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台大材料所甲組、清大材料所、成大材料所,轉學生班排60幾趴,李老師課程定是上榜最大助力,李正中(李正中),王宗翌 成大材料所,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李正中(李正中)我是大二轉學進成大材料系的學生,校內成績只有六十幾趴,所以我決定考研究所。起初我想直接自己讀,但我個性比較被動,且聽學長們推薦李正中老師的補習班,所以最終我還是報了補習班。
時間安排
首先,建議大家在7月底或大三下就先看完一門課程,這樣準備時間會比較充裕。在我的情況下,我直到9月初才完成了材料熱力學的課程,因此後面的時間就不太夠了。
我在看完材料熱力學課程後,複習了一次筆記,然後繼續看材料科學課程。我是通過學長的筆記加速地完成了材料科學課程的學習。
當我在看完材料科學課程、準備考多益後,已經是11月中了。相比其他人,我的進度已經算慢了,因此我決定不看物理冶金課程,而是直接開始學習材料科學的題庫班。期間,我也閱讀了Callister的中譯版兩遍,並且練習了材料熱力學的題目,閱讀了物理教科書,以及在1月份開始練習考古題。
然而,到了1月中旬,我發現自己對前面學過的觀念還不夠熟悉,且學習新的觀念也無法吸收。因此,我決定停止看題庫班,專心複習前面學過的觀念,並花更多的時間練習各校的考古題。
各科準備方式
材熱(材熱vod +補習班題目+考古題):
我覺得材熱科目準備起來最輕鬆,CP值最高,因為李老師將觀念講得淺顯易懂,公式推導的過程也講得很詳細。我建議若時間充裕的話,先在大三下學期前完成正課的學習,並自己手抄筆記,這樣印象會比較深刻,複習起來也比較容易。至於題庫班的部分,我認為可以在有時間時再看,因為我進度比較慢,所以就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題庫班上,而是先把筆記K熟並多練習題目。
材科(材科vod + callister中譯本+考古題):
我認為老師在補正課時講解了很多基礎材料知識,這讓我更了解材料科學的應用,此部分為了節省時間我是看學長筆記,加速把它看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會比較推薦看題庫班,老師在除了檢討題目的時候,也會將觀念從頭到尾詳細講解一遍。因為材料科學領域很廣,老師無法將所有內容都概括,所以有空大家也可以看看Callister的教科書,如果是考清大的部分,聽說也可以去看看Smith的教科書。
至於物冶科目,我準備得比較晚,所以只看了一堂課,且物冶科目只有清大工科和台大甲組考得比較多,因此我選擇先去看材科的題庫班。然而,過去各個學校還是會考到一些物冶相關的題目,所以如果時間充裕且想要考得好,也可以報物冶。
普物普化(大學物理精要、成大考古題):
今年成大所佔比例只有往年的一半,所以普物普化就不想花太多時間看,直到11月才開始看物理的參考書,但寫到一半就發現根本無法寫完。於是,我將物理那本書的觀念和公式看一看,然後直接去看成大的過去考題,對於不會的公式和觀念再回去看書,化學的參考書我沒買,是直接寫考古題。
當你覺得掌握了成大的考題,就不用太擔心清大的考試了,考完物理和化學後,我發現它們比我想像中的簡單多了。此外,普通化學老師有提供題庫班,所以看完後應該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