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台大材料所應材組、清大材料所、交大材料所甲組、成大材料所綠材組,提早加入高點網院,台清交囊中之物,梁容 成大材料,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考研成績
台大材料所國際應用材料組正取
英文(B) 74 加權後37
材料科學 54
口試 80 總分 105.5 最低錄取總分94.94
清大材料所正取
理工一(物理化學) 106.25(滿分200)
理工二(材熱工數) 55(滿分200)
理工三(材料科學) 146(滿分200) 總分307.25 最低錄取總分185.5
交大材料所正取
材熱68 材科53 總分121
成大綠材所過一階(未面試) 物理20 化學60 材料科學57.5 英文53 (後刷20%)
(英文不計分,只須通過最低門檻) 平均加權成績32.08 正取最低率取54.98
備取最低錄取45.50
準備方式和心路歷程
先打一下強心針,個人的讀書歷程應該不適用於所有人,大家還是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好好安排。這邊只是提供一個參考。我先把我那個時候的讀書方式大概講一下,後面再提我覺得比較好的準備方式,如果不嫌棄可能會有點長的話可以看一下,不然可以直接跳到後面認真準備方式那裡就好。
大三下
寒假的時候報了名,但還是玩了一個學期,很零散、沒有規律地看了一些轉線上的109材科、材熱,原本上材科手抄筆記發現太慢,就印了高點108年度有一個學長提供的筆記配著看。正中有上到一樣的內容或重點就畫線,有額外的就找空白或貼便利貼補。看過就當作看過,沒有複習。

進度: 材科應該有10幾堂,跳著看/材熱應該不到10堂,跳著看
暑假
接近暑假的時候我先買好了材科(smith、callister基本版中譯本)普物(大學物理精要)普化(張晉化學),跟朋友借了某補習班的工數筆記,就擺在家放著,到暑假結束都沒有翻過。
我記得暑假應該是6月底到9月初,我在6月底到8月之前就是在補習班網院從早9待到晚10,進度的話就是一天3~4堂課(應該大部分是4堂吧有點忘記了,有時候快一點可以上到5堂)(還有之前聽去年考試的學長說可以開到2.2倍速聽,我覺得就很扯,結果沒幾天基本底速就是2.0了,真的啦有配筆記的話),材科材熱交替著看,因為有配筆記的關係,看到筆記裡有的內容就可以看很快不用抄,想說之後再看複習就好,上完一整天課後就回家,還有餘力就繼續用筆電看線上課程衝進度,看完就睡。最後結果是在8月之前把材科、材熱全部看完。
進入8月後我開始看物冶,不一樣的是從早9待到晚6,剩下的時間回家看材熱。物冶的話,一樣是有跟高點拿筆記,只是年代好像更早,而且字體需要花一點時間熟悉。上課內容非常多,筆記很滿幾乎沒有地方可以塞,整本變超擠的;然後倍速越聽越快,常常筆記上可以直接看的內容就聽到2.5,上課內容回家也沒有複習到,不過在暑假結束前是把物冶加上後面的破壞學、雙晶、立體投影、xray繞射全部都上完了。材熱的部分,原本想要用簡單記重點的方式把材熱筆記之前上過的內容(就是高點拿的那本,裡面自己畫的重點和補充上去的)做個整理,結果發現沒有辦法,結果就從頭把那本筆記權重新整理抄過一遍,然後因為只有晚上的時間,又常常因為別的事情分心,一天大概只能抄10~20頁左右。
進度:(課程)材科完、材熱完、物冶完
9月~10月
學期開始之後,在上半學期我有安排讀書計畫,把之前買過的課本、李正中上課用的筆記等等都安排了一下進度(只是這個進度表就是一直拖一直改),而且還在開學後都不知道幾週了的時候看到別人用的callister中譯本跟自己封面的顏色怎麼不一樣,才知道自己買到基礎版的內容大概少一倍,後來連smith的也重買真的很好笑。讀法的話就是去圖書館或咖啡廳或在家,把課本的重點畫一畫看一看(真的不知道有沒有記住),學期中有把某幾章的內容在整理到A4紙上。普物我只看了電磁學,畫重點後寫在A4紙上記公式,一開始還有抄例題和解答,後來放棄了因為其實都不懂。普化我只看有機那章,結果發現有好多合成和性質什麼的,所以我就只畫有出現的結構式。材熱筆記進度大概是跟著高點的模擬考,最後在10月中左右完成我的材熱筆記,期間還準備了幾個那種小單字本寫了一些公式和重要的名詞解釋那些,最後因為寫太多了完全沒用處。

11月~12月
我每次的材熱模考成績都很慘,只有第二次比較簡單的有30幾吧,在知道成大跟台大撞的時候就很糾結,考慮超級久,正中下來那次是稍微有一點方向,跟家人討論原本是打算放棄台大,結果隔天在圖書館讀書的時候發現自己只準備清交成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有保底成大(因為感覺寫考古就好),變超級隨便,就又寫簡訊問正中,總之最後是決定考台大。這期間還是持續改讀書計畫、把課本、筆記上的內容整理過寫在A4紙上,因為我後來決定是考台大,所以把正中材科的筆記完全整理過一遍,再把正中說CP值很高的析出硬化和退火也整理過一遍。這期間有寫了成大的材熱(109~105)和普物普化(一兩年)。

12月底~考前
我能說這絕對是我這次考試最精華的一段時間,一直到台大考試的2/2號之前,我從材科題庫班開始就每天跑網院,一樣從早9到晚10,我就手抄題庫班上課內容,回家後複習當天上課的,或是寫個一兩篇材熱或材科的考古題(交大、台大,因為我已經放棄準備普物普化和選擇題,所以就直接放生清成),在補習班的空檔會跟學長跟同學討論。我一直到2/1都還在上課,上完直接上台北。

進度:材科、材熱完,物冶(析出硬化、退火)
認真準備方式
先說我是以正中上課內容、手寫學校(台、交)為主,而且我的感想比較偏激一點,斟酌參考一下就好。
若是現在大三下還沒開始的學弟/妹們真的要開始繃緊神經了,時間非常不夠,到後面會很累,不只是讀不完,自己有沒有記熟也是很大的問題。可以開始簡單的安排一下每週進度,不用很多,還是可以保有大部分的休閒。到暑假的時候再開始認真的拚,一路挺到考前,中途可以放自己2~3天的假出去玩,會有過到暑假的感覺。讀書之餘適度的休閒是必要,但不能過量,還是要以讀書為重,你已經不是那些可以用好成績推甄的人了,除非你考到哪裡、重考都沒差,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認真唸。
進度的話,我建議暑假前可以先排材熱、材科的進度,如前所說不用很多。大三下就開始的你/妳不妨就看去年的轉到線上在家看,不會差很多(而且據說今年的材科正中教的特別詳細,應該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吧其他活動都變少了),可以邊上邊抄筆記,如果覺得速度不夠可以去高點要筆記來印(如果年份對不上,可以多翻一下,正中講的內容順序雖然不一樣但都一定會講到,找一下就會有),用裡面的內容加上自己額外的補充,上完課再找時間整理成自己喜歡的排版。
暑假開始後就每天去補習班報到(因為才可以看到2倍以上,而且有別人在會比較有壓力,看到大家的螢幕都是不一樣的正中就會知道是什麼感覺了,在補習班也沒別的事做也比較不會分心可以專心上課),一天一定要留時間給自己回去好好複習當天的上課內容、和整理筆記的時間,才不會當天上過當天忘,之後也不用再額外多花時間整理筆記。雖然速度可能不會非常快,但一定會比較熟。材科材熱結束後趕緊跟著上物冶,就看去年的,最好能趕在材科題庫班開始前把物冶也上完(擴散、固化、析出、退火,好一點的再加個破壞學、雙晶、立體投影、Xray),效率不要太差的話,應該可以在12月才科題庫班開始前上過一遍加上課後的複習。這期間還需要安排時間寫材熱的題目,就在你剛上完材熱(筆記也整理完)的當下就可以開始了。題庫班開始後一樣每天去補習班報到,把正中的上課內容全部手抄(我自己是他講的每一個字都抄,他有些內容之前上過的不會再寫在黑板上,或是他之後可能還會提到的、還有一些最新的材料知識,聽到能抄就抄),你可以在題庫班期間吸收到最飽和的材科、物冶,甚至一點材熱的知識,大概就是你看課本那些他在正課沒講到的,全部都會在題庫班補給你,而且會很扎實。但上課就會花很長的時間,我一天早9到晚10常常只能上一堂,回家就把今天跟昨天的上課筆記翻過再寫個一兩回考古題,隔天去高點小桌子找人討論。就這樣一路到考前,保證你跟鬼一樣扯。

各科細節
後來想想我就不贅述我自己的糟糕經驗了,直接進認真版。
材熱
如前所述,上課時或上課後要整理出你自己的材熱筆記,然後每天可以看一下今天和昨天的內容複習。
就在你剛上完材熱(筆記也整理完)就可以開始寫考古了,可以先寫成大的進狀態因為真的很簡單,再來是正中題庫的星星題,再來是台交的考古題也把近10年的寫過一遍,我是也把正中的模考題好好的訂正過也再寫過,寫過之餘好好訂正,之後可以回頭再寫個一兩遍。訂正的方式是寫到一本筆記本上,把解法、自己卡住想不到的地方特別標記,之後考前都可以回來翻。
題目量多當然好,但最好是把筆記讀到超熟,可以在寫考題的時候把比較不熟的章節再讀一兩遍。很多考題都是可以透過觀念迎刃而解,這樣就不會寫一題看一題詳解才知道怎麼寫,就像正中說的:第一步一定是最難的。不會沒關係,可以看一下詳解,這次不會下次再寫一次,還是不會再寫一次,以後看到類似題自然就會有解法出來。
還有正中會有一張重要公式證明,請全部自己再證明一遍,如果不會可以去查他的筆記,上面都有。最後是我之前有做過的公式小卡,我覺得可以在比較後期考前再寫自己真的很常忘記的,整理成一小本就好,內容就是一些公式、證明的步驟、名詞解釋、比較那些。
材科
我自己是比較不喜歡課本,因為什麼都是用背的,至少callister是這樣,smith還會講的詳細一點,編排上我也覺得比較好懂,可能也是最後我整理有關課本內容的筆記都沒有用上,覺得浪費了好幾個月。不用怕正中的正課有很多內容沒上到,他題庫班都會還你。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正中、callister、smith的公式、符號可能都會有些許的不同,如果不熟的話可能最後會亂掉,建議背就選一種背就好。
準備方式也是像前面講的,上課、當天整理筆記之後好再回去翻,當天複習當天加昨天上課內容。材科的話我自己覺得題目量就不用很大,可以一直到題庫班那時再開始就好,不像材熱要多寫培養手感。材科的話內容可以收斂蠻多的,可以在題庫班前再整理出更精簡的材科筆記,同時也可以複習、培養手寫的感覺,一舉兩得。物冶的話因為包在材科裡面,當然也要準備,像是台交都一定會考,只是可能不像交大或清大工科的物冶那麼難,準備方式跟材科一樣就差不多了,重點在於你怎麼整理出自己的精簡筆記。
接下來進入題庫班,就開始認真聽題庫班的課,會把你之前有讀過的全部複習到,而且複習的是很詳細的。就認真聽課,把上課他講的每一個字都寫成自己的筆記,回家看今天跟昨天的內容,寫個一兩回考古(材科、材熱)(以我的經驗這樣大概是1~2點睡)。會非常累,可是你會變很強,大概就是你在校成績最差那一年的你完全認不出來的感覺。寫題目的好處是隔天在高點吃飯或是中間休息可以在外面跟其他人一起討論,解疑之餘,別人的問題也可以幫你複習,梳理之前讀到的知識。很重要的一點,題庫班常常會講到一些感覺特別難的內容,千萬不要覺得那些是純物冶才會考、或是出題率很低什麼的,就直接跳過,就認真上,你會的東西比別人多的時候自信會翻倍,別人怎麼考你你都不怕,像是台交常常考一些課本以外的東西就很容易派上用場。

普物、普化
就像前面心路歷程講的,我後來是直接放棄準備物化,我是自認自己的普物普化是很差的那種,寫成大考古完全不會。不過後來考出來的結果是沒什麼影響就是了。

心得感想
我自己覺得,在大二大三成績掉到系排80%後,大三勉強回到76%,又浪費了非常多時間(嚴格來說6~11月都在浪費),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考台大,還是到頭來不僅台大沒上四大皆空,直接重考,但我還是達到了自己滿意的成果。所以我覺得只要有決心,現在開始準備的你/妳肯定是有機會的,不用在意其他人是不是很厲害自己會不會考不贏他們,真的都不重要,在正中底下你一定可以學到最好懂最充實的材料知識,至少以應考來說是絕對足夠甚至超過的。在這8個月的時間,真正對我有用處的,大概就是我在認真版中講的那些,如果我8個月都在那樣的狀態下,肯定會比現在更強,讀得更多、很多東西記的更熟、更有自信。有好的準備方法很重要,剩下就是自律了。再來就是大推題庫班,雖然也有蠻多人說看課本很重要,但我自己是覺得題庫班就可以大抵涵蓋很多課本的部分,雖然你在考前的最後準備階段會很緊張,會覺得快要來不及,不過沒關係,以手寫學校的話,補完題庫班絕對會幫助非常多。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千萬不要在任何階段放棄,就算你可能進度遠遠落後、模考成績不理想、考古題都不會寫,也千萬不要氣餒,只要調整好心態,持續努力,一定都會有好的成果的,但前提是你有努力並下定決心。
謝謝高點提供的師資、教材、設備、還有主任的建議、開導,也謝謝後期在高點一路作戰的人們,沒有他們我應該也不會有這樣的成績。
那就祝明年的考生大家武運昌隆啦:)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