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政大法研所基法組(甄)【探花】,書審漂亮包裝、面試自信應對,甄試高分上榜!,陳佑昇 政大法律系,法律國考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我從高中時期就對哲學蠻有興趣,升上大學後,對研究所始終保持搖擺的態度,直到大二開始以哲學作為輔系,並修了一些有關基礎法學的課程後,才更加確定自己的志向和讀研究所的動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面對書審資料的時候是腦袋一片空白,無從下筆,因此我將分成幾個重點說明,讓想推甄的學弟妹更了解書審內容,並分享一些推甄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上榜!

書審資料:重質不重量
整個推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讓老師認識你,並讓他們認為你適合這個系所。還沒進入面試時,老師們只能透過書面資料來建構對你的印象;換句話說,老師認識的不是真正的你,而是你從書審資料中塑造出來形象,所以在寫書審資料前,就必須思考「希望老師認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再以此為主軸撰寫,並保持前後的貫通與完整。

  • 自傳
    自傳基本上就是如實書寫,適度美化,切勿過度膨脹。除非有特別的資歷可以強調,並記得和目標科系做連結。撰寫要領在於:以具體的事件代替抽象的性格描寫(例如:不要寫「我的口條清晰」,要寫「在參加理律盃的同時也訓練了我清晰的口條」),才能讓老師們同時知道你優異的資歷和個性。
    自傳的最後一個部分,「未來的研究計畫」一定要和研究計畫、個人過去的學經歷、興趣等相連結,如此才能說服老師「你的熱情是從過去開始,現在正在努力,並且對未來有通盤的考量。」千萬不要寫一些不懂或是做不到的事,不然很有可能在面試時被老師質疑專業能力或規劃的可行性。
  • 研究計畫
    此為整份書審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老師們會(比較)認真看的部分,因此其內容往往會決定面試中的問題方向。研究計畫必須清楚呈現出「問題意識」,才能使老師清楚知道你的研究方向,然後在面試時引導問題走向你有準備的部分。也因為研究計畫的內容高機率會在口試中被問到,所以別為了充字數而填塞一些不熟悉的學問,同時一定要清楚理解研究計畫中引用到的文獻和相關的學說,免得到時候答不出來!

面試:自信中帶有細心
面試會遇到的問題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 關於個人
    這種題目通常只是老師一開始為了大致了解學生的特性和經歷用的,基本上就照著自傳誠實回答,並適時提到自己的優點和特殊經歷即可。
  • 專業能力
    這是考生最擔心的部分,但其實老師通常是從你的研究計畫中找出相關問題提問,所以面試前要先知道所有教授的研究領域,並思考如何可能和自己的研究計畫連結並找出問題,在加以閱讀相關資料來做準備便很足夠。假如真的遇到不會的問題,把握一個原則「就算答不出來也要讓老師知道我很努力」,基本上可以承認對這個題目暫時沒有答案,「但是有關於這個問題的某某部分,我有做過某某研究」,令老師了解你並不是一片空白,只是剛好沒考到你會的而已,如此還是可以安全下庄。
  • 未來研究
    這部分必須透過連結你的研究計畫和學經歷回答,但並不是天花亂墜,而是以理解相關學術領域的背景為前提,找出與自己現階段關聯性最強,最能在面試中旁徵博引的部分來回答,才能令老師了解到你對相關領域的熟悉即對研究的決心。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