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高考一般行政<br />107地特三等台北市一般行政,畢業多年重拾書本,贏戰地特、高考幸有高點!,初錫(蘇世岳),寇律師(康家穎),葛律(邱顯丞),陳同學 政大畢業,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初錫(蘇世岳)寇律師(康家穎)葛律(邱顯丞)剛開始決定準備公職時,其實也如同其他考生一樣抱持著不安的心,畢竟不是本科系,加上離開校園已一段時間,很怕找不回當初唸書的感覺,但很幸運的在準備了一年後,順利考取108年高考。在準備公職的路上,很感恩有許多貴人的幫忙,希望能透過簡單的經驗分享回饋,對未來欲往公職邁進的考生有些許幫助。 

國考不但考科多、範圍也廣,剛接觸很容易會感到害怕,因此跟著老師的進度很重要,課後即要求自己在2天內要將當次上課的內容複習完成,並將課本內容在下次上課前看完,當一輪課程結束時,也等同已經讀過一遍了。  

在各科準備上,國、英、法學知識基本上完全沒有準備,除了公文考前背格式外,其他完全是吃老本;而在專業科目方面,對各科建立起一套架構、觀念正確及融會貫通是非常重要的,唸書就如同練功夫,基礎要穩才能夠應付考場上各式各樣出其不意的考題。 

行政類科重整合學習,高點講義是得勝寶典
1.準備方式 
行政類科的四個科目(行政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政治學)有相當程度的連動關係,許多概念在各科會重複,因此如果將此四科目視為完全不同的科目分開準備是很可惜的,與其記誦零散內容,不如將各科對於同一觀念的內容整合應用,除能幫助自己對於該概念有完整、深入的瞭解,也能在申論答題中向閱卷老師證明自己融會貫通的能力。 

老師上課的講義及課本絕對是考試保本最重要的關鍵,與其無止盡的蒐尋不一定會出現在考題的課外補充,倒不如花更多時間熟讀課本或講義,易律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國考,不是考誰準備的範圍廣、唸得多,而是考誰忘得少!」 

準備上,我至少地毯式閱讀二輪,到地特考前更是讀了五遍左右。頭二輪是基本架構建立的關鍵,第一輪跟著各科老師的進度上課、複習,完整聽完一輪課即可,此時對於各科算是有基礎。第二輪的複習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各科及各章節觀念的連結,這也能夠幫助自己完整腦海中的架構圖,例如:政治學會談及菁英論、多元論,而同樣的概念在後續的民主定義章節中會繼續延伸成實證民主、多元菁英民主,而相似的內容也同樣會出現在公共政策。我自己的做法是,每科讀第一遍時,不以自己能夠記得多少為目標,但要求確實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及邏輯,而當第二遍開始複習時,每當唸到某一科目某一章節,便會開始回想這個章節曾經在其他科目的哪個章節有重複過(例:公共政策的多元論章節,可與政治學的多元論及民主觀點做結合),並在課本上註明彼此的章節頁數,同時複習。此種做法雖然花時間,但可讓自己確實檢視該章節內容的盲點、回想不同老師上課不同面向的觀點,也能對該章節的內容做完善準備。 

2.上課師資&教材 
(1)行政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 
大推高點老師!老師上課從不要學生死背,除了講解清楚、整理完整架構,還用說故事的方式把理論及學者介紹出來,也常分享自己獨特的觀點,原本大家認為枯躁乏味的行政三科,反而讓我愈唸愈有興趣,而且因為是同一個老師上課,除了講解上非常一致,還會幫同學整合,讓我在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教材方面,我推崇「一本書主義」。行政三科我都只看老師上課講義(上課的教材就是各理論內容的精華,是老師完整唸完原文文獻後的整理,非常強大)。在國考準備上,與其貪多不如學精,內容的融會貫通才是臨場解題的根本!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申論題,老師最常說:「申論題沒有標準答案,與其背了100個概念不懂得如何應用,不如認真唸通50個,再以這些概念排列組合,應用到不同的題目中。」老師在申論解題方面真的非常強!上狂作題班時,老師會帶到很多解題範例及架構,看他運用同樣理論套到不同題目,深受啟發,才曉得原來理論不是死的,很多時候都是被自己既有的框架限制住了! 

申論題一定要練習,動手寫了才會知道問題在哪,但不一定需要把考前所有的時間壓在練習上,理論知識掌握還是最根本的。與很多上榜菁英相比,我練習的申論題量其實並不多,所採取的是講義複習及動手練習兼具的方式,通常一個禮拜所有科目(包括法科)加起來頂多練習3-5題,有時甚至一個禮拜只練習1-2題,其他時間則是繼續複習講義內容及熟讀老師上課的解題模式,加強各理論的記憶及掌握。如果可以的話,建議找信任的老師幫忙批改,才能夠知道答題盲點及理論理解的正確性。  

在考試時,就算題目不會寫,申論題也千萬不要空白。這次高考的公共管理成績其實讓我非常的意外,考完後一直認為自己考得非常差,前面三題在看到題目時完全沒有概念,因此答題時只好以憑感覺加上曾經唸過的內容拚湊硬寫,竟然讓我拿到不錯的成績,所以底子架構打好真的很重要,那是考場上臨機應變的籌碼啊! 

(2)政治學 
生平第一堂政治學即是上初錫老師的課,老師的課本沒有艱澀的語言,對初學者來說非常簡單易懂,上課筆記則幫同學整理出重點架構,筆記配合課本,課後複習便很容易即抓出重點,也很方便做考前統整。另外,我本身有閱讀國內外各大新聞的習慣,邊看著新聞邊回想上課所學到的理論,會發現政治學其實很有趣、很生活化,也是可讓自己一生受用的科目。 

遇上好老師,不拿手的法科也能抓到得分訣竅 
1.準備方式 
法科一直不是我拿手及喜歡的科目,但就算不拿手,為了國考也是得拚。準備上,無論是行政法還是民刑總,熟悉法條是無法避免的,一般的小六法排版多較為緊密,因此我上網將各科法條印出來,在閱讀課本時搭配著看法條,並如同行政類科的準備方式,在各法條旁標註出可能有的爭點、相關釋字編號、對應課本內容頁數,將法條整理成自己的筆記,以法條為基礎架構,將自己認為重要的概念標註在旁,便是非常好的複習工具。 

除此之外,法科格外建議要練習題目,尤其是選擇題,建議可購買附有詳解的選擇題庫書,邊做題目時,看著詳解就又是一遍複習,並要確實弄懂每個選項,將曾出現在選項的內容標註在法條上,等之後看法條時,便可輕易抓出會考的內容。 

2.上課師資&教材 
(1)行政法
剛接觸行政法,覺得它是一個虛無飄渺的科目,許多不同的法結合在一起,不知道哪個才是重點。寇律的講義對來說很足夠,上課認真聽,再將講義讀熟,最重要是各法條及釋字觀念要清楚。弄懂法條運用的背後邏輯及大法官釋字重點,其實已經可以解不少題了。 

考前衝刺階段,因為對行政法一直很沒有安全感,又報了葛律的行政法狂作題班以及寇律的申論寫作班,藉由一次次課堂上的複習,加上老師重點回顧及解題,加深自己對法條、釋字的理解及印象。 

在寫申論題時,不用執著一定要將法條或大法官釋字的號碼正確寫出,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熟記法條的每個字,法條及釋字的背後原因邏輯才是答題重點。我二次考試的申論題幾乎都沒有寫條號,大法官釋字號碼更是一個也記不起來,只用故事的方式記得相關釋字的內容重點(唯一寫得出來的只有行政程序法第92條行政處分的定義,還是考前10分鐘硬背的,其他如果有提到法條的部分,幾乎都是憑印象,用大概的邏輯去寫,沒有寫出精確的法條或釋字文字),如果能力允許,清楚知道條號及文字當然最好,但閱卷老師更在乎的是考生是否確實掌握了各法條背後的邏輯原因,以及大法官判決的觀點,雖然沒有寫條號,但如果能掌握住這些原則,成績都不至於太差。 

(2)民總 
周律的民總上得很好,教學活潑,將冷冰冰的法條化為簡單易懂的內容,講義完整列出民總的爭點架構,還非常貼心的一併講解民法親屬編,因為她認為這部分內容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應瞭解的,真的是很棒的老師! 

(3)刑總 
易律是PTT國考版上大推的老師,他上課非常生動活潑,筆記也很精美清楚,非常推薦易律的總複習講義,我考前就光看這本講義,記住最基本的殺人、強盜罪之類的法條……等,照著講義的爭點提示,加上制式三段論法及解題範例,刑總成績意外的比我想像中好! 

國考是條漫長的路,需要有相當的耐心及毅力才能走完全程,希望以上心得對還在努力的考生有些許幫助,也祝大家早日金榜題名!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