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檢察事務官財經實務組,高點王牌師資,跨界發展輕而易舉!,易律(陳奕廷),劉律(劉睿揚),黎律師(黃博彥),程律(許坤皇),鄭泓(鄭凱文),胡仁夫(吳明遠),施敏(張曉芬),羅智成(羅澤鈺),李政鴻 長榮國際企業系畢,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易律(陳奕廷)劉律(劉睿揚)黎律師(黃博彥)程律(許坤皇)鄭泓(鄭凱文)胡仁夫(吳明遠)施敏(張曉芬)羅智成(羅澤鈺)一、前言:

至今參加的數個職業資格國家考試,都如願上榜的因素,在於特別著重考試策略的擬定。

審計學的基本概念,擬定查核策略、執行查核程序、取得查核證據、形成查核意見並做成查核報告的流程可知,認為最先要做的是擬定查核策略,對應到考試也是如此,才能知道踩出的步伐是否正確,前進的過程需否調整。

另外考試準備時間單位為「次」,因為不是只有考試需要放重心,所以真正能準備考試的時間,第一次為8個月,第二次以後為5個月,併予敘明。

二、考試原因:

準備國家考試一年後高考財稅行政錄取,目前服務於國稅局,嗣仍持續精進自己,在職期間陸續報考記帳士、不動產經紀人等執業資格考試後及格。

近年繼續投報司法特考三等檢察事務官財經實務組考試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擴充自己的實務領域,並製作法務結合稅務、社會保險、不動產的跨領域查核/調查技術模型,所以才在當初高考分發健保署歷練幾年後,重回國稅局繼續操作綜合查核技術,並於近年參加司法特考,希望藉此踏入法務領域,讓自己的現有專業可與法務領域結合運用,成就更廣泛、更多元的技術。

三、各科準備方式/推薦師資或書籍:

(一)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1、 刑法:

(1)準備方式:

主要複製財稅行政時候,準備民法考科的作法,不過刑法條文數量親和不少,又只佔一張考卷的50分,所以是以攻擊重點的方式準備。

所稱重點,與考古題息息相關,所以本人主要納入10年考古題參考。

準備過程不鑽研太多學說,只準備二說應答,實務及通說各準備幾行內容,本人大約是預備3至5行的字數,能簡單扼要打到重點就好。

而且本身不是法學生,整張考卷分數又只佔50分,為了避免準備太多內容而寫不完,或是造成自己混亂,所以認為適度準備即可。

(2)推薦師資/書籍:

推薦易律師(陳奕廷)。覺得老師上課節奏分明,課堂上的舉例淺顯易懂,教材圖文詳細,題庫更是按照題型屬性分門別類,非司律考生可以快速取得適合的資訊。

另外自己有整理法典,內含重點條文的擬答、專屬財經實務組的歷屆考題年度標記等資訊,為了加速考前複習,所以第2次以後的考試,就只讀自己的法典。

推薦易律師(陳奕廷)《刑法總則》、上課講義及《考點式刑法一本通》。

2、 刑事訴訟法:

(1) 準備方式:

刑事訴訟法自認是進入門檻有點高的科目,可能平常還沒有機會動不動就當原告或被告吧,所以在準備的本科過程中,很多條文內容較無情境可循,即便把課程跟完,還是幾乎狀況外。也因此一開始只能勉強撐著分數,程度只比中級會計學好一點點。

之後印象是總複習課程附帶的一本黎律師的司律專用題庫,由於只佔考卷50分又領域不太好掌握,所以在沒有購買其他題庫情形下,就把該本題庫拿起來背了。

但閱讀過程說是舉步維艱也不為過,雖然題庫內容豐富,擬答也詳細,但沒有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程度,直接吃掉整本題庫確實辛苦,最終有拉了一點分數,但效果實在有限,但如果具有一定程度,會是本適合的參考題庫書。

之前的考前複習,還是硬著頭皮複習該本題庫,一併複習自己整理的法典。直到第4次考試的總複習師資是劉睿揚律師,使用的教材是老師編撰的題庫,個人認為與總複習的調性吻合,而且題庫也很適合非司律考生使用,畢竟不是每個司法特考三等的考生都是司律考生,但坊間卻很是缺乏以非司律考生為說話對象的題庫,尤其財經實務組的刑事訴訟法只佔50分,就自己上過總複習課程的經驗來評價,會推薦劉睿揚律師的刑事訴訟法課程及題庫。最終,以該題庫與本人整理法典完成第4次考試。

(2) 推薦師資/書籍:

推薦劉睿揚律師,上課淺顯活潑,內容切中要點。雖然目前只來得及參與111年度總複習課程,不過未來投報進階考試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其課程、教材。

推薦黎律師(黃博彥)《刑事訴訟法概念建構》與劉睿揚律師《刑事訴訟法考點透析》。

(二) 證券交易法與商業會計法:

1、 準備方式:

雖然以往沒碰過,但彷彿前世情人,一碰就有莫名的熟悉感,而且法條數量算少,是一門性價比高的科目,所以準備方法單純,就是跟完課程加練習題庫,至今唯一買的題庫即為波斯納出版的證券交易法爭點本。

同時參考程律師(許坤皇)上課內容及該題庫來整理自己的法典,考前複習就看自己的法典,以提高效率及速率。

2、 推薦師資/書籍:

推薦程律師(許坤皇),印象坊間本科的教學老師不多,不過程律師的教學流暢、仔細,講義包含重要爭點的擬答參考。

推薦程律師(許坤皇)的上課講義、波斯納出版木蘭編著《證券交易法爭點即時通》。

(三) 中級會計學:

1、準備方式:
對於前世仇人,沒太多可以表示意見的地方。準備方式就是不準備,直到為了順應中級會計學的命題趨勢,才買了鄭泓老師(鄭凱文)的會計學題庫為背誦模板,選這本題庫的原因是配合正課師資,雖然從基礎課程就都沒看過影片,但還是選了同一位老師的書籍。該題庫擬答整理得詳細,雖然很討厭會計學,不過還是由衷認為是一本很用心的題庫,非常適合拿來背誦。

背法是將大型題目整裝背誦,如租賃會計、所得稅會計等;小型題目散裝背誦,如收入、成本、費用等。此次錄取,也等於宣告擺脫裝忙會計學的糾纏,恭喜自己。

3、 推薦師資/書籍:

推薦鄭泓老師(鄭凱文)《中級會計學題庫完全制霸》。

(四) 銀行實務:

1、 準備方式:

對於本科真是陌生到異次元去了,本身沒有銀行實務經驗、考試題目又綜合財務管理、會計學、銀行法等專業領域,出題脈絡難以掌握,而且參考資料廣泛到啥都能參考,連專門的題庫都完全找不到,所以沒有特別做法,準備方式純粹就是跟完課程跟練習10年考古題,但10年考古題又有點不足以應對考試,因為出題趨勢一直在改變,而且題目越來越深入,所以認為自修的難度很高。

2、 推薦師資/書籍:

推薦胡仁夫老師(吳明遠),在洗錢防制法是劉睿揚律師。推薦書籍為前述老師的上課講義、嚴盛堂老師的《銀行實務》。如果有時間或興趣,可以考慮自行讀一遍嚴盛堂老師的《銀行實務》,惟似非每年改版;如果時間不夠或純粹策略性準備本科,可以考慮胡、劉二師的上課及總複習講義即可。

(五) 稅務法規:

1、 準備方式:

由於興趣及工作關係,自認本科程度極為強悍,而且檢察事務官的題目靈活,與高考財稅行政的出題方式不太一樣,並認為會計師考試的稅法題目偏簡單,參考價值不大,所以除了10年考古題外,推薦練習記帳士的申報實務題目,覺得對於應對本科會比較適合。

2、 推薦師資/書籍:

師資施敏博士(張曉芬)。

書籍推薦施敏博士(張曉芬)《稅務法規(概要)解題完全制霸》。

(六) 審計學:

1、準備方式:
雖然也是首次接觸的科目,但沒有戀愛的感覺,覺得就是一本超大型技術手冊。由於也是背誦型科目,準備方法不意外地就是拿起來背誦。一開始也是跟完課程及練習題目,比較熟悉審計學後,就只複習羅會計師的上課公報及考前猜題。考前時間有限下,相信很難再從頭吃下整本審計學,所以考前複習重點會落在老師的猜題上面。

3、 推薦師資/書籍:

師資推薦羅智成老師(羅澤鈺)。老師的方法比較適合進階同學,又善於賭題目,對於提升準備速度有不錯的效果,尤其老師都願意壓身家賭題目了,學生的本分當然就是要背好背滿。不過以審計學菜鳥的角度跟課,實在是難度不低,即便不調快影片速度,也還是得迴轉幾次。在此希望老師授課時候的咬字再清晰些,對於學生們應該會是一大福音。推薦的書籍是羅會計師整理的公報本,題庫沒買,因為認為把公報本背熟,等於把題庫背熟。

四、給考生的勉勵:

(一)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策略比方向更重要。

面對國家考試時,在急著進入備考之前,可以先評估國考策略,次執行國考準備,以獲得國考成績,最後達成國考上榜的目標,也許更能事半功倍。

(二) 找到自己的最適,而非一味追求別人的最佳。

各種考試的任何分享,都僅止於他人的心得,切勿無腦照單全收。擬定策略之所以有趣,在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屬性,不是照著一樣的方法輸入,就能獲得相同的輸出。本人常舉例網路遊戲的角色,如果該角色是先天優勢在攻擊力的劍士,因為玩家某些主觀認知而硬是培養成防禦力強的肉盾,這種逆天的玩法,常常會變成能力屬性沒有特點的角色,攻城掠地也就不太會有受邀的份兒了,所以自己拿手的科目要盡情攻擊,不拿手的科目要盡量防禦,找到自己對於各科目的權重配置,才是一套適合自己的策略。

(三) 國考不難,貴在堅持。

漫漫國考,遙遙長途。面對國家考試的考生,除非天縱英才吧,否則通常須經長期抗戰,要有異於常人的堅忍意志,還要有強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才有爭取到一紙踏入公門的門票。但只要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信念,堅持自己所堅持的目標,最終總能榜上有名。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