備轉學考,有學過個經、總經,所以相對在經濟我就沒投入那麼多精力,但是上完張政老師的課,讓我覺得以前學的經濟其實沒那麼紮實。這個科目老師一樣將課本內容濃縮成板書,老師也會教大家一些製圖的技巧,不得不讚美老師的圖畫的超美、超工整! 經濟這科重在理解,然後用觀念解題,上課課後我會搭配經濟學測驗題完全制霸來練習,這本書每題都有附上詳解,詳解中也包含了很多上課可能沒提到的重點。
(2)推薦書單:
張政 經濟學(概要)
張政 經濟學測驗題完全制霸

6.民法
(1)課程部分&準備方式:
法科是我的弱科,雖然大學曾學過民法概要,但學的不太好。我上的是周律師的課,他把講義分成5本,剛好是民法5編,從最貼近生活的親屬編下手,循序漸進,對建立民法的架構還滿有幫助的。第二年準備時我報名了蘇律的申論寫作班,因為民法申論是我還滿害怕的部分,我還滿推薦可以參加申論寫作的課程,蘇律的課程補充了滿多周律上課沒講到的部分,不過函授的缺點就是無法給老師親自批改,所以我會自己寫完後再去看解答,申論題的準備就是多看題目、練習分析爭點,選擇題的部分則是多練習考古題。
(2)推薦書單
周律師 上課講義
蘇律師 申論寫作班講義

(四)平常作息、念書方法
1.念書時間:
在準備的這一年,原則上都是跟課為主,所以就分享全職這一年的作息,不過也不是每天都這麼規律,有時候就是看我想念哪科就念哪科,但是我每天一定會算會計!然後關於圖書館或是在家念的問題,在準備的第一年考前我是每天去圖書館,第二年就改成在家了,原因是我發現在圖書館的效率並沒我想像的好,再加上通勤時間的浪費,有很多人是因為在家念不下去才去圖書館,但因為我在家的效率就滿好。總之必須找到能讓自己靜下心念書的地方。

早上約7:30起床,大致上都分成3個時段
8:00~12:00 科目1
13:00~17:00 科目2
18:00~22:00 科目3

2.念書方法—「戰勝惰性,堅持到底」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要還有時間,就要唸到最後一分一秒!」
我認為不管哪一科都是多看、多寫、多想,先理解課程內容,再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唸一遍不熟,就再多唸幾遍,像是稅法的書籍我總共翻了至少5遍;既然自己沒有別人聰明,只能更努力彌補不足。另外,我覺得適當的休息也很重要,準備考試期間我也會追劇、聽歌,當我感到很有罪惡感時,就趕快回來繼續念書。

(五)心得
準備國考或是任何考試都只有〝苦〞字可形容,要忍受整天坐著念書的苦悶,再加上我是全職準備考試,難免會受到親戚朋友的閒言閒語,但最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想追求自己的目標,別人想說什麼就任憑他們說吧。

「你想苦一下子,還是苦一輩子?」、「在國考的路上,你必須享受孤獨。」

準備考試這段期間,我完全沒和任何一位朋友聯絡,我關掉了臉書、IG,除非是要去社團問老師問題,否則我是完全不會打開臉書,避免看到別人在吃喝玩樂的貼文,想放鬆的時候就上國考版看前輩們發的心得,激勵自己!我相信心的力量很強大,撐下去就是你的,這是我考前一直告訴自己的話。另外,在考前我也給自己心理建設,不管考試結果如何都要去接受,有無上榜,日子都還是要過,有上榜當然很開心,沒上榜就來好好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我想感謝國考路上所有幫助我的老師、感謝文昌帝君、所有神明的保佑,還有我的家人讓我無後顧之憂準備考試,到處幫我拜拜。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