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政大財政所【狀元】、 政大企研所,經典題庫班與名校專攻班是所有課程精華,目標台政非常推薦,高勝銘(賴萬財),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陳○瑄 中央經濟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勝銘(賴萬財)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一、背景
有參加過一些商業競賽,擔任過社團幹部,多益945分,只有一些打工性質的工作與志工服務經驗。準備經濟與統計企研類組

二、備考歷程
1. 大二下至大三下
我在大二下就決定先報名補習班,評估過自己的在校成績與經歷後,決定將重心放在考試入學的管道上,但在這段期間我認為我的心思仍放在學校課業上,補習班的部分除了看看線上先修課程以及在暑假時到班上面授課之外, 那些小考與回家複習我都尚未開始,回顧起來這段時間像是在自我探索的階段,把面授課當作聽演講,漸漸了解自己較為擅長及吃力的部分,然後重新思考自己的投考方向是否有競爭力,也因此我在聽完統計與財管之後,決定將財管放掉,專心在大三大四衝刺統計學,同時也將投考組合由財經轉為企研。這段時間雖然都沒有很專注於考科,但更多的是讓自己在了解各考科的範圍及架構後能夠安心。總歸而言,學弟妹們如果有時間都可以在大二升三的暑假,就先利用面授課熟悉熟悉不論是語速、教學風格還是自身的把握度,給自己多一點緩衝來掌握自己的優勢或是轉換考的機會,畢竟如果大三才開始的話可能就只能一股腦地讀到底了,兩者心態上的從容與自信程度相差巨大。

2. 大三下至考前
在最後一個暑假,重新回到補習班,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經統的準備上,因為我果斷放棄財管,專心嘗試將統計學必考的部分掌握好,也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解小考卷與課本習題,我會跟著許誠哲老師對每個題型的解析去評估我相應的系所是否高機率遇到,以此來分配我的時間,暑假主要就是將小考卷及綠色題本搞懂,開學之後便開始寫666,也漸漸對於商管統計學的出題方向跟比重有所了解。暑期課程對我而言是最為煎熬的一段時間,除了課程進度緊湊以外,由於這次是用以全懂全精熟的態度去上課,那些去年跳過的知識點都接踵而至,觀念一個一個的磨著屬實痛苦,尤其是一頁卡上半天時,那種挫敗感油然而生,雖然我初次聽許誠哲老師的課時時常跟不上,但我覺得許老師的課猶如索引,在回家複習及寫考卷的時候會開始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搭配老師的社團資源與親自解題,雖然開頭讀統計時異常艱辛,但隨著課程往前漸漸有了解架構,也願意去寫更多習題。
總體而言,統計學可以先把上冊當故事書讀,背背分配,別太過對不懂的地方鑽牛角尖,因為當你成功拚到下冊時,就會有種callback的感覺,只要有勇氣看完整個上下冊,就已經有一戰之力了。暑假期間除了跟統計學課程,題型及小考也非常重要,他們反而是提昇信心的來源,雖然課本的推導與觀念都不明所以,但考題能夠讓我清楚這些定理或分配的實際應用與方向,進一步加強掌握度。
由於我讀經濟系,在個總經的準備上反而相對比重較低,但同樣也是積極跟課,正課及題庫班相輔相成,正課雖然堂數多但完整,能把經濟學架構清楚,而題庫班則是以此架構針對各所考題講解,是蠻精華的課程組合。而我覺得劉邦老師在此科目上的幫助同樣巨大,除了把龐雜的經濟學觀念架構清楚以外,他也積極的關心大家的備考狀況,問問題也每每都是秒回,給足了考研路上的安心感,讓我能有信心走到最後。
除了準備考試以外,我也抱著試水溫的心態進行了推甄,劉邦老師同樣熱心的幫忙備審資料的修改,而令我意外的是通過了政大企研的一階篩選,雖然複試未上,但卻因此提早了解了台政獨特的面試流程。
在備考的最後階段,我報名了題庫班與專攻班,個人認為這才是精華所在,統計方面許老師運用精準的歷年統計資料來分析每個系所的備考重點,也針對經典題目做剖析,在經過暑期課程後再次複習便漸漸有了手感;經濟學方面,劉邦老師用心智圖搭配經典題目彙整,讓我對於目標系所的考試方向漸漸立體化,最後談到經濟學專攻班,我覺得班內提供的考題資料對目標台政的考生們效益是非常大的。

3. 時間分配與讀書
很多人提到考研一定要每天讀滿十幾小時才能上榜,然而我是個時常需要轉換心情與地點的人,也因此我在大三與大四上課期間時常在桃園與台北班兩地跑,除了學校的k中以外,ikea與咖啡館同樣是我的讀書地點,而且每天最多就是6至8小時,再多體感上就沒那麼有效率了。而包含英文及財經新聞班以及衝堂的課程則是在空檔於網院補課,雖然行程與時間看似紊亂,但這就要提到我的萬能記事本了,除了將每日的計畫與進度記錄下來外,也將不會的或常忘的經濟統計觀念寫於其上,這樣確保了我於規定時間內一定能將經典題型或歷屆寫完,而複習時也只要看本子上的筆記就行了,大大增加效率,也時時監控讀書狀況。個人認為時間長短不是決定因素,準備內容紮實度以及備考過程是否有系統才是關鍵。這段期間建議將學校的學分壓至最低,才不致手忙腳亂。

4. 選考系所規劃
由於我的模考成績一直不太理想,所以比較偏向保守策略,將能考的學校都報名,目標是今年一定要上榜,因此沒有只專於台政,而這裡我想提到許誠哲老師關於選考系所的幫忙,老師專門花了一堂課的時間分析各科系注重的考點、章節配分比重,及歷年低標到選考組合分析、適合考此學系的考生為何,提供各類組考生最適合的選考策略,極大化上榜機率,個人認為落點都很精確。

三、考試心得
1. 一階筆試
經過七天漫長的考程,最大的考驗在於自己的心態,當前一天手感不佳時,能不能即時將負面情緒排除,專心應對接下來的考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我筆試下來的感覺亦是如此,而且題目跟考生之間有沒有緣分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就看出題者是否跟自身的備考重心重疊,所以在考程結束前都必須保持一致的心態,撐到最後才有通過一階的機會。從結果來看,中央、北大的題目反而是我較為不熟悉的,所以不用在考前或考中就定義了自己,往前走就是了。

2. 二階面試
能夠面試的是成大國企、政大企研與財政,由於有推甄的準備經驗,包含備審資料、英文面試、團體模擬面試等全部都在推甄期間就已經具備,所以較能從容應對密集的面試時程與各種不同的面試模式和要求,因此如果是底子還不錯,正課跟的上的考生都不要放棄推甄這個寶貴的機會,利用推甄逼自己把備審資料準備好,順便打磨面試技巧,對於二階的幫助非常巨大,甚至不小心就能提前上岸。
不論是成大的中英文跑關、政大的團體面試,我想最好的準備就是做自己,輕鬆愉快的展現自身的溝通與言談,畢竟面試只是教授在選適合的學生而已,過度的包裝或崇尚標準回答的心態反而相對危險。

四、後記
回顧兩年來的備考時日,確實無趣又艱辛,好在每次想要逃避或放棄時,有K中比我早到的戰友;有瑞典肉丸;有劉邦老師的心靈補給;有許誠哲老師的精準分析;有推甄顧問的面試安排;有家人的支持與理解,讓我能夠真正走到最後而沒有在暑期的第八章就徹底棄車而逃。考研究所其實運氣跟抗壓性比記住多少知識更重要,運氣方面可能只能去拜拜了,但抗壓性跟心態其實是考研一階筆試前的第零階前哨戰,這一階裡考的是面對模考成績慘不忍睹時你的應對;考的是別人說不念了或可放掉時你是否隨之而去;考的是空位越來越多時,你的信心是否填滿其中,還是將機會拱手讓人?這一階已幫你淘汰了大量意志不堅的”陪考者”,所以不論用運動、甜點、書籍甚至購物都要將心態調整到最好,以盲目的自信應考才能有機會脫穎而出。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