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台大法研所刑法組、政大法研所刑法組【榜首】,唯一推薦高點榮台大的刑法全套課程+書籍!,榮台大(張鏡榮),郭奕賢 北大法律,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榮台大(張鏡榮)一、 投考刑法組動機:
我從大一的時候就知道自己一定會考研究所。一開始是因為我之前是唸電機的,學長姐都會口耳相傳說唸不唸研究所在職場上差很多。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當時對我來說考研究所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之後之所以選擇報考刑法組,最主要是受到兩件事情的影響:第一大概是升大一的暑假,那時候我在家看「進擊之路」的紀錄片,裡頭的李宣毅律師在談人對人壓迫的共犯結構時說了一句:「我是唸刑法的,我不能接受這件事。」當下聽了就覺得也太厲害了吧!我也想要唸刑法。
後來真正確定志向的時候是在高點轉考班遇見榮台大(這不是廣告這不是廣告這不是廣告),榮台大本人在上課的時候其實十分有趣,除此之外,榮台大的學問是真的非常深厚!我從來沒有把老師問倒過,而老師也沒有因為我一直提問而制止我。在一來一往之間,很難不看出老師本身對於學術有他的熱忱,而這也直接影響到了我為什麼選考刑法組。
事實上,之所以當初從電機轉投法律,就是因為對社會議題還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當然長大之後會有不同的感受),既然是對社會議題有興趣,國家的公權力就是個一定會被談論到的東西。而國家的公權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刑罰權的設定與其實現的過程,也就是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存在。每當看到榮台大有不同於通說或實務的想法,能在講台上侃侃而談,就會覺得對於知識的研究是一件很令人嚮往的事情,尤其是對於刑事法的部分,因為它的好壞,會直接牽涉到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刑事訴訟法被稱作是「憲法的測震儀」,大抵也是從這樣的脈絡出發。
這樣講起來好像是不知世間冷酷的熱血青年,但一開始確實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雖然到大四真的在備考的時候,心境早有不同,但對於研究這件事情還是有很親切的感覺,雖然我不是特別聰明,也有可能研究不出什麼東西,但我就是喜歡,所以一樣選擇報考刑法組。到這時候,不是因為工作或一般人認為的國家考試緩衝而一定要唸研究所,而是因為我喜歡,然後我想要實現這樣的一個目標而去報考。

二、 考試時間安排:
時間的安排真的是一門藝術。廣義上來說我大概考試前一年的四月就開始很緩慢地在做筆記,從林鈺雄老師的紅白書開始爬起。真正要說開始衝刺,則是從7月暑假開始之後。每天就是醒來唸書然後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有班就去上,沒有就唸書,直到睡覺。後來開學之後,因為我個人的大學生活蠻貪玩的,所以有蠻多學分要修,時間就被切的很零碎,但還是有空的時候就要開始看書,假日的話就整天關在學校,就這樣一直到考試前。
文章的話也差不多是12月才開始看,然後開始練題。我個人是不覺得太晚啦!如果不是把戰線拉很長的話,本來就不太可能台、政、北、東的文章全部看熟,會建議挑自己想報考的學校,好好地看完就行。基本功打好,才是決勝的關鍵。
這樣看起來好像很輕描淡寫,但我覺得就是自己要掌握時間,然後有辦法吸收是最重要的。有很多時候自己都唸到要吐出來了,當天的效果就明顯地不太好。然後該玩的時候我個人是建議要去玩一下,因為我把自己逼得蠻緊的,對生理跟心理的健康其實都有反效果。總之我個人是不覺得唸得越久就越容易上榜啦!排除掉運氣的成分,實力的累積還是要看個人的效率,如果不慎逼出疾病來,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虧。

三、 準備方法分享:
(1) 各科要領:
刑總的話請不要偷懶,「邏輯在哪裡,心思就要在哪裡。」一貫的東西其實懂了,就比較能夠理解複雜的爭議(最基本的像是未遂犯的處罰基礎是什麼,這會延伸到第26條的爭議;或是正當防衛的基礎是什麼,會牽扯到不法侵害的判斷等等,牽一髮動全身)。
刑分的話就是瑣碎,請一定要記,尤其是「法條」,不建議抱持著僥倖的心態(像我就是逼自己要背,就在某間學校考出一個蠻冷門的罪我剛好會,雖然那間我沒有正取就是了^^)。
刑訴的話因為真的太多了,我是建議從重點章節開始熟悉,也就是強制處分跟證據(有的時候會考單一、同一或辯護人),剩下的就有個印象就可以,例如說:抗告什麼的。
(2) 推薦書籍:
教科書的話我是覺得教授們都寫得很讚,挑一本和自己頻率相近的唸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不過如果是參考書的話,我個人會大力推薦榮台大aka榮律師全餐,包含總則、分則與解題書。榮台大標榜的不只是有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他的答題篇幅與用字遣詞是一定寫得完。這很重要!因為現在的爭點都超多,不能夠來去自如地控制篇幅,很容易寫不完,那就很可惜了。
刑訴的部分是推薦黎台大老師的參考書及解題書,也寫得很讚讚讚!

四、 高點老師特色及學習經驗:
榮台大讚,上課還會分享好笑的生活趣事,課堂又不失深度與廣度,唯一推薦。

五、 給考生鼓勵的話:
我個人會覺得...考試就是由殘酷跟運氣組成的。我到現在(或甚至以後)都是覺得自己是運氣好才能考上的,所以一開始對自己可以要求,但是也要記得原諒自己。因為我就是一個不太能原諒自己的人,這在備考的期間帶給我過剩的情緒,萬一考不好,會天崩地裂的那種。
但我也沒辦法說就這樣雲淡風輕地分享鼓勵的話,因為有些人就是需要考上,不管是研究所或國考。我自己也是一定要考上研究所的,所以如果聽到別人這樣跟我講,我也會覺得在講風涼話。但我只能說要逼緊自己,但不要逼太緊,從健康的角度想是避免自己受傷,如果要從功利的角度想,就是不要讓自己太緊張而考試失常。
我沒辦法跟你說沒有考好或準備不下去之後,人生會更好還是更不好,因為我自己也不知道。但除了希望你能夠原諒自己之外,還能夠分享的就是請你記得為什麼要考研究所或國考。它不用是一個偉大的目標,經濟壓力、理想或單純是喜歡甚至是為了爭一口氣等等的,都是原因。把原因記在心中,自己才能不斷地向前,不管幅度多少,那總是進步的一環。
慢慢走,總有一天會走到目的地的,希望你們也能夠順順利利!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