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成大材料所、清大材料所,跟著李老師努力,如願入主頂大!,李正中(李正中),曾暄凱 高大化材 ,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李正中(李正中)摘要感言:
一、備考動機:
聽取許多學長姐建議,材料系未來若是碩士畢業在科技部的單位及薪資皆會明顯優於學士畢業。
二、選擇高點的原因:
當時也有許多補習班來校內宣傳,但在聽取身邊人的建議以及自己上網作功課後,發現很多人都很推薦李老師所上的課程,雖然時數要比其他間來的多上許多,但相對的很多觀念老師都解釋得很清楚,甚至是同個重要的觀念都會一講再講,講到你想忘記都難。
三、各科如何準備:
【材熱】
材熱相對於另外兩科來說算是比較抽象的部分,公式上的推導也會多上許多,因此材熱是我最早開始準備的科目,材熱雖然難度比較高,但在碩士考試中算是範圍會比較集中比較容易準備的,我自己是先把李老師的材熱完整聽過一次之後,再來寫各個學校的考古題,遇到比較稍微不熟的範圍就標註起來,在寫完考古後再回去翻李老師的筆記,雖然一開始會比較耗時間,可能會覺得沒有效率,不過寫個幾年後會發現材熱考的概念都很集中,像是溶液熱力學計算混合焓、混合墒等,幾乎每間學校都曾考過,所以材熱公式看似繁雜,但其實寫到後面會發現都是幾個比較核心的基本公式概念去延伸出來的,我認為材熱是三科中準備起來CP值最高的一科。
【材科】
材科當初在準備時是屬於比較容易的科目,大學修課時所累積的材科及物冶的知識用來應付大部分材科知識已是綽綽有餘,但由於研究所的材科考題是會隨著時間而有所進步,但教科書上的內容卻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造成了即使你把材科課本讀熟也會有不少材科題目是沒有涵蓋在其中的,因此我當初在準備時除了李老師上課時多補充的一些先進材料、半導體的發展外,我也特別去看了這幾年諾貝爾得獎的作品,在考成大時就剛好有考出來。
【物冶】
物冶是我最後一個補的科目,因為我除了考研外,還有畢聯會、專題等其他事情,因此物冶一直到大四上學期的九月才開始補,因此那時候一直很猶豫要不要補物冶,因為只有台大、清大工科、中興有考物冶,不過好在當時有堅持把物冶課程看完,因為很多學校雖然考的是材科,但其實裡面有會涵蓋很多物冶的知識,像是清大材料今年就考出了非常多擴散的計算,這些都是屬於物冶的範圍。
四、【題庫班】對考試的幫助
我認為材熱題庫班可以等到有時間再看即可,但是材科題庫班真的很值得一看,因為李老師會補充很多近年考過的材料知識,這些都是材科課本裡面所沒有的,我認為李老師的正課比較像是把完整的材料知識交給你不管他會不會考出來,而題庫班則是把近年來容易考的重點給濃縮起來,交給各位。
五、鼓勵學弟妹的話
不要因為是高大化材就認為頂大一定離自己很遠,只要夠努力也是不會輸那些頂大的學生了,還有也不要因為怕會影響課業就不參與任何活動,因為在通過了學科考試之後,再來要面對到的就是找教授的環節了,如果你是教授,肯定也不會只想要收一個大學四年除了修課外沒有參與其他活動的學生。所以像是系學會、專題等的其實在找教授上都會有加分作用,只要事先規劃好自己的步調,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好,其實大學生的時間真的很多,不會有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像我到升大四的那個暑假,也還在準備專題競賽、同時還擔任了畢聯會會長,但這些都沒有使我與班上其他同學的考研進度落後太多,所以我認為在備考階段不一定要閉關讀書,只好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好,還是可以有很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