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司法官、律師 財稅法組、東吳法研所民事法組,畢業就是要應屆連續上榜司法官、律師、法研所!,張台大(張志朋),許政大(許恒輔),程政大(許坤皇),伊台大(陳琮勛),韓台大(康皓智),易台大(陳奕廷),黎台大(黃博彥),念台大(巫念衡),謝瑋宸 東吳法研所民事法組,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張台大(張志朋)許政大(許恒輔)程政大(許坤皇)伊台大(陳琮勛)韓台大(康皓智)易台大(陳奕廷)黎台大(黃博彥)念台大(巫念衡)‧前言
本人準備考試之方式較為不同,可以做為參考之用,但是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每個人都會有讓自己較為舒適的備考方式,我所做的分享只能讓大家當作借鏡,可以再依自己狀況,或觀看他人之心得文做調整。以下將就本人之「背景」、「成績」、「準備時程」、「備考歷程」、「個人感想與心法」及「鼓勵與結語」為敘述:

‧背景
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畢業(110/6)。
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民事法組碩一。

‧準備時程(從開始上全修班時)
2020/3~2020/8(大三下)觀看財產法、刑法、憲法及公司法正課課程。
2020/8~2021/3(大四上)閱讀財產法正課講義、公司法正課講義、身分法教科書、大學民事訴訟法講義、大學證券交易法講義、大學保險法講義、刑法總則正課書籍、刑法分則正課書籍、家事事件法教科書。觀看文章題庫函授(民商法組)。觀看刑訴、行政法部分正課課程。
2021/3~2021/6(大四下)觀看刑訴、行政法剩餘正課課程、身分法、保險法正課課程、民事訴訟法部分正課課程。閱讀民事訴訟法參考書、財產法參考書、行政法正課講義。
2021/6~2021/8 觀看一試總複習課程、民事訴訟法正課課程、證券交易法正課課程。
2021/8~2021/10 閱讀一試總複習講義、觀看部分二試總複習課程。
2021/10~2021/12 觀看二試總複習課程、全力閱讀二試總複習講義、家事事件法正課書籍。

‧備考歷程(一試、二試&法研所各科準備)
本人我各科所觀看的書籍皆不多,比較喜歡把概念不斷釐清,等到把現有的書籍都搞清楚了才有可能接續下一本新的書籍,而且準備方式有些有點算是考試上的投機,不為學術研究為準備,而以考試取向為進行,各科書籍適不適合各位觀看還是得親自翻閱一次才可以確定。

一、民法
張台大正課講義
張台大三本財產法參考書
許政大親屬繼承正課書籍
李淑明民法物權
(一)大學上課時期
物權是以李淑明老師的物權書籍為初步認識,但是當時了解的部分不多,只是看過去,再看依然不懂,透過之後張台大的課程,才對物權有基礎的知識,了解考試上重要的物權概念,也有發現很多部分也是書上有寫到,可能還是需要透過老師的領略才能快速理解。
張台大的民事財產法課程,將民法的基礎概念講解得非常仔細,且對於打底基礎很好,可以讓自己的民法基礎奠基下來,而當時開始聽張台大課程係大三下時,已經把財產法的課程修畢,所以藉由張台大再從基礎概念講解,把我原本的記憶喚醒,再為領略財產法的意義,更加穩固財產法的基礎,在準備法研所時也是先以張台大的講義作為複習財產法的基礎。
(二)法研所準備時期
準備法研所時,我民法係將張台大的講義再精讀一次,將整個民法體系更有了解。
(三)司律準備時期
因為當時法研所並沒有將民法考很好,所以直接再怒買張台大的三本書籍來觀看,重新將債編、物權編理解一輪,而且我許政大的正課是在這個時期才開課,但剛好就藉著許政大的課程把身分法再複習一遍,憑著原本就有的記憶,所以觀看課程時也更容易理解,也扎實的全部跑過一遍。110年的司律可謂一延再延,所以7月以後基本上都是在總複習講義上面徘迴,這時候自己也不太有時間再看教科書,想再透過總複習講義將當年度熱門的爭點或新的實務、文章見解將民法穩住而已,以此將各個爭點全部閱讀過一輪。
二、民訴
許政大民訴正課書籍
(一)司律準備時期
許政大的課程也是在這時期才開課,所以我也是再透過許政大的課程把民訴複習過一遍,有老師帶著上課真的會比較容易理解各個概念,而且本來就對民訴有一定的基礎,藉由許政大的課程又再次將民訴概念理解一次,比較容易烙印住。而7月以後就是開始觀看總複習講義,將各區熱門概念透過總複習講義強化一輪,而且也將新的實務、文章見解盡收眼底。
三、家事事件法
許政大家事事件法一本通正課書籍
(一)司律準備時期
一樣這時期才有許政大的課程,許政大的課程亦幫助我將整個家事事件法再理解一遍,而總複習課程則提點重要的家事事件法概念,基本上都圍繞於訴訟、非訟間的合併、事件類型的定性或各種法所未規定之事項如何處理,而考前我又再將許政大的書籍看過一次,避免考出家事被突襲。
四、公司法
程政大正課講義
(一)大學上課時期
我大學上課時並沒有將公司法的概念理解清楚,是直接透過程政大的課程來為我的公司法做打底,一開始接觸是不太能理解公司法的架構,不過公司法重要的是立法目的,了解立法目的後就比較容易理解基礎概念了,而且公司法的規定也很瑣碎需要花些時間理解。
(二)法研所準備時期
因為我有報考台大,所以商法也要有所準備,直接將程政大的講義拿來複習,將基礎打穩。
(三)司律準備時期
直接將總複習講義做為公司法考前的衝刺,一樣是做爭點式的複習,然後佐以實務、學說見解,對我而言是考前的大補血。
五、保險法
林予保險法爭點解讀正課書籍
六、證劵交易法
伊台大證劵交易法爭點解讀正課書籍
(一)司律準備時期
伊台大的課程也是在這時期才開課,依然藉由正課課程將證交法從基礎複習過一遍,再藉由總複習課程,將各個概念及新的實務、學說見解吸收。
七、憲法
韓台大正課講義
歐律師憲法爭點解讀
(一)大學上課時期
我自己在大學的憲法課程不太認真,所以當時並沒有搞懂憲法的概念,後來透過韓台大的課程才有初步的基礎,但憲法對於我來說還是相當困難、棘手的科目,我公法真的有點不太好,不太上手。
(二)司律準備時期
鑒於我在大一的憲法基礎極不穩,且基本上法研所考試前都在看民商法,所以嗣後就藉由很多人推薦的歐律師憲法爭點解讀再將憲法理解一次,而總複習講義則是將最新的釋字以及當年度研究所公法組題目的講解,因為本人憲法真的不太好所以最後考前衝刺壓在基本權的審查上,結果今年考出釋憲程序和憲法訴訟法...。
八、行政法
韓台大正課講義
(一)司律準備時期
韓台大的課程大概是在我大三下時觀看,韓台大的課程也是再將我行政法的基礎更為穩固,可以更清楚瞭解一些學校來不及教到的或是我當時未理解清楚的部分再重新學習、吸收。考前則全力觀看總複習講義,將各個重要概念在有限的時間內觀看一次。
九、刑法
易台大刑法總則正課書籍
易台大刑法分則正課講義
(一)大學上課時期
大學的課程並未讓我清楚了解刑總的概念,係透過易台大的課程才對刑法有初步的基礎,為我的刑總打底,而盧映潔老師的刑分書籍觀看係對應當時大學期中、期末考範圍,因此並未將全部分則條文掃過一輪,而透過易台大的課程,有完整的將刑法分則的條文掃過一輪,並且對其中個別條文會涉及的爭點有清楚說明,亦為我的刑分打底。
(二)法研所準備時期
直接將易台大的書籍及刑分講義拿出來觀看複習。
(三)司律準備時期
直接將總複習課程看爆,因為我覺得我的刑法掌握度可能比憲法好,投資在刑法上效率應該比較高,所以直接觀看總複習課程,係以爭點式複習,並且有講解新的實務、學說見解,比較重要的可能是當時的發生交通事故罪的修法見解補充,惟今年的考點都較為傳統,也是之前文章或近期文章有討論的部分。
十、刑訴
黎台大刑事訴訟法正課書籍
(一)大學上課時期
大學上課時,主要係觀看林俊益老師的書籍,對刑訴有初步的認識,但是對刑訴真正有基礎打底是藉由觀看黎台大的正課課程,黎台大將刑訴的概念講解很清楚,各派有所介紹。
(二)司律準備時期
這時期也是直接觀看總複習講義,拚考試的投資報酬率,將重要的概念考點觀看一輪,但也是厚厚一本,所以也是因為有正課基礎的打下,才能直接看總複習講義將厚厚一本的重要考點概念可以清楚思考複習完整。
十一、財稅法
念台大正課講義
念台大二試總複習講義
(一)司律準備時期
念台大的正課課程我覺得是財稅法打底的推薦,總論跟各論的重要部分都講解的讓我聽得懂,而且總複習講義也是將重要考點概念在講解過一次,而我考前也只看念台大的總複習講義,對我來說相當受用。

‧個人感想與心法
一、解題書?
我自己是沒有刷解題書,我認為把書上、講義上的概念看懂記住,題目架構基本上正課、總複習課程都會有提及,所以我都專注於正課、總複習的講義及書籍,希望把裡面的概念看透徹,讓自己在考場上看到題目了解爭點在哪,寫出自己的解題過程。
二、練題目?
題目部份我自己也沒有特別找來練習,會看到題目的時候都是在正課、總複習講義及書籍裡,或是學校所修的案例研習課程,雖然很多人都說輸出比輸入重要,但是我自己是想說我沒東西可以輸出就去練題目也是挫敗自己的信心,不如多輸入概念,反覆地去理解記住,如果我真的輸入的都很完整,我才會覺得寫題目練輸出釋有效的,可惜我沒那麼多時間,輸入的部分就讓我持續到考前了。
三、讀書會?
自己也沒有參加任何讀書會,都是一路自己準備下來,參加讀書會可能可以分工合作,資源確實可以比較豐富,但是我覺得容易跟別人的時間綁在一起,會害怕自己的東西處理不完,讀書、正課課程、總複習課程的步調被打亂。
四、一天的作息?
我的作息比較奇怪,我只要隔天早上沒有課,或是處於放假時期,我會比較喜歡在晚上讀書,這是我可以很專注的時間,從晚上讀到凌晨四、五點再去洗澡睡覺,然後一天運動、一天休息為循環;如果是考前一個月(法研所跟國考),通常就係從早上十一、十二點起床吃完飯,就開始讀書讀到晚上六、七點吃晚餐,再繼續讀書讀到凌晨四、五點洗澡睡覺,然後隔幾天晚上空出時間運動一次,考試當週的睡眠時間平均可能就四小時,考試前一天及當天都會提早起床再看,隔天還要考試則回家再繼續看看至凌晨兩點,然後再早起觀看,說不定自己就剛好看到有考出來的爭點。
五、適時的放鬆
人不可能一直讀書的,讀到很累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放鬆一下,像我會打傳說或是做運動,有時候跟朋友出去吃飯喝酒什麼的,都是讓自己休息再繼續努力的方法,否則太累也會很難看書,看了說不定都沒有記憶,因此適時的放鬆很重要,做運動增加體力挺不錯,考試也需要體力的!
六、實戰經驗
(一)一試
很多人都說一試很簡單,但是我自己是覺得不能小覷,我當時給自己的觀念是一試沒過就沒了再一年,因此我對一試的專心度其實蠻高的,而且透過總複習講義也能把實務見解、偶爾提及的學說見解再了解一次,專心一點為何不可呢?小科目我個人覺得觀看總複習講義對我來說就很足夠了,雖然我直接把法學英文放掉,但是其他小科目仍然有盡力透過總複習講義準備,大科目通常觀念清楚、大概知道法條內容就可以答出,那種考法條題的就很簡單,有看到就會、沒看到就不用糾結了,盡量把概念搞清楚,各科法條所處的位置要表達何種立法目的。
(二)二試
應屆考試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準備時間不夠,可能會有幾科沒辦法完整的顧慮到,這時候就必須選擇拚投資報酬率了,直接將總複習講義看爆(但還是要有基礎,否則會難以理解,且觀看可能會很緩慢,無法思考如何得出此答案),將重要考點概念複習一輪!
考二試當下真的會緊張,每個人都一樣,考試當下的高壓氣氛、時間壓力,很容易讓人思考不清楚,而且當時第一堂考的憲法即讓我傻眼,我並沒有特別準備到釋憲程序與憲法訴訟法,我只能靠著一些記憶及一些原理原則去勾勒出我的答案,幸好行政法的部分給予我極大的信心,看到題目時是會寫的。
因此,考試當下先把題目看完,我當時是把兩科的題目都看完,都先把所有的題目想出我要如何解題,然後在開始下筆,當然看完題目擬的架構都是初步的,我看完所有題目後,我會再思考一次第一題如何撰寫,等我思考清楚後才開始下筆,就算不會寫也要努力想出如何從原理原則去推導你的答案,說不定老師也會給你高分!

‧鼓勵與結語「在每個人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