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高考資訊處理、普考資訊處理,高點強大資訊師資,是我應屆上榜的助力!,許振明(林金銘),王致強(蕭立人),金乃傑(魏取向),蕭維文(蕭維文),葉○馨 嘉大資管系,公職就業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許振明(林金銘)王致強(蕭立人)金乃傑(魏取向)蕭維文(蕭維文)我是在大二有去聽高點的公職講座,聽完之後覺得高考一進去起薪就能有5萬左右,而且工作性質穩定,上下班作息也相對正常,因此就產生想報考的動機,於是就報名補習班的早鳥課程,想說早點準備機會相對就更高,而且在大三也可以先報名普考累積實戰經驗,到大四真正上戰場時更能從容應付高考。
當時大三先選了程式設計、資料結構,這兩科感覺是比較需要深入理解且也都是需要寫到程式的科目可以一起讀,我就選擇優先準備,再來再選一科管理方面的科目和前面兩科互換著讀也比較不那麼累,大三因為忙於專題所以讀書的時間不太固定。 大四時選了資安、網路、系專、資料庫,把偏記憶性或我覺得拿手的科目放到大四上,才不會因為太久沒碰而生疏。
我都會跑去高點上課/自修或者是去圖書館靜下心來讀,覺得有效率一點,一天大概讀兩到三個專業科目中間會穿插共同科目來讓自己腦袋緩和一下,每個專業科目讀的時間我會盡量按照高考考試日程表來決定早上、下午還是晚上讀,讓自己知道什麼時間該寫什麼科目。

共同科目:國文的測驗我會透過寫考古題增強語意理解,作文的話就針對以往考古題的作文題目把重要的名言佳句抄下來有空或坐火車就會看看,或者去找高中學測的佳作作文來參考,英文還是透過背單字、寫題目來增加對單字熟悉度,法學的話我覺得憲法主要是釋字結果以及五院的職權和權利等,法緒的話範圍比較廣,我也是做做題目而已。
程式設計:學校有在寫程式所以比較不會陌生,但我本身對物件導向的語法不太熟悉,所以也會著重練習物件導向的程式題,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關記憶體位址的觀念,許振明老師會詳細的畫出指標指向的位址,讓我把之前容易搞混的觀念都弄懂了。
資料結構:王致強老師會把課本的每個細節都講得很清楚,題目也都會教你怎麼解,一步步地跟著老師學,自己慢慢能夠按照老師的解題思維解出更多題目,書內的演算法、時間複雜度,老師也都會教如何導出,所以理解起來比較輕鬆。
資訊管理:蕭維文老師會把講義某些地方挖空,然後透過互動問答的方式把筆記抄完整,雖然我是函授沒辦法互動但也會實際去想說答案是什麼,這也幫助自己加深印象和記憶,老師也常講說上課時會幫你建立魚骨,魚肉的部分可以搭配講義內容,並用自己的話完整寫出來。
資料庫應用:主要會考的是SQL語法、畫ERD、正規化等等,但也有出現一些概念題需要做解釋,也會出現相關NoSQL資料庫的解釋和少量MongoDB的語法等,需花一些時間去了解和練習。
資通安全:一開始覺得有很多名詞需要背,但金乃傑老師把講義寫得非常清楚有條理,再搭配老師上課的講解,讓我很多觀念都能透過理解把它們串起來,不需要很刻意的硬背,讀起來真的相當有效率。

總結:在一開始知道高考都是申論題時,我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每科大概都是4~5題,所以每題占比很高,也代表每題寫的內容要夠多夠豐富分數才能拿的高,起初我真的不太知道到底要寫什麼,擠不太出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但漸漸地將老師們的講義搭配上課一遍又一遍的看,之後就開始寫考古題,寫的時候若真的還是忘記寫不出來,我就又回去翻講義內容,反覆地看不斷加強印象,等觀念都建立穩固之後,在面對沒看過的題目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回答,再來就是舉例是很重要的,不僅能夠強化你想表達的也能讓整體篇幅更佳完整,分數自然也就能拿得更高,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讀書的最佳方式,能把讀的內容都消化理解是最重要的。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