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成大材料所、交大材料所甲組、交大材料所奈米組,高點網院上課彈性,兼顧課業家教社團,黃品菁 成大材料,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考研成績
成大材料所正取
物理化學42.5 材料熱力學58 材料科學70 英文46 (只後刷20%)
(英文不計分,只須通過最低門檻) 平均加權成績56.83
正取最低率取53.67 備取最低錄取13.83
交大材料所甲組正取
材料科學 66
材料熱力學 65 總分 131最低錄取總分112.5
交大材料所奈米組
只過一階,沒去口試
材科82
準備方式
大三下
那時我還在跑社團和接了三個家教,然後一邊慢慢用網課看材熱,所以直到暑假前都還沒看完一半,原本是有自己寫筆記,但後來發現這樣的方法對我而言不太行,還是省掉時間多重複看比較有用,但這個就看個人,沒人知道各自適合什麼方式。

暑假
我就決定認真讀書了,退掉所有的家教也不跑社團,那時候每天聽網課,我在這個暑假去圖書館用網課把剩下的材熱&所有材科聽完,然後物冶是每天晚上男朋友要去補習,就跟去補習班聽個大概,因為想說我也沒有什麼學校要直接考物冶,所以就聽聽大致瞭解就行。
大四上
一開始先寫材熱題目和瘋狂看材熱材科筆記,之後到了11、12月突然發現物化也應該加入,所以我就用寫成大考古的方式來複習,每天都是物化某科加材熱材科,只是我覺得考研是長久戰,退掉家教就是為了讓自己休息,所以我每天也讀累了就睡覺,早中晚吃飯一定配動漫或影集,讓自己每天都能讀的開心一點。之後一月就開始複習材熱白色本本的題目和複習每科的考古,只是材科題庫班的書來的蠻晚,所以我最後一個星期幾乎都在看手寫學校的考古,但我一月就不敢看那種很多集的動漫。

各科細節
材熱
用了以前人寫的正中材熱筆記+白色題目本+材熱題庫班考古
其實材熱就是把觀念記熟跟多練習題目,所以把筆記看熟跟多做題目就行,但我覺得寫考古真的蠻重要,能大致瞭解你想要考的學校大致考的方向,也比較好準備,但我有拿一些成交除外的考古來做,確認自己每個題型都有碰過,而且這次成交都有考到考古,所以花時間在上面不虧。
材科
以前人寫的正中材科筆記+callister中文版+材科題庫班考古
我一開始先讀正中筆記,之後是callister慢慢讀配合後面的concept來確認自己大致瞭解每個單元,但材科真的要靠自己讀課本,正中上的是基底,讀完正中筆記看callister會覺得比較容易記,之後看成大材科的考古,因為是選擇題也相對容易,但一轉換到交大的考古就會比較困難,所以真的要有明確的目標先把某個考試方向鞏固起來,我就是以成大選擇為主,之後剩不到多久才開始看交大手寫和各個學校的手寫考古,但手寫分數都還不錯我也嚇到,但強烈建議先放準目標在哪種,不然等等都考不好就兩邊都失。
物冶
以前人寫的正中物冶筆記
交大材科是有考到物冶範圍,所以如果想把握每一分,可能也可以分個時間來讀物冶。但我聽完正中講物冶,真的覺得觀念變蠻清晰,只是物冶也相對更深,所以如果聽過一遍沒有多複習會一直忘。
物化
大家都用的那兩本+成大物化考古
我一邊做物化考古然後再去那兩本把會考的都用便條標記出來,有些已經懂的就不標,但比較難的因為有標籤也比較好翻到,但成大物化讀考古就沒那麼會中,幾乎都是考不一樣的,所以我都用來瞭解每個章節會考的題型和記哪些公式真的需要記,之後也有整理公式本本,考前就把公式和一些該記的看熟。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