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清大材料所、成大材料所,李正中老師的物冶知識含量高,考取頂大必讀擴散和破壞學!,李正中(李正中),陳君韜 成大材料所,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李正中(李正中)我是陳君韜,來自成大材料系,會選擇高點是因為成大的學長們推薦,看到學長們的考研成績如此優秀,我也就毫不猶豫選擇了高點,另外當初會報考材料所是因為原本就是就讀材料系,感覺在考材料所會稍微有一些優勢。以下是我的讀書計畫及準備方式:
讀書計畫
7月-8月 材熱課程(完)
9月 材科課程(完)
10月 物冶課程(擴散部分)、材熱筆記複習
11月 物冶課程(成核成長及固化析出部分)
12月 物冶課程(破壞學部分)、題庫班課程(進度70%)、材科Callister中譯本
1月 題庫班課程(完)、大學物理精要(全)、張晉化學完全攻略(全)、材科Callister中譯本、刷各校考古題
各科準備方式
材熱(材熱VOD+複習筆記+刷各校考古):
材熱我個人認為上課要做筆記,除了加深印象之外,也對材熱的複習有幫助,而複習的部分我個人只有複習筆記一次而已,但上課帶到的題目我是有多練習幾遍,建議對公式推導以及例題過程不太熟的人可以多複習幾遍。
考題的部分,先說成大好了,雖然成大從今年以後就不考考古了,也不公布考古題,但成大的考古還是有參考價值,畢竟出題方向還是類似的,而且其實有幾題還是有偷考考古,整體難度跟往年差不多,如果有讀熟筆記並寫完成大考古,我認為考成大材熱鐵定沒問題了。
清大的部分,考題整體偏難,多選題考了非常多觀念的部分,而且考的非常細節,題目敘述通常是「……以下選項有幾項正確?……」,只要選差一兩個選項就沒分數了。另外計算的部分非常繁複(這也是由於清大提供的計算機的功能非常有限,類似手機內建的計算機),所以部分計算題需要花非常久的時間,建議最後再來算計算題,如果時間不夠就可以直接猜了,不要花太多時間,把時間拿去檢查其他題目比較實在。此外,今年清大材熱多了手寫題,但我覺得比起單選和多選友善許多,都是概念的闡述以及公式的推導,手寫的部分練好公式推導就穩妥了,但單選和多選的部分建議可以多練其他學校的考古題。
材科(材科物冶VOD+題庫班VOD+複習筆記+Callister中譯本+刷各校考古):
材科VOD的部分我個人就沒有做筆記,都是用共筆邊上課邊讀再加註重點,因為李正中老師在材科課程講的是觀念居多,也沒有很難。之後複習筆記我也只複習一次而已。題庫班VOD的部分我非常推薦,補充了很多材科課程沒有提到的重點,另外對也有提到物冶,講的真的很詳細很清楚,可謂深且廣,題庫班的部分我就有手抄筆記了,也複習了兩三遍。最後是物冶VOD的部分,其實它的知識含量是真的高,內容大概是晶缺、相變態、以及材導深入討論的集合體,其中我覺得擴散和破壞學是蠻需要看的,不然callister裡面也會提到,那就要認真看callister裡面的內容的。
至於callister中譯本的部分,由於我是考前一兩個月才看的,所以基本上就快速帶看,沒有很認真讀,但其實callister講的,李正中大部分都有講到,所以我就當作是再複習一次。如果是考清大的話,有時間可以翻smith(會有一些從裡面考),但沒有時間的話看完callister也能應付。
考題的部分,成大今年材科考的跟以往相比確實是大改,完全沒有考古,出題方向真的差蠻多的,比如說今年改成20題,考了電子材料、破壞學、機械性質(von Mises和Tresca)、差排向量,甚至還考了熱力學和有機化學,但我覺得這些其實李正中都有講到,所以如果筆記有記熟的話,這些問題應該都能迎刃而解。
清大材科的部分,我認為有一些觀念題,題庫班都有提到,但今年的多選題很殘忍,除了題目敘述都是「……以下選項有幾項正確?……」之外,只要錯一個選項就全錯,當時看到的時候非常緊張,一開始對於不確定的選項很糾結,但其實只要放寬心就好,畢竟這種題目真的蠻難全對的。

物化(大學物理精要+張晉化學完全攻略+刷成大考古):
物化這邊我嗑了指考生的老本,另外我也有持續在接選修物理和選修化學的家教,所以上面提到的這兩本書我也都只是挑重點看而已,比如說像近代物理、有機命名與反應、或是有需要背公式的部分。考題的部分,今年清大物化佔比和材科一樣,甚至比材熱重,所以我認為是可以多多準備的,而且清大考的物化也不難,高中選修程度非常足夠應付,套一套公式答案就出來了,個人覺得這一科反而是關鍵,分數夠高就能和其他人拉開距離(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把佔比調低)。
成大物化的部分,看以往的考古確實比清大難很多,刷成大考古是一個快速讀物化的方法,畢竟寫的同時,也會一直回去翻課本複習。但今年成大的考題非常簡單,只考20題,其中近代物理(尤其是波耳模型)的考題就佔了一半,但也不能確定以後的難度不會改變,說不定今年只是特例而已。
最後,還是要向考研的同學勉勵幾句,只要下定決心,現在準備,甚至是暑假準備都還來的及,千萬不要因為進度落後就氣餒,多多和其他同學相互砥礪,持續進步,讀累了就看看心得,一堆很鬼的心得,看完會比較有動力。只要努力到最後,相信大家都會有好結果的,祝各位學弟妹都輕鬆正取,考試加油!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