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成大企研所甲組,用一年磨練自己、重新學習,私校生成功拼上國立名校!,高勝銘(賴萬財),管仲(何明城),劉邦(劉邦啟),古尚昀 輔大經濟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勝銘(賴萬財)管仲(何明城)劉邦(劉邦啟)

本身是輔大經濟系,在學過程非常混,到大三、大四已失去可以靜靜坐在書桌前唸書的能力,大概讀半小時就會開始打電動、看韓劇。會想考研究所,是有一天系上的老師無意間分享,如果直接畢業找工作的薪資狀況,真的太低了,他很建議我們考研究所,因為薪水可以翻倍。但這種話我一直都沒放在心上,因為我爸人脈很廣,找工作對我來說並非難事,甚至根本不用去擔心,所以以前的想法是先出社會,有些工作經驗後,真的需要再回來考。然而這次聽到時,我已經快大四了,再過不久就要上職場,但我會什麼呢?真的是什麼都不會,這意思是我只能從取代性高的職業開始做,但做這種工作要被上司看到、甚至可以出頭,我聽說要30歲左右才有機會,那如果我25歲從MA開始做,我30歲前早就有更好的發展了,甚至從來不需要擔心不被上司注意這點。而且,由於我對未來想做什麼還沒有明確想法,若直接就職我不可能做得到我有興趣的工作,而研究所的兩年可以讓我尋找更有興趣的領域,當我處在這轉折點時,考研究所對我來說就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

從春季班開始跟課,完整學習不懈怠!

  • 3~6月(高點經、管春季班)
    這時上課壓力較小,盡量吸收老師上課所講的,由於這時多數同學會認為自己領先其他同學(因為大多是暑假才上課),但考研的競爭對手仍有一群去年就有考試經驗的學長姐,所以會建議挑一科精進,不要兩科都放太鬆,等到暑期班開課可以將精力往另外一科放,如此較能領先於眾人。
    經濟學:建議老師的筆記不要全抄,要「自己判斷」將什麼抄進課本中,才能讓你在下次看到這個內容時是有那個邏輯在。若將老師的板書全抄進來,你會發現課本也寫的一模一樣,你下次要複習時,還是看不懂。
    管理學:老師筆記只能全抄了,能聽多少盡量聽,老師每句話都是重點,跟著老師的想法會進步很快。
  • 7~9月(暑期班)
    經濟學:此時經濟學已經是聽第二遍了,但不建議這時就開始寫題目,而是換一種唸法,例如:第一次跟著老師上課的脈絡想,第二次就用自己的方式去想為何公式會這樣呈現,這時你可能會發現經濟學各章都是同一個脈絡,只是時空背景更換而已,這樣唸進去才是自己的,而不是變成解題工具,依照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解,這樣很可能會導致題目變化就不知如何下手的狀況,而高手過招往往就差在這一題上。
    管理學:我們這屆第一次有管理學的口試小考,跟著小考的時程唸管理學,此時真的覺得自己進步很快,一開始小考的經驗是明明已經拼命讀了三、四遍,助教一問還是三不知,後來才發現管理學是不能用背的,要理解,而這時才了解為何老師會用這種方式上課。當你發現要用理解時,會發現你原本一下午的時間可以看完一遍考試範圍,怎麼變成一下午的時間只看了兩頁,這時你就進步了!當我嘗試用理解的方法後,那次小考我只看了一遍加上考前快速run了一遍,比起之前的四遍,當我覺得這次死定時,很神奇的是,助教問的問題都在我腦中有了邏輯圖像,那次考試我幾乎都能回答所有助教問我的問題。
  • 10月~1月中(題庫班、衝刺班)
    此時壓力會蠻大的,但如果按部就班努力到這,會感覺自己進步很快,若覺得進步很慢時,建議換方式唸,有人唸書總是依照一貫的方式,這樣不但進步慢且很難堅持,像是這時我開始做自己的筆記,以加速我之後的複習節奏。
    經濟學:跟著題庫班的進度,你會做到海量的題目,若在此時觀念已經建立穩固,會感覺較輕鬆,且較有能力面對變化題(例如:台政的題目)。若還沒建立穩固,會建議只做一半的題目,將剩餘時間花在基礎上(講義),因為一旦讀熟講義後,進步會很快!
    管理學:管理學此時開始教申論題,往往學生會懷疑這麼晚才練申論題,會不會太慢了?但結果是不會,因為我們班內生最後都很會寫申論題,這時才發現之前口試磨練的要把他寫出來是容易的,但要如何粹取內容與維持速度,是這時寫申論題的關鍵,而所有的基礎是上課的筆記,建議每天安排時間複習幾章。
  • 1月中~考試
    此時就是每天做考古題,一方面測試自己實力,一方面測量一下時間,考試時間的掌握非常重要。此時不建議再花10幾個小時唸書,建議留點時間思考,在考場上有沒有什麼可以提前準備的地方,因為上戰場心理素質是最重要的,這包含臨場發揮、時間掌握(危機處理)等等。

經管名師授課扎實穩健,讓我學會思考與理解!

  • 經濟學:高勝銘老師,老師教學非常扎實,考試要遇到老師沒教過的內容是很難的,所以跟著老師學是非常穩健的。往往有同學會將老師的板書全抄在空白筆記本上,但往往一看才發現跟課本一模一樣,這樣會造成上課沒在思考的情況,建議上課的同學動腦想真的很重要。
    劉邦老師是在題庫班的課輔老師,老師教學非常細心且切入點很厲害,上課時往往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有成就感!所以當下課後,我們一群人會問老師問題問到很晚,因為題庫班會做海量的題目,所以每週纏著老師將所有問題問完就是我們的目標。另外,可以私訊老師FB問問題,老師非常有耐心,我往往會問到很不好意思,但老師總是很親切,甚至比較難解說的題目,老師會親自打電話給我,向我說明原因、解法。
  • 管理學:管仲老師,老師的教學經驗非常豐富,除了20幾年的研究所教學經驗,還有在業界教導很多企業主管,甚至定期有在北京大學商學院開課,教學過程中學到的管理學真的是太扎實!這次上戰場會寫的申論題佔了80%-100%,關鍵真的是筆速與如何粹取內容。在上課過程中,我喜歡上讀管理學,這也是我能在這幾個月堅持下來的原因。

研究所口試要領:展現個人特質,回答內容有想法!
我面試的兩間剛好都是不需要準備什麼資料就可以去面試的,因為老師看的是個人特質,我認為台大國企老師喜歡的是很有想法且邏輯很強的,老師問的問題都很好回答,但同時也更能看出一個學生思考的能力。以台大國企為例,老師問我7-11增設虛擬平台是不是當務之急?你可以很簡單的說是或不是加上一點原因,也可以分析整個7-11的性質、所面臨的環境,甚至舉其他國內、國際上的例子佐證你的想法,最後才說明贊同還是不贊同,回答方法很多種,但能不能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是關鍵。我認為在台大國企沒表現好的地方是回答得有些簡略,讓教授會很快追問下個問題,這變成有點像辯論,而且內容也不扎實。而成大企研的口試只有一關,老師則是著重在成績單上,若沒準備成績單則會問你成績。
現在的大學與環境,會讓許多學生的競爭力下降,以我來說大學時期花最多時間的就是打LOL,要唸書、成長是很困難的,誘惑太多了,一旦以這個情況出社會很容易複製大學的生活到職場,一樣漫無目標,下班後打傳說對決、急速領域,隔天又上班,日復一日。我覺得考研究所一方面是個磨練,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抵擋誘惑,朝一個目標努力,一方面考上是給自己重新學習的一次機會,讓自己在成為社會人士時,是有想法有抱負的。雖然考研不是對每個人都是最好的選擇,但對大學快畢業卻還沒有專長甚至方向的學生,是一個很不錯的墊腳石!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