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成大材料所、成大材料所綠材組,加入高點持之以恆,就能讓所有人驚艷,游翔皓 成大材料,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一、考試結果:
成大材料所 正取27
物理與化學64.5
材料熱力學64
材料科學50.5
英文53(只淘汰後20%)
平均59.67(不採計英文) 正取最低錄取分數53.67
成大綠材所 正取7
沒去面試
二、 準備方式及心得:
我大學四年說實話幾乎每學期的成績都是系上倒數4名內,PR大概3左右。說簡單一點就是根本爛到不行,什麼都不會。如果你的狀況比我好,那恭喜你,你會相對輕鬆很多,但如果你的狀況跟我差不多,不要擔心,只要這段時間你有好好努力,那一定保證是會成功的,看看我這種菜雞都可以正取27,你一定比我更好。當然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在心態上絕對不能崩掉,我覺得最煎熬的是遇到太多不會的東西,會時常面對那些對未知的恐懼感,常常念到想哭想放棄,覺得自己完蛋。所以要記得隨時保持一個我不應該那麼爛,我一定要在最後屌秀一大波的心態,然後紮實的唸,只要對得起自己那最後的成績也一定會對得起你!

由於今年台大成大撞天,打亂了我原本想考台大和成大的計畫,又考慮到如果賭台大萬一落榜的機會成本太大,我沒有時間和金錢再考一年,在自己評估完機會成本及實力級距後決定all in成大,所以在確定只考成大後,準備方向上面就大轉彎變成只以成大的考題方向著手,這篇適合給考成材的人使用。
普通物理 用書:大學物理精要
這個就是穩紮穩打的唸,我認為比較好拿分數的是剛體動力學的題目,該背的轉動慣量一定要每天背當成常識記下來,然後運動學的難度我認為就高中程度,只要題目能看得懂那基本上弄一弄就出來了,而最麻煩的是量子物理和電磁光的部分,有很多根本不能直觀推導的東西,我基本上就是硬幹全部背起來,微微的理解而已,對於成大的考試而言就是要把近6,7年的考古寫熟,雖然不見得會考一樣的(很有可能考一樣的= =)但至少抓的到大致難度和出題方向,我的總共準備時間大約是3個月。當然速解是背考古題,真的超有用因為考古出超多,但這樣很無趣。
普通化學 用書:張晉化學
普化我沒有念的特別認真,我是先把考古題看過一遍,去推測他喜歡考那些觀念,再特別著重於這些重點去讀,就是個偷吃步的方法,阿基本上我讀的真的很不紮實,所以題目看到不會寫的也就直接跳過,所以沒什麼好分享的。
材料熱力學 用書:李正中熱力學筆記
熱力學是我準備最認真的科目,李正中的課一定要聽完,超級有幫助,他整理概念跟講解分析題目的能力比學校好太多了,我自己是抄了一大本滿滿的筆記,基本上這科是建議一定要自己做一次筆記,有做跟沒做的效果差很多,如果想看我的筆記可以搜尋IG:msemaster0627 雖然過程真的很累,因為他講得很快,而且字又狗幹醜,但是上完所有課這些知識真的一輩子受用。如果要考成大以上的學校,李正中上課講的公式推導必須倒背如流,每周練習練成常識。溶液跟統計熱力學要先讀懂問懂再去寫題目和整理,他其實不難,但要花時間整理。需要的話也可和我討論。然後阿如果是考成大,那不要浪費時間在推導公式上面,一題都不會考,氣死,去把考古題背到吐就上了。
材料科學 用書:李正中材料科學、callister原文書、callister中譯版
材科的準備我自己是先看李正中,把核心觀念先聽過一遍,然後把一些我覺得重要的東西寫成筆記(缺陷、米勒指數、擴散),但不要走火入魔,因為真的很多會寫到崩潰。然後再去精讀Callster的每個章節,一定要精讀,因為成大的考試重點都放在一些奇怪的常識,我自己是每三天讀一個大章節然後寫好筆記,之後每天有空都會回去翻一下之前寫的,把一些硬知識背起來(各種東西的熔點、常見物化性),我認為在背這些東西的時候不要想著死背,而是要去聯想一下這些物化性能表現出來的巨觀性質是不是符合常理或生活情況,這樣比較有趣也比較深刻。我認為這是讀起來最有趣的一科,然後電磁光的部分真的要認真看,能看懂最好,看不懂也要把重要的公式給記下來,成大很喜歡考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記得寫五六年的考古,去記一些考卷上有出但冷到不行的知識。
工程數學
一直放推一直爽。我工數一還沒修過要等暑修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