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台大材料所甲組、清大材料所、交大材料所,放手一搏!成為台大人勢在必行!,王耀智 成大材料,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所甲組正9
英文(B) 32.00
材料科學(A) 58.00
材料熱力學 95.00 筆試總分:185 口試資格:筆試總分134.00分以上
口試 73.67
總分:184.59 最低率取總分179
清大材料所備2
理工一(物理化學)108.5(滿分200)
理工二(材熱工數)56(滿分200)
理工三(材料科學)134(滿分200) 總分298.75 最低錄取總分185.50
交大材料所備15材熱44
材科62 總分106 正取最低分 112.50

準備方式
大三下 開始
我一月多的時候就已經有開材熱的線上課程了,只是那時候覺得還很早就放著沒看,一開始是預計開學的時候開始看,不過我們去年遇到疫情的問題所以延後到了3月才開學,我也就自然而然的拖到了三月才開始看,然後一開始上課可能會看不懂老師在寫甚麼,老師的字偏醜常常看不懂老師在寫甚麼,還有就是老師說話的速度很慢,我基本上都會調到2倍速看,而整個大三下我就只有一科材熱要看,所以我都是想看就看反正時間很多,不過我還是建議大家每天都至少看一堂,像我很常3-4天看一堂甚至隔了1個禮拜才看一堂,基本上你這樣看你前面的東西會忘的超快,然後也因為這樣我的材熱花了快半年才看完(3/1~8/15看完)。
暑假 → 考前
暑假開始我有比較認真去想我該怎麼讀,我的材科是7/10開課的樣子,所以我都每天先去圖書館看材熱然後晚上再去補習班看材科,這樣的好處是你不用一直上同一個科目上到很累,覺得材熱上到很煩就去上個材科轉換心情,圖書館的話我都是早上9點去先看個一堂課然後12點-1點吃飯下午5點-6點吃飯這樣,看課時我會建議都自己抄一遍,雖然補習班有提供講義讓大家去列印不過那個講義的字也是偏醜,幾乎是跟老師的不相上下,而且自己抄過的印象會比較深刻也比較不會有順序跟去年筆記不同的問題,但手抄的缺點就是你上課的時間可能會拉長很多,像是1小時的課你可能會需要看到1.5小時,阿如果一直看課其實真的蠻累的,真的累了就不要再看了不然讀書效率會非常差,所以我在課堂和課堂之間都會給自己30分鐘的時間,看是要睡個覺或滑個手機不然就是複習之前上過的東西,看自己想幹嘛就幹嘛,8/15看完材熱後我就是每天補習班報到這樣,基本上也是早上9點就到補習班然後一路到晚上。
開學後因為還有學校的課要上,所以我都把課排成每天都只有上半天(早上或下午),這樣就還是可以每天去補習班,到了10月我發現我的進度其實落後蠻多的,我有些同學在暑假前就把三科都看完了,而我只看完材熱、材科只看了一半(50%),從這時開始我基本上有時間就往補習班跑,看能不能趕快把進度補上,因為其實還有一科物冶(10月中)也快要開課了,最後材科是12月底才全部看完。
最後一個月
最後一個月我都是在系館自己念書,從早上8點到晚上11.12點,這段期間我基本上都每天看10-12小時的線上課程(物冶)和刷考古題,很多人(包括李正中老師)都會說物冶看不完就不要看或是直接說不用看,但我覺得物冶是非常值得看的,物冶上的內容我覺得比材料科學有用很多但相對來說也困難許多,因為其實很多材熱或材科的考題都會考到和物冶相關的東西,阿如果你物冶都沒上妳就算材科、材熱讀的多麼好基本上還是不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複習,不然你跟其他沒看的人其實差不多,你可能回覺得自己跟其他沒看的人比起來很屌但是根本沒有,考古題的話我會建議材熱從老師發的白色題本開始做,那個題本會把每一單元的重點考題放進去而不是按照年份分類,這樣你就可以知道哪個單元是你的弱項,複習時就可以著重在你不會的地方,我是最後2個禮拜才開始刷各校的考古題,台大的材熱材科我都是各刷5年,交大材熱材科也是各刷5年,清大考古完全沒看!
題庫班的話我是沒有看完,因為題庫班上到1/31,我覺得寧願自己去做考古或複習講義也不要在考前幾個禮拜再去吸收那麼多新知識,大腦會爆炸,再者你之前的知識也可能會全部混在一起,直接全部搞亂

各科細節
材熱
材熱我就只有看老師的課和複習筆記而已,很多人都說可以看一下綠皮書,可是我覺得綠皮書講的沒有到很清楚然後他的題目也都偏難,雖然今年台大材熱有一題和綠皮書的題目一模一樣,所以說如果你想靠賽的話還是可以去試試看,只是整本綠皮書讀完+寫完題目也是會花非常多的時間,然後老師會發一張重要公式的A4紙,這張紙基本上就是隨時戴在身上,時不時就拿起來看順便看自己會不會證明上面的公式。
考古題我大概是10月開始寫的,一定要親自寫過,這樣印象才會深刻也能接觸到較多的題目類型,一開始先從老師發的白色題本,那個題目很多基本上是寫不完的,所以有空就可以拿起來寫個幾題,1月時我才開始寫各校考古,寫各校考古要熟到之後看到題目就要知道怎麼寫,如果真的是很難的就稍微背一下一開始的解題步驟,這樣後面就比較能迎刃而解了。
材科
材科的李正中筆記,其實根本不多連基本分都拿不完,但是還是建議看,因為用教的才是最能夠吸收進去的尤其正中在很多地方的觀念都可以讓你很進入狀況和理解,比起自己只幹課本我覺得還是要上材科較為適當,然後如果要考台大的話我建議是把物冶都看完,台大材科的金屬占了40分常常會考到和物冶相關的東西。
材科考古題一定要寫過,寫完你就會發現很多東西老師沒有上過,所以只能透過考古題去吸收更多知識,我當時是連考古題的詳解幾乎都看得很清楚,反正材科這種東西就是能記越多越好,可以的話就把老師沒上過的東西再自己用筆記記下來。
物理冶金
考台大或是交大材料選考物冶的建議全部看完,比材科難上許多而且又是最慢開始上的課(10月中),老師上的非常詳細,所以就乖乖上老師的課就行了,阿記得要複習因為真的不好消化。

普物普化
完全沒看,但不建議,因為我的清大就是這樣才備2。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