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清大材料所、交大材料所甲組、成大材料所,跟著李正中老師的課程並且把筆記熟讀,考取頂大並不難,李正中(李正中),蔡正浩 成大材料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李正中(李正中)考研成績
清大材料所正取
理工一(物理化學)121.75/200
理工二(材熱工數)70/200
理工三(材料科學)88/200
總分279.75 最低錄取總分170.75
成大材料所備取19(有備上)
物理化學:41
材料熱力學:77
材料科學:58
英文A:82(只需前80%就可)
平均加權成績58.83 正取生最低錄取分數61.50 備取生最低錄取分數29.33
交大材料所甲組備取6(有備上)
系排55%,有做專題,多益900
只需在12/14前上傳書審
準備方式和心路歷程
我是在6月底報名的,這個時間點非常晚,所以建議看到這篇的各位盡早報名,才有時間培養讀書習慣,也不會把自己逼得很緊張。當時因為接近材熱的正課開課日,所以原本補習班只打算先開前一年的材科VOD給我到9/30,後來才同意也開前一年的材熱VOD給我,我想說的是有什麼需求都可以跟補習班溝通,其實他們可以提供的彈性很大。另外要考清大的,我個人覺得多益越早考越好,因為我不想準備考科還要花時間讀英文,所以我大三下花一個多月準備就去考了。
暑假 → 開學—材科VOD
因為材科正課比較晚開課,我前一年的VOD又只能看到9/30,所以我先看材科VOD,但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應該先看材熱,因為材熱需要大量時間理解和練習,而且材科更偏記憶,晚一點看比較有印象。材科我是用補習班的共筆,雖然李正中每年講的順序稍微不同,需要稍微翻一下才能找到,但省了很多畫圖的時間,而且其實上完整本自己也多補充了很多東西。原本我是打算留在學校每天去圖書館看,但遇到疫情緊張圖書館沒開,回家的壞處就是過得很放鬆,我每天最多只看一堂或一堂多一部就晚上了,至少看完VOD睡前或隔天早上也要複習,吸收效果比較好。
開學 → 10月—材熱VOD+普物普化+callister中譯本
上一屆的進度是9/30看完材科+材熱已經是很晚的了,但我材熱自己手抄,倍速又不習慣開很快,所以開學後每天看材熱還是在10月底才看完全部,搞得自己每天都很緊張、心情不好,這時候最好是能多找也要考研的人一起讀書或吃飯,知道別人的進度自己會更有動力也比較有目標。因為我普物普化基礎不好又不喜歡讀這兩科,所以花一個月只有把物理精要看一遍(完全沒看題目),把所有公式抄在紙上,再做一些張晉化學的筆記(沒看完),如果物化能更扎實地複習,清成的成績應該也不會那麼抖了。Callister中譯本每天看個1章也是要看快1個月,真正要能記熟那些圖、表格也是要看個2.3遍吧!我是在睡前和中午吃飽飯後當作比較輕鬆的書看。
11月—複習材熱材科筆記
這時候我發現我課上完了卻什麼都不會,材科完全沒印象、材熱寫補習班發的分章題目一題都不會寫,所以把材熱和材科的筆記重看一次,材科也自己把一些章節重新整理,如果每天看完VOD都有複習這部分應該會順利很多。材熱的分章題目雖然不會寫覺得自己完蛋,但還是看著詳解一步一步抄一次,試著去釐清題目每句話給的線索和李正中解題的思路,應該會慢慢進步。
12月 → 考前—物冶VOD+材科題庫班+考古題
12月初花了約一個禮拜做交大備審,一個禮拜就有機會多一間學校推薦大家可以做。再來看了一下物冶VOD發現太多了我看不完,所以最後只看了前面的擴散3堂和最後的破壞學(大部分是建議跳過擴散開始看),但我有把學長姊的物冶筆記全範圍看一遍。材科題庫班一打開後發現怎麼都是正課沒教過的東西,所以時間夠的話很建議要上完,我前面看幾堂後就先去看後面有分主題的,例如所有跟碳鋼有關的堂數、高分子、磁性材料、TTTCCT,這些都有考出來,但重要的是看完還是要留時間複習,不然看再多都沒用。考古我寫的很少,成大只寫5.6年,台大材科幾乎沒寫,事實證明非常吃虧,很多題目都是一考再考,成大至少要寫個10年以上,台大也是寫越多越好。
各科準備內容
不管目標哪裡都要以台大(手寫題)方向準備
材熱
今年台大意外的一題計算都沒有,而且大部分答案都在筆記內,所以筆記一定要翻到爛,還有每張圖都要會畫、每題證明都一定要能自己證出來,我這兩件基本的事都沒做好非常後悔。再來就是補習班發的分章題目和台、成考古都要確實做,成大考古很多重複的會越寫越快,但不熟悉的部分還是要回去對照筆記,考古寫到最後計算題看完題目給的條件就應該會有要怎麼解的雛形。
材科
除了正課和題庫班外,每間學校考的材科都會混一些物冶進去,就算9/30才看完材科+材熱VOD,一定也有時間看物冶,記得排進自己的行程裡。成大材科用到很多公式都是從callister中譯本裡面出來的,想更穩的話,大家都很推薦看清大用的smith原文書,我自己沒看但據說清大題目會直接原文照搬,課本還有一大重點就是concept check,我學長有給我一份各章的題目+答案,可能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可以上網找找看。材科上完課會有一堆筆記一定要複習,可以練習看到一個名詞就把它的性質、分類全部講出來。
物化
可以先把張晉化學 + 劉宗儒大學物理精要翻過一遍,喚起記憶後就直接寫成大考古,不會的去問同學,再回去重看一次加把那部分抄出來,之後又忘掉再重看比較方便,這樣也可以應付清大物化了。
其實寫這篇心得也是很慚愧,因為我直到考前每天認真讀書時間頂多4.5個小時,台大理所當然筆試沒過,所以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比我更好的成績。今年Dcard研究所板上也有很多篇考材料所的心得,雖然起點可能輸別人但最後都屠榜,可以多多參考。有規律的作息很重要,如果能去有很多人一起讀書的環境也能預防自己怠惰,祝大家都能上榜。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