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清大科法所(甄)、中正法研所國際法組(甄),線上函授輕鬆分配時間,雙主修上榜研所不是問題,何同學 中正哲學,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個人背景:國立大學哲學系雙主修法律系
報考動機:希望繼續就讀法律相關科系研究所,對科法所探討的新興國際性法律議題有興趣。

準備方法
書審資料:
1. 自傳:
包含報考動機、大學學習歷程、社團活動、實習經驗等。撰寫過程盡量凸顯個人特質,以及和科法所特色、五大領域的連結;可以使用表格(老師閱讀起來輕鬆、表達簡潔)。
大學學習歷程的部分,可以挑選自己修過的有興趣的課程、放入專題報告,寫出從中學到了什麼;另外,可以製作成績曲線圖,描述大學三年的學習狀況。至於社團活動,主要是寫出參與社團(如:當幹部)的經驗、有什麼收穫;可以多參加法律、國際事務(如人權議題)性質的活動。
2. 研究計畫:
挑選幾個有興趣的領域,可以從科法所的課程地圖、自己有興趣的五大領域相關法律議題中挑選。建議平時多關注國際事務,因為科法所五大領域主要涉及國際性法律議題。接著提出針對該議題的個人見解或解決方法。清大科法所對頁數無限制,不過應盡量表明重點。
3. 英文檢定:
養成閱讀、收看英文新聞的習慣,不僅可以加強英文能力,也可以熟悉國際事務。

口試:
共15分鐘,從五大領域挑選一個領域口頭專題報告5分鐘,剩下10分鐘由3位老師針對報告內容提問。
我挑選的領域是「資訊通訊法律領域」,探討科技巨頭濫用《230條款》的現象;最後針對法律爭議提出個人見解(解決辦法)。建議製作簡報時,檢視報告內容是否邏輯一貫、有無矛盾之處、是否可以適用各種情況(若無有什麼替代方案)。因為老師會針對這方面提出相關問題。
另外,老師也可能針對書審資料中的專題報告提問,口試前要事先熟悉自己的資料內容。
心路歷程
當初為了雙主修法律系,大一上在哲學系努力念書獲得書卷獎。拿到雙主修法律系的門票後,開始踏上了辛苦的雙主修生活。兼顧本系和法律系科目是首先要面對的難題;當時又不想延畢,所以在大二到大三幾乎修完所有法律系的科目,現在回想起來過程實在艱辛。不過,也十分慶幸當時付出這番努力,才能跟上法律系同學的腳步,並且順利在大四上申請到研究所。這也要歸功於雙主修夥伴們的相互扶持,以及貴人的協助。
就讀哲學系的學生或許看起來沒什麼專業技能,不過哲學系給予的邏輯訓練、人文素養的培養,讓我更能有效率地學習不同領域的科目。想繼續往法律發展有二條路,傳統法研所或是科法所;而我選擇了後者。最大的原因就是喜歡思考,這來自於哲學系的靈活思考訓練。
科法所強調「跨領域學習」,其探討的議題涉及不同領域的知識,且和國際接軌。對此,我希望學習更多的知識,因此欲往這方面發展。總而言之,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若能善用自身所學,結合法律知識,也有機會往法律之路邁進。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