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中山資工所,函授不限時數,理工生的應屆方程式!,曹錦輝(劉獻仁),王致強(蕭立人),郭子豪 嘉大應數,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曹錦輝(劉獻仁)王致強(蕭立人)確立跨考想法
起因於修讀系上的JAVA程式設計,第一次較為完整的接觸程式語言我便對其產生興趣,之後便更進一步修讀演算法,在過程中我發現比起數學系專注「它如何產生」,資工系更專注於「它如何延伸與應用」,進而確立想轉考資工所的想法

選函授時間掌握更自由
一. 可以省去騎車過去的時間,也可避免下雨天要騎車出門的困擾。
二. 比起同業,選擇高點函授會得到更長的觀看時數。

熟練考古題,掌握學校出題方向
7月-9月
周一到周五固定早中各看一堂課,晚上把上課內容重新複習。週六補齊周一到周五中間可能因為臨時有事而沒上的進度,週日快樂放鬆日基本不是打球就是打遊戲。
10月-11月中
開始把課本內附的習題寫一遍,遇到不會的沒想法的則再去把當段課程再看一次複習。每天早上9點起床,有課上課沒課寫題目,最重要是半夜1點一定會去睡,沒睡飽會讓隔天整天不順。
11月中-考試前兩周
每天寫一至兩份考古,我自己認為我有一點晚寫,因為我自己很多不確定的上網找答案會花很長時間,我覺得11月開始會是比較好的時間。考古題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前面假如還有不會的章節我認為都不要去管,因為學校考題其實都很固定,每間學校強調的重點也都不一樣,先專注在目標學校的考題,說不定前面沒弄懂的章節根本不是學校想要強調的點。
考試前兩周
我沒有再去多寫新的考古,只是重複寫之前寫過的(大約每間學校10年),這時候就會寫比快,大概可以一天三至四份。然後我開始把各學校的考點整理成筆記。考試當天我在考場看到很多人把書全部帶去,不過可能因為我懶,而且我覺得書太多重點也不集中,所以我只帶筆記跟一些要背的圖表去考場。

科目準備
先說題庫班的部分,我個人是沒有上,但我認為如果有預算的話題庫班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題庫班可以幫你省下很多找答案的時間,我有時候一題要花一到兩個小時找答案。而且老師的講解我認為也比網路的文字敘述會好懂很多。

離散、線代
離散的重點在排列組合、生成函數跟遞迴有時可以包含超過一半的題目,剩下一半則是每間學校的重點不同,像很特殊的中山就會考到很後面代數的章節。而線代不太能給什麼建議,我自認為大學學的還行讀得很順就過了。不過基本上我覺得對數學系而言這兩科不會是難關,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題目的手感,我自己再排進度的時候最多不會讓我超過兩天沒碰數學,大概至少會寫一兩題維持感覺。

計組
這科我覺得很玄,基本題老師上課有提點很重要的,你有讀進去就會寫,困難的我也不認為有很多人會寫,所以大家在這邊的分數都差不多。不過我建議結構圖有時間真的要能自己畫出來對解題很有用。這算計組少數要背的,相較OS計組讀起來快樂很多。

OS
基本上就一個字:背!OS就像歷史絕大多數題目有背就會,所以我會把OS放在離考試近一點才看。

演算法
演算法是內容最少但卻最難讀的,能變化的東西太多,我主要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像NPC的reduction跟一些經典的演算法還有不同策略演算法的差異。演算法沒有速成,就是一步一腳印。有多餘的時間很建議每題都trace code一遍。
資結
資工考科中我認為最簡單的一科,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排序、搜尋, 他們有各自的時間複雜度跟各自不同的應用。

給學弟妹的額外建議
1. 訂定一個目標,建議比你目前心中所想的學校在高一階。
2. 明確的訂好進度,考研是持久戰。
3. 排進度要給自己有休息時間,沒有是當休息會在考研前弄倒自己。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