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政大金融所,提早準備,跨領域翻轉競爭力!,高勝銘(賴萬財),張永霖(張竣傑),趙治勳(何志傑),劉邦(劉邦啟),曾柏鈞 成大電機,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勝銘(賴萬財)張永霖(張竣傑)趙治勳(何志傑)劉邦(劉邦啟)一、 為什麼想轉考?
在考大學的時候,念電機是我的興趣。只是到大學之後就發現自己的興趣跟專業上會有落差,例如說:別人可能上課聽一次就懂,我聽三次還是聽不懂,但是我又不想白白浪費掉大學四年學的東西,所以開始去找一些跨領域的應用。我就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跟金融工程相關的文章,看到一些像用數學工程的方式去建立金融的模型,或是對衍生性產品做定價的這些應用,這些東西就勾起我的興趣,也就開始去學校經濟系修課。

二、 學校課程與考研究所的落差?
我覺得還是有落差,因為學校教的內容比較沒有涵蓋完整,就如同大家喜歡看的梗圖中,「學校考的是一圈、考試範圍是這個、你念的是這裡」三個沒有交集。所以那時候會想要報補習班是因為自己非本科背景,為了減少自己搜尋資料的時間,可以比較快進入狀況。

三、 準備過程怎麼安排?
第一個是因為我自己那時候是很晚才決定要考研究所,是四下才決定吧!所以就延畢一年。七月開始進入補習班,統計、財務管理都是在補習班才開始跟著補習班的教課去學、去準備,所以當初準備了半年,第一次成績不太好,只是政大有進到面試,第二年之後又開始跟著補習班繼續準備,慢慢調整自己的讀書計畫,知道說去年自己哪裡不足,或是哪些部分可以重新調整。
因為我比較晚準備,可是假設學弟妹們是提早大二、大三決定要考研究所,那提早準備一定來得及!像是當時我在暑假的準備方式是以補習班的課程,比如:7~9月-正課完整上完一個段落;9~11月-第二次練習,像是補習班課程會有題庫班、專攻班之類;12月後-練習各校歷屆考古題。
當時用到的書我覺得最好的是高點出版的《經典題型解析》系列。好的地方是在它整理了各章節重點,且在每章節的開篇會有重點複習,再來是一些考點的熱門程度排行。像我那時候給自己的預設目標是我在正課的時候,把這本寫完一次,依照頁數、天數去分配每天練習題目的量。因為第一次是你要有對題目的感覺,要知道說題目的方向設計、題目如何敘述,要從哪些角度去切入題目實際上要考的部分,只是第一次寫的時候,「不會」是一定的!所以第一次的難題部分可以不用一定都寫出來,因為之後的複習階段會再寫第二次,只是記得附註好就好。

四、 推薦的老師:
(一) 總經-高勝銘老師
總經的內容比較繁雜,像是各家學派……,實際上這些經濟理論學派,其背後有一定的脈絡,而高老師這方面整理得很好,所以可以去理解後面的原因跟背景。其實總經就像個歷史故事,那時候上課就像在聽故事,「故事是一回事,重要的是模型」,也就是一些總體學派的模型,如何用數學方式去建立,然後依照學派的背景去做一些假設,這方面我覺得高老師的課程安排還不錯!還有一點是老師會在課堂上提供一些時事跟議題讓我們分組去討論。
(二) 財管-張永霖老師
財管的話我是第一次接觸,以前在學校從來沒有碰過,所以一開始學的時候遇到蠻大的挫折,但其實老師把重點整理得非常好,只是可能原本是理工生的思維轉換過來會有一些轉換上的困難,但只要可以克服這些,按照老師上課的步調、整理的方式、重點內容,循序漸進到後面上手的速度就比較快。
(三) 統計-趙治勳老師
一樣沒學過統計,但我覺得以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去上趙老師的課也不會很難,因為老師就是慢慢教,慢慢帶給你一些統計的想法、架構跟理解的觀念,重點就是願意聽、願意寫、願意做筆記,然後願意去問老師,其實老師都會很熱心地回答。正課之外,趙老師還有數理統計、計量經濟的額外專門課程,也有特別編排教材。
另外台、政研究所在近年的數統跟計量的部分在統計學裡面佔比都蠻高,但因為這部分根本學校也沒有學到,有些是研究所才會接觸到的課程,這就變成是決勝的關鍵!因為一般的題目出來大家都會。這方面就經過老師的加強課程,但老師也不會講太多,因為那是研究所的科目,但會把考場上需要的解題思路跟技巧告訴我們,讓我們在考場上表現得不錯!

五、 考研的心路歷程:
最容易波動的是我比同學時間晚比較多,延畢又再考一年,所以常常在準備時看到大家出去玩,卻發現自己手上只有書就比較慘一點。但念書還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自己一個人堅持一年,我覺得非常不容易,所以如果是提早想要開始準備的,我覺得可以找身邊的朋友或是同學有沒有相同想法,不一定要考同領域的,可以大家找好自己組讀書會、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一下最近發生的事,雖然讀書是自己的事,但適時的有人陪、有人一起念書的感覺,絕對比一個人堅持慢慢走過來得輕鬆。

六、 鼓勵學弟妹的話:
第一個想說的是既然大家都決定要來考研究所,都坐在教室裡面,那大家的起跑點都是同樣的!不要管自己的學校或是科系,也不要想之前自己學過什麼,一定是自己以前有什麼準備不足的地方才會坐在這邊,不要去想說是不是自己哪裡比不上別人,大家都是一樣的,都是重新開始、重新學習,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熱情。假設只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大家都去考研究所我也去考,我會覺得那你不要來考研究所比較好!因為這樣的心態絕對沒辦法讓你堅持到最後。再來是大家說的把自己當成空瓶子,重新學習。
最後要感謝劉邦老師,老師平常上課不斷鼓勵我們,下課也很樂意回答問題,也會主動關心同學,後來也是老師一直鼓勵我們才能堅持到最後!
希望大家都能堅持到最後,然後考上自己理想的學校。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