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司法官、律師 海商海洋法組【狀元】、司法四等書記官、政大法研所民法組【榜眼】、北大法研所民法組、東吳法研所民法組【榜首】,全修唯一選擇高點,應屆連續考取佳績!,張台大(張志朋),黎台大(黃博彥),韓台大(康皓智),程政大(許坤皇),卓祥宇 政大法研所民法組,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張台大(張志朋)黎台大(黃博彥)韓台大(康皓智)程政大(許坤皇)《一、背景和前言》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畢業,目前就讀於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民法組一年級,去年有報名書記官,也幸運上榜。雖然不是畢業於頂大,但只要努力還是有機會可以應屆上榜的!

《二、讀書進度安排大方向》
(一)2019.10-2020.07
.大三整學年看高點函授打底。
大一的時候幾乎沒讀書,總排名全班60多人,好像是40幾名,整體來說,大一所有的必修科目都非常慘。大二稍微比較認真,但面對學校小範圍的考試,都是臨時抱佛腳,只看老師要考的範圍,也不會自己去讀教科書或參考書,底子極差,腦袋幾乎沒有體系架構可言,依靠小聰明混過了大二。
大三上報名高點補習班函授,所有上課的內容對我來說都是新世界,就立志要好好把函授看完打好基礎。如果讀者跟我一樣大學時期底子不好,建議大三開始看函授打底,盡早開始準備才能有更多彈性時間可以調整。
(二)2020.07-2021.02
.大四上民法民訴
大三暑假決定報考研究所,考量到民法民訴占司律考科300分,所以就決定報考民法組,較能減輕司律備考上的負擔,這段時間就只看民法和民訴兩科而已。
(三)2021.02-2021.07
.大四下民法民訴以外
大四下就開始念除了民法民訴以外的科目(憲法、刑法、刑訴、行政法、商法),因為大三整學年已經把函授全部看完,基本底子已經有了,就沒有再看函授,只看書本而已。民法民訴也因為考研的關係,已經念了半年之久,也就沒有再碰(光念其他科目也真的沒時間再接觸)。
(四)2021.07-2021.2021.08
.準備一試
我大概預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一試(如何準備下文會分享給大家)。這段時間就只看補習班的函授、講義,狂看題目,幾乎沒有再去碰二試的東西,就是專心準備一試。
(五)2021.08-2021.10
.準備二試+一試
接下來的分享由於這次考試遇到疫情加上颱風的影響,所以一試從原本的8被延後到10月才考,所以讀書進度的安排會和過往不一樣,在參考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因為一試被延後,這段時間就把二試總複習拿出來看,然後開始狂刷解題書(解題書如何使用下文也會分享),和狂看以前註記在參考書的筆記(筆記如何製作下文也會分享)。二試的準備一直到一試考前的一個禮拜,用大約一個禮拜的時間再把一試的東西拿來複習,一試雖然是選擇題,但真的很繁瑣,考前還是要再花時間熟悉。
(六)2021.10-2021.12
.全力衝刺二試
由於考試延後的影響,已經在前階段把總複習的函授都看完,這段時間就是看以前在參考書上註記的筆記、狂看解題書、補習班講義。

《三、高點全修班函授師資推薦》
如前文所述,大一大二在學時期沒有好好建立體系,大二暑假即報名補習班全修班函授,於大三整學年以函授打底看完二試考科的範圍,在此也推薦當初全修班函授師資。

.民法:張台大(張志朋)老師
個人覺得張台大老師非常適合打底,老師在各章節都會從基礎開始講解,建立該章節完整的體系,例如在民總課程明確說明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之差異、無權代理與無權處分的差別、在債總課程建立侵權行為體系架構及在債各課程說明買賣契約與不完全給付間之關係等等,以上都是進入該章節非常重要的基本觀念。上完老師的課程後,對於每個章節都有基本的底子,日後再去看其他參考書或教科書裡面的內容,至少不至於有看不懂的情況發生。整體來說,張台大老師蠻適合基本底子不好的人,對於重新建構體系很有幫助。

.刑訴:黎台大(黃博彥)老師
黎台大老師在刑訴補教界應該眾所皆知,上課內容是用老師出本的書籍上課,雖然書籍已經寫得算詳細,但上課時老師還是會補充還來不及加入書中最新的實務見解,或是再以更淺白簡潔的方式傳達觀念。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每個章節上完後,老師會講解書中收錄的考古題,藉由題目的演練檢視自己是否了解上課內容,也能夠過老師的講解,加深爭點印象。

.公法(憲法行政法):韓台大(康皓智)老師
韓台大老師在公法上的名聲應該也是廣為人知,全修班的憲法和行政法都是補韓台大老師的。在憲法課程上,不論是基本權、權力分立及釋憲程序都有完整的體系介紹,在上釋憲程序時,當時憲法訴訟法尚未施行,但老師就有在大審法相應的部分做比較和介紹,對於新法至少有初步的了解;另外,老師在最後一本講義還會講解近期所有的釋字,簡化案例事實並分析所涉基本權,有些釋字真的很複雜,透過老師的講解至少能清楚知道爭點。在行政法課程上,能建立完整的體系架構,並在各架構中以「爭點」的方式作教學,另外,真的大推老師的行政法講義,每個章節前面的體系架構圖對於複習真的非常有幫助,如果有機會的話,蠻推薦去和同學借來參考。

.商法(公司保險法):程政大(許坤皇)老師
商法真的是我在學時期頭痛的科目之一。公司法條文規定繁瑣,每個條文涉及的爭點也很多,遇到公開發行公司還要去看證券交易法的規定,且公司法離我們的生活有點遙遠,不像民法、刑法較貼近生活能夠想像,整體而言,公司法讀起來真的蠻痛苦,但聽完老師的課程後,對於公司法各章節的規定都有基本的認識,也能夠掌握條文之間的連結,上課的時候老師也會帶我們看證交法的規定,並和公司法作比對。老師的課程算是中間偏難,但會從基本架構開始,慢慢進入更深的爭點,不僅能建立基本觀念,也能應付司律考試的難度。

.結語
整體而言,高點老師都蠻適合打底的,對於基本底子不好的人,聽完老師的課程後,都能有基本的認識,日後再去看參考書或教科書,不至於有看不懂的情況。

《四、曾經針對二試讀過的書》
這段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我在備考期間全部讀過的書籍。標題不打「推薦書單 」的原因一方面是想和大家分享我讀書的份量供大家做參考,另一方面也能給大家更全面的買書參考。但還是要提醒,沒有最好的書籍,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書籍,從字體、排版、文字風格到難度,各方面都是買書考量的因素,特別是「難度」的部分,每個人底子和程度都不太一樣,每本書都有各自的取向和客群,強烈建議大家還是要去書局翻翻看,多方比較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書籍。

(一)民法
1. 教科書
(1)陳聰富-民法總則★
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本自己信奉的民總教科書,個人覺得陳聰富老師的文字比較淺顯易懂,裡面也收錄很多題目做練習,對初學者而言負擔比較不會那麼大。
(2)陳聰富-侵權行為法原理★

2. 參考書
(1)李律師-民法總則★
(2)張台大-民法債編I★
(3)李淑明-債法各論★
那時候張台大和李淑明老師在選擇,覺得李淑明老師介紹的契約比較全面,所以就選擇這本。
(4)李淑明-物權★
(5)許政大-民法(親屬繼承)

(二)民訴
1. 教科書
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上)、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下)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
以上四本教科書若以國考為導向,只以上榜為目標,不以做學問和研究為主,教科書可能有些生硬,如果從教科書從頭讀起,可能會讓很多人覺得太難壓力太大而放棄,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是那麼推薦。至於要看許老師還是姜老師或是邱老師?的…我想大家心中都有答案XD就看自己是哪派的吧哈哈哈

2. 參考書
(1)理白-民事訴訟法爭點即時通★
(2)許政大-民事訴訟法(上)、許政大-民事訴訟法(下)

(三)刑法
1. 教科書
(1)王皇玉-刑法總則
(2)盧映潔-刑法分則
以上這兩本和上面民訴教科書部分說的一樣,在有限的時間內不是那麼推薦。
(3)蔡聖偉-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

這本國考絕對必看,已經有多次從裡面命題的紀錄,後面收錄的10個例題一定要滾瓜爛熟,不見得是為了國考猜題,老師在裡面的解題架構和內容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推薦拜讀。在寫刑總題目的時候,如果遇到架構不清楚的地方,翻老師的這本都能得到答案!對於刑總的學習絕對有非常大的幫助。

2. 參考書
(1)旭律師-刑法爭點解讀★
(2)易台大-圖說刑法總則
(3)柚律師-刑法學霸筆記書

3. 解題書
(1)榮律師-透明的刑法解題書

(四)刑訴
1. 教科書
(1)林鈺雄-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
這本和上面介紹的蔡聖偉老師刑法案例解析方法論一樣,幾乎是國考必讀經典,在國考和法研已有多次命題紀錄,撇除猜題的考量,對於爭點的理解和解題絕對超級有幫助!必讀!
(2)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

2. 參考書
(1)黎台大-刑事訴訟法研析(上) ★
(2)黎台大-刑事訴訟法研析(下) ★
若不看教科書,首推這兩本打底,爭點收錄完整,美派德派及實務見解都有完整整理。

(五)憲法
1. 參考書
(1)歐律師-憲法爭點解讀★
這本也是必買神書,爭點收錄和各釋字的整理都非常完整,國考看這本真的已經足夠。
(2)嶺律師-學說與實務對話解題書

3. 解題書
(1)歐律師-憲法解題書★
憲法就是歐律師套餐了,爭點解讀加解題書,反覆反覆看真的就夠。

(六)行政法
1. 教科書
(1)李建良-行政法基本十講★
非常建議大家看老師前面的例題,對於行政法的思考非常有幫助,也能了解行政法解題的脈絡和架構,絕對能讓你對行政法有全新的認識。

2. 參考書
(1)兆熙-行政法爭點解讀
(2)嶺律師-行政法爭點解讀

(七)商法
1. 參考書
(1)林予-公司法學霸筆記書★
(2)林予-保險法爭點即時通★
參考書打底首推這兩本,各章節都有帶到,幾乎收錄了全部會考的考點,學說和實務也整理的很詳盡,裡面也收錄了許多題目,並附上完整擬答,且這兩本份量上負擔也不會太重,以CP值來說非常高。
(3)曉墨-證券交易法解題書★
薄薄一本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收錄了證交法上極重要的考點,各爭點也附上答題模板可供參考,書中也收錄題目可供練習,對快速複習來說非常推薦。

(八)海商法與海洋法
1. 參考書
(1)辛律師-海商法爭點解讀★
如果選擇海海組,就真的只要看這本就好,考前約一個禮拜才開始第一次念這本就去考試了。裡面算是收錄全部會考的爭點,也收錄大量的題目可以練習,真的已經足夠。
至於海洋法,範圍真的太大,又只占選試的40分,真的完全沒念,到現場看到題目才翻法條,想辦法找出看起來符合這題的法條狂抄,誠心建議不要花時間念。

《五、一試準備》
(一)準備方法
在備考期間,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人說一試不用念,隨便念念就上,不用花太多時間準備之類的話,但自己親身準備後強烈建議大家要花點時間準備,建議寧願預留多點時間早點準備也不要拖到很晚才發現來不及。
準備科目部分,個人覺得法律倫理、國際私法及票據法的投資報酬率蠻高,強烈建議大家要花時間準備,尤其是國際私法,法條不多而且考點單純固定;法律倫理也建議大家準備,看補習班整理的一試總複習講義就好;票據法雖然有點複雜,但每年考點都很固定,考來考去都是那幾個觀念在重複,還是推薦大家努力看看;國際公法浩瀚無邊,每年考點感覺也不太固定,建議放棄;強制執行法偏難,我有認真念過,但最後考試10題錯6題…。
練習方面,沒有親自完整寫過歷屆,主要是看市售的參考書和補習班講義,把每一題的每個選項一定都搞懂,有些擬答如果寫的很簡陋也一定要想辦法搞懂,而且即使寫對了也一定要確保自己知道整題觀念和各選項的問題。
書籍方面,因為自己在考古題的準備上不是自己印下來然後再找答案,覺得這樣有點浪費時間,一題一題找也會疲乏,所以直接買參考書來看。

《六、二試準備方法》
接下來要分享的二試準備方法有點反指標,並不是多數上榜生有的習慣,大家看完後還是要自己斟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一)作息和讀書習慣
自己在備考期間的作息極其詭異,沒有固定的作息,也幾乎沒有運動,起床、睡覺和讀書時間真的都沒有固定,都是念累了才睡,睡飽了起床念書,常常半夜念書念到早上6.7點才睡,然後睡到下午4.5點繼續念書。雖然作息很亂,但還是每天都至少念6-10小時,盡量維持在平均8小時的長度(從3月到12月考試都是維持這樣的狀態)。另外,8小時是真的在唸書8小時,並不是坐在書桌前面的時間,所以是已經扣掉在書桌前耍廢、滑手機、看影片、玩遊戲、吃飯及聊天的時間。
自己的讀書習慣是念完一科才換一科,會把整本書看完才會換下一科,我覺得這樣才能在各章節中有連結,可能看到後面的章節發現和前面有連貫,那就再回去翻前面的複習,畢竟法律這門科目各章節的關聯性蠻強的。
閱讀書籍的部分,我真的很少看教科書,國考只求上榜必須做最有效率的讀書規劃,比較沒有時間藉由教科書重新建立體系。面對國考需要的是爭點的了解,這部分參考書會比較詳盡的整理,但我也必須說,只閱讀參考書和解題書的做法完全就是為了因應考試制度,對學識涵養可能比較沒幫助。

(二)筆記必要性及如何製作
【科目】
真正認真整理的只有民法和刑訴的筆記。但後來發現,如果每科都整理真的太花時間,所以之後就沒再做了。

【製作方式】
個人偏好以「爭點主題式」的方式做筆記,而不是看一本書然後整理這本書的內容。我會把所有我看過的書(包含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裡面的內容,如果講到同樣的爭點和主題,都會集中整理在一份word檔,這樣的好處就是一科只要做一份筆記,往後在別的書裡看到要補充的東西,就可以直接增補在原本做好的筆記中,如果是一本書看完就整理一份筆記,最後可能會有爆多筆記,散落在各處,要找的時候都找不到。比如將主題分成「借名登記」、「租賃物內自殺」、「情事變更」、「違章建築」等等。以借名登記為例,會將所有相關爭點集中,分成「開標」、「契約有無違法公序良俗」、「何時消滅」、「返還請求權基礎與時效」、「借名人處分後法律關係為何」等等。如果之後在別的書看到其他借名契約的新考點,就直接再增加一個標題,又或者在別的書看到舊爭點中有更好的論述方式或學說補充,一樣可以在舊有的標題上做潤飾修改。
另一種方法是,我會選定一本看得最順眼的書或者收錄最完整的書為基底(通常是爭點書),如果在別的書上看到新考點、更好的論述方式,或沒有補充到的實務或學說,就直接寫進對應的主題當中,這樣作筆記的好處是,不用從到到尾全部整理,只要以一本書做軸心然後再增補就可。
整體來說,雖然每個人製作筆記的方式不同,但我覺得算是必要。準備國考到最後每科都有一大堆的書要念(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補習班講義blablabla~~一大堆,不同性質的書甚至不只一本要念),每本都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如果沒有整理的話,各書的精華就會散落在各處,但書一定是要越念越精,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要花時間整理筆記。

(三)總複習課程必要性及推薦
【總複習課程的必要性】
整體而論,如果經濟能力或讀書進度許可,總複習課程多少對二試會有幫助。個人覺得總複習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參考書大約一年一版,在這一年當中若有新近議題必定無法立即更新,總複習就能大幅減少見解斷層的問題。另外,老師的授課講義必定是濃縮當年最重要的考點供考生複習之用,閱讀總複習講義也能檢驗自己在最後衝刺階段有無遺漏爭點以及自己對爭點的熟悉度。

《七、心得與感想》
謝煜偉老師近期在臉書上分享的一句話深有感觸,「上榜不是靠實力,是靠分數」。雖然我有幸應屆上榜,並拿下不錯的成績,但如果論「各科的實力」、「各科的學識涵養」,我敢保證絕對不及許多上榜的人。備考期間看的教科書真的少之又少,幾乎都是靠參考書和解題書還有補習班的資源,但國考的目標終究是為了上榜,而不是做學問和做研究,為了應付國考只好選擇比較投機的方式,看參考書上整理好的見解,不太有時間去拜讀教授們的文章或鑽研教科書裡面的內容,當然,每個人讀書習慣不同,書籍的種類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知道如何念書對自己是最有利並且最有效率就去選擇那樣的方式即可。
文末還是再次提醒,應屆的考生不要輕信傳言覺得一試很簡單拖到很晚才開始準備,早點準備絕對不會吃虧;書籍的部分,真的就是「參考」之用,強烈建議還是要自己去書局翻翻看,看適不適合自己;最後,還是語重心長地再說一次,他人的讀書習慣未必適合自己,要清楚知道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絕對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方式,前人的經驗可作為參考之用,但若不適合絕對不要貿然複製。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