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台大材料所應材組【榜首】,推甄後不放棄,待在高點讓我進入最高殿堂,洪晧哲 成大材料,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所應材組正取1
材料工程學50 英文68
面試86.25
總分106.69

準備方式以及心得
我自己的考試準備心得或許不太實用,但是應該可以給正徬徨的你一點希望。
我的在校成績介在可推甄跟考試之間,所以我一開始蠻混的,認識很多同學在九月底十月初就看完材熱+材科,而我在十月底才看完材熱,加上邊弄推甄的東西,材科在十二月中才看完,等於我至少比別人慢了兩三個月的進度。
推甄的時候我有先推上成大,而且身邊的好朋友也都陸續上岸,當下真的很想就這樣放飛自我。

十二月中之後就是每天跑去高點看題庫班,沒有去補習班就是去圖書館看筆記跟考古題,相對其他人的讀法,我的準備方式真的很佛系,加上我都是自己一個人準備,沒有人可以一起討論,我覺得如果有同伴可以一起督促、討論的話,效果應該會更好。
可能很多人覺得題庫班很不必要,自己看考古題寫一寫就好。可是我覺得尤其材科這科,題庫班跟正課是相輔相成的,正課先講大架構,再藉由題庫班把細節補足,而且老師也會講很多由考古題延伸出來的知識與趨勢,對於台大這種比較靈活的考題,是很有幫助的。我沒有考其他學校,不清楚其他學校的準備方式,可是就準備台大來說,材科的正課和題庫班我覺得有時間就盡量看。
由於我報的是應材組,而應材組幾乎不考材熱,所以我材熱在上完課後就幾乎沒碰了,這樣的作法風險很大,那是剛好讓我賭到了。建議就算是考應材組,也要把材熱讀熟,而且大多數的人不會像我一樣只考台大應材組,多少還會考其他學校。加上熱力學也是研究所的必修,李正中老師教的熱力學一定是最完整的,所以如果先熟讀了,之後到研究所也能很快進入狀況。
雖然說準備時間很短,但是能夠正取也不可能說全憑運氣。我覺得能夠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還能順利上榜,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上課的時候,我就會盡量看能記多少就記多少,而李正中老師上課是非常有邏輯性的(你就想他是完全空手上1000個小時的課,一定是非常有邏輯系統的思考方式才能這樣上課),所以跟著老師的邏輯去思考,再用自己的邏輯作筆記,其實會吸收得非常快。
而且老師最厲害的不只是縱向的知識深入,而是橫向的知識連結與拓廣,他教會我們如何用類似的知識觸類旁通另一個看似不相關領域的知識(譬如老師可以把鐵電性材料跟鐵磁性材料用幾乎一樣的想法解釋,或是用物理冶金的想法來解釋電子材料等等),這樣有啟發性的教學才更是我真正想推薦大家來上李正中老師的課的原因,能從他的教學中學習到思考的方式,這影響的不只是考試成績,而是能夠提升個人的能力。我就有認識即使推甄上榜了,雖然沒有參加考試,卻還是把所有課都看完的人。
面試的時候其實沒有問甚麼專業問題,我問同個試場的同學也是如此,但是我的面試成績明顯高蠻多的,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我的在校成績比大部分考試生還要好,還有我推甄已經上了又參加考試這點,面試的教授好像蠻有興趣的。所以如果還來得及拉成績的就多少拉一點,另外就是盡量展現自己的積極、想讀這所學校的態度。
最後,我覺得抱持希望就有機會這種話應該就不用多說。各位都有自己的心之所向,如果別人唱衰你,你就真的放棄不去嘗試,我想那所學校可能也不是你真正想去的地方。那既然自己都選擇這條路了,就跪著也把他爬完,累了就躺著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爬,相信時間更充裕的你們,一定能夠到達更高的高度的!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