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台大網媒所、清大資工所、成大資工所、交大數科所,提早開始準備,做好規劃,堅持到最後,考上不是夢,曹錦輝(劉獻仁),王致強(蕭立人),趙家佑 成大資工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曹錦輝(劉獻仁)王致強(蕭立人)各校成績:
台大網路多媒體:
英文:76
計算機結構與作業系統:71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82
清大資工:
基礎計算機科學:65
計算機系統:56
交大資訊聯招:
資料結構與演算法:45
線性代數與離散數學:52
計算機系統:35
成大資訊聯招:
計算機組織與系統:49
程式設計:63
計算機數學:54
前言:
開始分享準備的過程跟經驗前,我想先說明考取研究所並不一定非正取不可,而是考到「可以備上的名次」就好。備取生和正取生相同,都能夠在放榜的當下就開始找教授,像我就在放榜的隔天就找好了。因此,在決定是否要報考資工所前,不要被正取人數跟報名人數之間的巨大落差嚇到卻步,只要能順利落在能夠備上的範圍內,都算是成功拿到進入研究所就讀的門票。
準備時間規劃:
7~9月:高點會提供每個月的課表安排課程的進度,只要按照課表的進度上不落後,基本上能在9月底前把所有科目都聽過一輪。我認為課表每天安排的課程不會太過緊湊,讓我可以在聽完課程後有充裕的時間去複習上課內容,因為很多時候相連的兩個禮拜課程概念是連貫的,複習可以讓學習的效果更好。
如果有提早報名的話,在三年級利用閒暇的時間提早聽完自己比較不熟的科目,可以有效的減輕不少壓力。此外,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組織這兩門科目,正課所講解的會是大致上的觀念,然而近期的考試方向考得越來越仔細,如果能將原文書看過一次,對於細節的補強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9~11月:在聽完一遍課程後,我的習慣是先依照章節去練習對應的題目,這樣可以從寫錯的題目中整理出自己還不熟或是沒弄懂的地方在哪裡。接著我會整理一份屬於我自己的重點整理,可以把已經會的部分稍微整理就好,而寫題目時有錯的地方就能加以複習和整理。眾多考科當中,數學尤其需要不斷的練習考題,因為搞懂使用什麼觀念作答是一回事,怎麼在作答時寫的嚴謹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只知道觀念卻無法傳達給閱卷老師,會因此痛失許多分數。
11~1月:在這段期間會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是各校的簡章會公布,要在這段期間內選擇好要報考的學校,並確認彼此之間是否會撞日期。此外,我會建議可以把第一場考試安排一間考科相同但不在自己志願名單內的學校,這樣可以有效的讓自己進入狀況,並在後面的考試可以好好發揮。
第二則是題庫班開課,除了會做重點整理跟考題解惑外,還會發相當多的考古題給大家練習。先分享我個人的題庫班使用方式,因爲時間不夠的緣故,我把題庫班當成重點整理的工具來使用。題庫班會用章節的方式整理考古題,因此快速聽過不但能夠將每個章節都複習一次,也能夠快速的把各個學校的在每個章節的考點都快速瀏覽過。另外是大部分時間較為充裕的考生會使用的方式,就是只針對自己想考取的幾間學校做反覆的練習,這樣可以更準確的掌握出題的方向跟方式,在寫考卷時能更游刃有餘。
各科準備方式:
資料結構和演算法:以現在台清交成這兩科的考試方向來說,我認為王致強老師上課所教學的內容就足夠應付了,並不需要另外去讀原文書。準備的方式為先完整的聽完一次課程,接著透過寫講義內的題目來檢查自己的盲點在哪裡,在釐清所有盲點後就可以開始做各校的歷屆試題了。
線性代數:我認為曹錦輝老師上課講義編排得相當優秀,讓我一個大一線代學不好的人能夠跟隨著老師的節奏穩穩地學習每個章節的知識。線性代數是一門前後連貫的科目,老師會在每次提到前面章節的觀念時帶著大家往前翻複習,對於加深印象相當的有幫助。題庫班的部分老師會整理近五年各個學校的題目,採用一邊複習章節一邊講解題目的方式,完整上過一遍之後觀念真的會很清楚。此外,線代近幾年證明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而且每次出現都會有不少比例的配分,考前需要好好地複習證明的原理和過程。
離散數學:課程的完整度跟線代一樣優秀,就算是沒有接觸過的人也能夠輕鬆地學習完各個章節的內容。跟線代不同的是,離散的內容正如其名,每個章節都是獨立分散的單元,並不會像線代一樣環環相扣,因此複習起來會較為吃力。我認為要把離散念好,需要把每一個單元的重點都條列出來,這樣在寫題目的時候,就算忘記也能馬上找到對應章節去把觀念補回來。
作業系統:作為資工系集大成的課程,作業系統涵蓋的觀念相當的多且複雜,我認為單純聽完課程會不太夠。因此我會建議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把各校指定的原文書看過一遍,對於觀念的了解會更為清楚。而因為作業系統的內容實在太過龐大,把全部的內容都背起來投資報酬率有點低,因此我會建議把一些純記憶的內容先做好標記,等到考試前在一次性的複習過一遍即可。
計算機組織:在上課講義跟題庫班講義裡收錄相當多的題目,對於觀念的釐清會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多多練習。
考前衝刺:高點的題庫班我很推薦,對於之前念過的章節有遺忘的同學可以用來做總複習,想要熟練各校題型的同學也有很多題目可以練,對我自己來說覺得頗有幫助,CP值高。
備考注意事項:
1.提早開始準備:資工所的科目每一科的內容都很龐大,即便是修過這六科的學生準備起來也是有一定的難度。扣除課程本身所需的時間,練習題目跟翻閱原文書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投注進去。因此我會建議從三年級甚至更早開始準備,可以在四上以前就至少把自己不熟的科目先聽過一次,這樣一來,在暑假前複習完所有科目的可能性就會提高,也會有更充裕的時間來練習題目。
2.規劃好進度:很多考生在剛開始準備的時候會覺得考試時間還離很遠,再加上一開始學習的內容少又相對簡單,進而產生考上研究所好像不難的錯覺。這樣的想法通常會讓人怠惰,直到發現已經來不及了才後悔自己沒有做好進度規劃。因此,我會建議準備行事曆,在上面規劃好要在什麼時候聽完多少課、做多少題目,才不會讓怠惰誤事。
3.穩住心態,堅持到最後:考研的路從來都不是一條輕鬆的路,當你在準備考試的同時,你身旁的同學卻在討論等一下要去哪裡玩,要不受干擾是相當困難的。此外,在同時要應付六科的狀況下,很容易發生上禮拜才複習完這禮拜又忘光光的情況,同時間考試日期又逐漸逼近,稍有不慎心態很容易就崩潰了。因此,我認為除了好好念書,更重要的是找到可以調適自己心態的方法,並且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輕易放棄。
總結:
首先,我要感謝在我準備的路上陪伴我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是讓我穩住心態堅持下去的重要支柱。再來我還要特別感謝曹錦輝老師,讓我能在短時間內把原本不怎麼好的數學觀念建立起來,並考取不錯的成績。最後,我把心得歸納成一句話:「提早開始準備,做好規劃,堅持到最後」,只要一步步好好準備,並且有毅力堅持到最後,相信大家都能夠順利拿到資工所的入場卷。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