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普考資訊處理,高點課輔諮詢,問題迎刃而解、答覆清楚明瞭!,金乃傑(魏取向),許振明(林金銘),王致強(蕭立人),鄭淵燦 北大資工畢,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金乃傑(魏取向)許振明(林金銘)王致強(蕭立人)一、 前言
北部某大學本科系畢業,大學成績班排後段,畢業後在補習班教授國中數學,大學同學之前在高點報考高考資訊處理上榜(應屆上榜),受到該同學鼓勵後,毅然決然於109年10月中開始準備。

二、 考取成績
國文 申30+測12 42
法學知識與英文 42
資訊管理與資通安全概要 44
資料處理概要 54
程式設計概要 64
計算機概要 67.5
總成績 54.58分(錄取標準: 52.50分)

三、 各科準備方法與推薦師資、書籍
(一)國文:
(函授課程完全沒看)
1.作文:完全吃老本
2.公文:考前兩周,每天練習兩回課本練習題而已
3.測驗:完全吃老本
(二)法學知識與英文:
(函授課程完全沒看)
只有練習近5年內考古題,每天練習一回
(三)資訊管理與資通安全概要:
這科有上千種資訊科技領域的專有名詞需要了解認識,在大學時期完全沒有學過,只要好好認真聽金老師上課解釋,每天持續反覆背誦近年常出的題目,至少都能拿到些基本分。
(四)資料處理概要(此科包含資料庫、資料結構、無線網路、系統專案):
1.資料庫:這科在大學沒學過,但是聽完老師的解釋後,就能對於SQL語法、正規化有清楚的了解。
2.資料結構:這科在大學時被當過,且大學教授幾乎是原文書(全英文)教學,所以也是忘得一乾二淨。王老師在課堂上每個章節都講解得非常仔細清楚,只要好好反覆練習課本上習題,並且勤做近年考古題,也是能拿到不錯的分數。
3.無線網路:這科在大學時沒學好,因大學教授幾乎是原文書(全英文)教學。而張老師會從基本的開始講解介紹,打好基礎;這科的專有名詞量相當大,至少需要勤做近10年的考古題,才能掌握哪些領域是網路中相當重要的。
4.系統專案:這科在大學時沒學過,感覺是商業界經常使用的手段方法流程,這些大量的專有名詞也是盡可能勤做考古題,才能越做越有感覺。
(五)程式設計概要:
這科在大學時沒有學好,且大學教授幾乎是原文書(全英文)教學,所以也是忘得一乾二淨。以前對於指標、位址、物件導向、遞迴等等幾乎搞不懂,但是聽完許振明老師的解釋後,就能完全清楚了解。
(六)計算機概要:
由於大學時都是看原文書,對於中文版的題目非常不熟悉,算是從0開始準備。這科是關於電腦的歷史、構造、運作方式,我只有勤做考古題而已。

四、計畫安排、日常作息、心態調整
準備時間總共12個月,每天08:30~12:00、14:00~18:00、20:00~22:00讀書,07:00起床,23:00睡覺,期間沒有特別做任何運動,可能我定力比較強,沒有特別想做其他額外的休閒活動。
所有課程只看過一次,老師每教完一章節,就反覆練習該章節的考古題,每一科大概分別整理出100題左右的考古題(只看10年內的)。兩天循環安排,第一天資料庫、資訊管理、資訊安全、英文+憲法,第二天資料結構、系統專案、程式設計、資通網路,如此反覆,每題考古題大約都有練習到3次左右,較困難的會增加練習次數。

函授的優點:
1.節省出門去補習班的路程
2.節省去補習班時,找停車位的時間
3.起床後打開電腦直接看
4.看累了可以直接躺在床上休息
5.不受任何人影響
6.用喇叭聽,不需要戴耳機,不會造成耳朵不舒服
函授的缺點:
雖然跟面授比慢了兩三周才會上架課程與收到教材,但沒有影響我。

五、結語與感謝
我是以高考為目標準備考試,但這次出題方向似乎跟以往有很大的轉折,分數與錄取標準有很大一段落差,之後會再繼續努力準備。
很多題目雖然新穎,但大多數人也都一樣沒有準備到,所以也不用太沮喪難過,之後任職後,再利用下班時間反覆練習,準備下一次的高考。
只有購買高點的函授教材,沒有額外購買其餘書本,我覺得這樣準備起來就足夠了。非常推薦高點的課輔諮詢,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能透過此服務詢問,老師們也都回覆的相當仔細清楚。考古題的解答我會參考高點及其他補習班、維基百科等等,整理出自己寫的最順的解答。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