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台大資管所【探花】、政大資管所科技組(甄),放心跟著高點班的進度走,精華與重點都妥當準備了!,王致強(蕭立人),金乃傑(魏取向),蕭瑞昕 中央資管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王致強(蕭立人)金乃傑(魏取向)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的在校成績無法推甄到心目中理想的研究所,那時高點的承辦人員來學校宣傳升學講座,在參加的過程中,高點的工作伙伴也不斷鼓勵我並規劃了一系列的研究所準備時程表,同時也勉勵我大二下把在校成績拉上來,讓當時的我建立起不少的信心再比較過去學長姊的榜單後,我在大二下學期結束的時候決定加入高點。
先修+正課+複習+題庫班,四階段循序備考!
【第一階段(三下~暑假正課開始前) 先修課程】
大三下時由於修課規劃以及系上專題的關係,修課學分數來到了我大學生涯的顛峰,因此在繁忙的課業下利用一些零碎時間看高點的線上VOD先修課程。我主要是利用學期結束到暑假正課開始前的這段時間將各科的先修課程快速看過,而此階段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是在資料結構這科,因為這科在先修課程中所教的時間複雜度和遞迴等內容相較其他科的先修內容來說是最重要的,未來上正課時很多觀念都會用到先修課程的知識。
【第二階段(升大四暑假~10月底) 】上正課 + 準備推甄
整個暑假幾乎都在高點度過,每個禮拜一跟三要上一整天的資料結構面授課,而二跟四晚上要上MIS面授課,此外還有計算機概論、資料庫等線上課程要自行安排到高點網路學院上課。因此除了正課之外,我每週會再安排一到兩天到高點 班聽數位課程,確保自己的數位課程進度只落後台北的面授班一到兩週的時間。而此階段各科的讀書進度我是跟著班內所安排的考試進度。大概到8月底到9月中的階段,開始準備推甄的備審資料,直到大概9月底上傳完推甄備審後才繼續將先前的進度補齊,因此整個數位課程我大概在10月底看完一遍。
【第三階段(11月~ 1月中寒假前) 】複習 + 題庫班 + 讀書會 + 寫考古題
此階段的我主要將各科都安排時間複習:
‧計概我把正課利用2倍速聽第二遍,順便幫助自己複習,並且整理過去上課時所做的筆記。
‧資料結構則是由於自己之前除了有修系上的資料與檔案結構以外,還有去資工系修了他們的資料結構,因此自己並沒有花時間把這科完整複習第二遍,大部分時間是跟著題庫班練題目後,把自己覺得不熟的章節和題目出現過的虛擬碼或手寫程式考點再看過一遍並整理在筆記裡面,同時也在寫考古題的過程中過濾出哪些是資管的考點,利用80/20法則讓讀書更有效率。
‧MIS我則是將講義內容完整複習2~3遍,並翻了一下Laudon的書,把重點整理在筆記裡面。也會去網路上看一些科技時事,並且整理在共用文件中,讓自己在寫申論題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例子可以舉例。
‧背英文單字!對台大來說英文算是很重要的考科,如果英文考高分的話可以拉很多分數,因此我這個階段還有背高點所提供的托福單字書,之後在寫台大考古也可以發現,單字書裡面的單字出題頻率很高。
而此階段在複習之餘我也會各個學校的考古題,我一開始寫了政大資管、清大資應、台大資管的考古題,而到了大概11月底的時候,我政大的推甄的放榜結果是正取,再加上自己有報名計概和資料結構的題庫班,每周可以在課堂中跟著老師一起做很多題目,因此最後只專攻在清大以及台大兩間學校。
【第四階段(寒假~考試前) 】衝刺階段
我抱著一定要考上台大的心態,在這階段針對台大資管去做最後衝刺,把台大的計概考古題做了2~3遍,也計時把台大MIS申論題再寫一遍,維持寫題目的手感。此外我也把過去所做的筆記拿起來翻過一遍,把重點觀念牢記在心底到滾瓜爛熟的程度。最後只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做好充足的準備,一定會有好結果的!
很喜歡計概老師幽默風趣的上課方式,確實的抓到計概這科的考試重點,將計概這樣繁雜涵蓋了網路、程式語言、資料結構、作業系統等等科目的考科濃縮起來,編成精華給我們,使我們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去準備這科。而MIS金乃傑老師厲害的地方則是他解題的技巧,他能夠剖析一道題目,把考點從題目中萃取出來,並且告訴我們這題可以從哪些角度去切入、用哪些我們所學的MIS知識去解決它,透過他所教授給我們的解題思維,幫助我在解MIS申論題的時候能夠有明確的思路,而不至於慌亂、沒有想法。此外我也推薦王致強老師所教授的資料結構,他的資料結構講義涵蓋了資料結構這科的所有考點,而且裡面有許多他所寫的程式碼考古題答案,特別是台大最後兩題幾乎一定會考手寫程式碼,我在做考古題的過程中也不斷從致強老師的講義中所寫的程式碼學習解題的方式。在讀到排序單元時有時也會參考致強老師C++的code,自己嘗試在電腦上用Code Blocks寫並跑過一遍,對我來說受益無窮。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