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政大法研所民法組(甄)、清大科法所法律專業組(甄)、交大科法所(甄),設定期限全力備考,喜迎三榜「甄」贏家!,陳昱蘋 政大法律系,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我當初在讀研究所和直接就業間猶豫了很久,尤其法律研究所通常要讀三年,相較於選擇畢業後直接工作的同學,勢必會少幾年的社會歷練,然而我的一位老師曾跟我說:「大學的法律訓練還不足以應付法律實務的工作。」因為覺得自己的能力似乎還沒有辦法支撐我靠法律過活,或是協助解決當事人的問題,最後掙扎再三,還是決定試試看推甄。

雖然法律的路很多元,但大部分的法律系學生都還是會以國考為目標,因此在決定推甄以後,就面臨到一個必然的問題:國考和研究所推甄該如何兼顧?這個問題也是我當初考量的因素之一,因為推甄不一定會上,但準備推甄必然會排擠到準備國考的讀書時間,該怎麼辦?

區分推甄、國考準備時段,全心投入
我的作法是,給自己一個期限(例如:一個月或兩個月),在這個期間內就全力準備推甄的備審資料、研究計畫等,不管做的如何,這個期間過後就改成讀國考的書,這樣做的好處是,有時間壓力可以逼迫自己趕快完成,同時因為知道現在的時間就是要準備推甄,比較不會因為沒有讀國考的書而感到焦慮。
至於書審資料的準備,有幾個方法可以參考:
1.自傳:圖文並茂,盡所能行銷自己

 自傳其實就是行銷自己,在4、5頁的篇幅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以及強調你為什麼適合就讀這個研究所,可以多運用一些表格跟照片,甚至成績部分也可以做成折線圖來呈現不斷進步(如果能看出這樣的趨勢),不要全部只有文字,也可以用一些小標區分不同段落,把教授當成讀者,想一下怎麼樣寫才吸引人,才能表現出你的特別以及熱忱。
2.研究計畫:慎選研究主題,並參加招生說明會

 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是:我要做什麼樣的主題?如果已經有自己想要研究的領域當然再好不過,但如果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建議可以去看看那個學校的老師最近在研究什麼樣的議題,可以試著從這些議題再往下延伸,然後有些學校對於研究計畫可能會有特別要求(例如:清大科法據說不喜歡研究計畫引碩博士論文,然後不含參考資料要超過10頁),建議去聽聽看想報考學校的招生說明會,這些眉眉角角可能是在說明會上才會說。

最後,調適好自己的心態,我想才是最重要的!有時候可能會覺得,既然自己都犧牲準備國考的時間來準備研究所,那一定要錄取才對得起投入的時間,但得失心太重的結果就是,在成績還沒公佈以前都會難以定下心來準備國考,所以在準備研究所時,我都抱持著「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態,簡單來說就是,上了就去唸,沒上就當已經完成這次經驗。當盡人事以後,剩下的就只能聽天命了,不要讓研究所影響國考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