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交大運管所物流組、中山企研所,高點微課掃Qr-Code即時影音複習,快速又方便!,高勝銘(賴萬財),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謝○男 東吳會計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勝銘(賴萬財)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一、前言
有鑑於備戰期間受惠於版上好心人心得,以及版上較少關於經微組的心得文。雖然沒有考得特別厲害,但還是想盡一點棉薄之力給將來要考相關研究所的人。

二、個人背景
學校東吳會計系大四應屆前50趴,無證照無實習,只有參與過系學會及外校的一些社團、打工換宿。在校成績太爛直接放棄推甄,準備考試

三、考試成績
由於暑假過後便沒再碰統計了,因此中央跟北大統計看起來像被車輾過。今年考試的日期太多學校撞在一起,當初想說多報些上榜機率會高點,但事實證明我只是去浪費錢的,沒有念到的科目就不要去報名,也不要妄想能用另一科補回來。

四、報考動機
其實在大二就決定要考研了,雖然大學四年為會計本科,不排斥會計但也沒有對會計產生興趣,因此決定考同為金融相關的財金所。然而大三下上了一半的財管課程後,讓我重新思考是否對財金所有這麼執著,且未來想作的事非讀財金所不可,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在暑假之前便果斷放棄財管,以經統為主力,目標放在管理類的所別。至於為甚麼又把考科從經統換成經微,是因為八月底的時候偶然看到版上有人說管理類的經微組比經統組錄取率高上許多,加上高中有學過些許的微積分,便果斷準備經濟及微積分。事後回想也挺感謝當時勇敢的自己!

五、準備書單
個體經濟學重點整理
總體經濟學重點整理
管理類經濟經典題型
經濟學110~112歷屆
經濟題庫班7回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運輸經濟PDF
微積分學習要訣
微積分各校考古

六、整體讀書規劃
大三下
剛開始進班面授的時候充滿熱情,打算要用這段時間上完個經和財管,但後來放棄財管只有上完個經而已。由於大三下學校課業還是很重,因此這段時間除了面授聽完課,隨緣複習以外也沒特別作額外題目練習。

暑假[經:統=6:4]
這段時間是考研究所基礎打底最累也最重要的時候,每個禮拜四天面授也沒有學校課業壓力,而統計是第一次上正課且個經還在模糊的階段。儘管光上課加通勤時間吃掉一天大部分時間,但課後複習我認為也還是非常必要,如果不複習,會很難銜接後續的課程,阿哲也開始會安排小考,可以利用考試來看看自己有沒有跟上。每天補完習如果是下午5.結束,我都會跟戰友一起去學校地閱再複習課程到晚上八九點。這段期間不加上補習的話大概讀三小時,如果整天沒課會讀到六小時。統計在這段期間做到的就是跟課及行有餘力寫寫綠本,如果確定要拼經統組的學弟妹可以好好跟著誠哲老師,我認為受益良多。而經濟則是複習上課內容及開始寫經典題型,也開始在這階段瘋狂問邦哥問題,邦哥只要有問題不管何時傳給他,他都會盡量找時間回覆,且認真不馬虎還擔心學生聽不懂,這點真的很感謝他!

九~十月[經:微=3:7]
有鑑於8月底確定轉考經微組,因此開始瘋狂的念微積分,一開始還很怕自己讀不完會後悔死沒繼續堅持讀統計下去,所幸最後結果還算滿意。在此階段我會安排一周唸完一章的微積分,在這邊蠻推薦劉明昌老師的學習要訣,對於自學的人老師寫得特別明瞭,每寫完一題我都會在題目面前劃記黑色一橫,如果寫錯則劃紅色一橫,以便日後回來刷第二遍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當初的弱點,並搭配轉學考的微積分用書,可以順便訓練一下腦中思路。在這邊也很感謝數學系的朋友在我遇到不會的題目時,熱心幫忙解題。而經濟在這段期間開始上總經,由於總經比較晚開課又有點接近考試日期,再加上學校還有課業要照顧。因此我會建議上課一定要好好的上,盡可能在上課就吸收好,並有問題隨時問邦哥。同時也開始寫經典題型總經的部分。在這邊提醒學弟妹不要妄想可以寫完兩本厚厚的經典題型,除非你是超級神人或是只有準備經濟這科,可以挑每單元的幾題出來寫,理解每單元會考的方向即可。這段時間我每天的讀書時間大概為8小時左右(含補習時間)

十一~十二月[經:微=6:4]
題庫班正式開始,由於學校的課跟邦哥上課時間撞到,因此改選高老師的題庫班。在開課前,老師會先給我們看架構表的微課,不得不說老師的架構表超厲害,把每章節的必考及重點都完整呈現在微課裡,考試前我也只帶架構表去考場複習而已,將無邊無際的內容濃縮到大表簡潔有力!題庫班也是我認為開始練習大量題目的好時間,我在此階段才真正搞懂一些正課沒搞懂的觀念,並確實地把寫錯的題目訂正然後作紀錄,方便之後有時間複習的時候再做一遍。此外高老師題庫班的講義也都是考試重點,套一句老師說的,在此階段觀念沒懂沒關係,會解題方法知道題目怎麼解就好,我也只有練習老師勾選的題目,並沒有再繼續完成經典題型的部分。在這段期間也會有許多模考及小考,建議有時間的話都去參加,名次不是重點,我考過的模考也從來都沒在榜上過,重點是能夠了解自己還有哪單元的重點還沒讀熟。這段時間我每天的讀書時間大概為9~10小時左右(含補習時間)

一月~考前[經:微=5:5]
這段期間我幾乎都拿來寫考古題,並確實作訂正,不會寫的或觀念模糊的再回去看課本。經濟我只有寫各校近兩~三年的部分,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我題庫班的題目還沒做完。而微積分我則把台大商研、國企,清大科管、計財,交大科管、管科、經管、運管,政大科智、風管、企研,成大企研,中山企研,中興科管的題目作過一遍。確定報考的科系我會寫到六七年前,而沒有要考的則會寫三年。越靠近考試其實越難靜下心讀書,每天除了不斷懷疑自己是否能考上也希望考試快考完,盡快解脫。而這段時間我每天的讀書時間則為11小時左右(含補習時間)

小結
這一年的報考期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經濟我認為不用寫太多題目,但要懂得融會貫通,而微積分則不然,要透過大量的練習題目,才能培養出手感來。這一年說沒有撞牆期是不可能的,我認為適時的運動也挺重要,每當念不下去的時候,我也不會坐在書桌前,可能會去打打球或早點回家休息。身體跟心靈才不會太緊繃。考研確實是比氣長,隨時保持樂觀的心情才能走完全程。最後想告訴學弟妹所有事情盡量都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問題就別帶到明天了,否則只會越積越多。

七、考試輔助工具
YPT
大約在暑假的時候加入一些考研群組,並養成了每天念書就按下計時的習慣。這個程式很讚,看到別人那麼努力,自己也會想追上他人的腳步,也可以看到自己跟神人還差多遠。

手機記事本
至於記事本我則會記錄每天自己要念什麼,每當我完成後我都會親手刪掉每條項目,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

計算紙
我會去文具店買那種一本的空白計算紙,寫完可以一頁一頁撕掉的那種。考研期間大概用掉三到四本吧,寫完扔看到漸漸變薄的計算本,也會覺得自己變強了。

便利貼
我會把便利貼撕下來黏在經典題型的解答上,以防自己偷看解答,雖然事前工作很麻煩但我認為蠻必要的!此外我也會寫一些GRE單字在上面,閒暇時拿來背。

微課
微課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工具,每當讀到後面章節忘記前面時,不想舟車勞頓去網院補課,簡單掃一下單元旁QRCODE就可以馬上線上複習了,省時又方便!

八、各系所筆試風格
台大商研
今年的經濟與往年題型差異非常大,我當初翻開題目的時候也嚇了一跳。前面10題4分的題目我也幾乎看不太懂,走出考場一直在懷疑準備一年的經濟怎麼會像在裸考。考得不高不能給什麼建議,唯一能提醒學弟妹只有考卷最上方有說明手寫要用英文作答,好像蠻多人沒注意到,但今年聽說用中文也無扣分,還是稍微注意一下比較好。至於微積分也比去年的難,今年完全沒有填空題,計算的比例也沒那麼高,推導題很多不愧是應數所的考題,考不到四十分好像也不能給什麼好的建議,反正微積分就多練囉!

台大國企
今年的考風倒是跟以往的相同,題目又臭又長,還喜歡結合各種時事。想進面試的學弟妹們可能平常要多看新聞及廣播來增進自己的時事了!比較有印象的題目就是各種國際組織的中英文全名,及各組織主要內容。可以盡量找有把握的題目先寫,一定要跳題不然會難題解不出必拿的題目也沒拿到分數。版上高手很多也就不特別說其他淺見了。

政大科智
今年的微積分我認為比往年難蠻多的,前幾年應該都能拿個八、九十分,主要都是各章節的基本題及一些經濟利潤極大化的產出。然而今年卻出了蠻多三重積分,甚至還有統計的題目在裡面(? 而英文考科則中規中矩,甚至蠻多人覺得簡單。總而言之,把微積分多練幾遍,政大的題目一定不是問題!

交大運管
今年數學的考風跟往年差不多只是微積分與線代的題目順序相反,可能有練考古的人會稍微小慌,但題目難度跟過往差不多,有練過考古一定沒問題。這個所要注意的是數學比重3倍,因此要考上這所數學一定不能太低,至於題型微積分也都是基本題居多,線代則是聚焦在特徵值及特徵向量。經濟近幾年來也都不是考商學類的經濟,而是比較類似工程經濟、運輸經濟,因此我考前還有稍微看一下網路上的運輸經濟,雖然幫助好像也不太顯著。如果準備商學經濟的人就正常準備就好,我相信大家的分數也都會差不多。而英文則是給兩篇科技論文,分別英翻中及中翻英,有練過考古的應該也不是什麼難事。

中山企研
今年經濟考得比往年簡單,把一些基本題弄懂就沒問題了。手寫的部分則考得比去年多,多注意總經的排擠效果及廠商的章節就穩了。微積分則也跟往年考風差不多都是基本題,不知道是不是中山的教授很看計算過程,感覺蠻多人寫完都覺得有八,九十分,但最後結果卻跟預期差蠻多。

北大企研
統計沒有準備就不講什麼。經濟今年變得全選沒有填空或手寫題,雖然有蠻多基本題,但我並不覺得是一份好寫的題目。值得注意的是北大很喜歡考圖,考前可以多看各章的圖來作連結!

中央財金
數理統計沒準備一樣也不特別說明,但體感很像財金所會考的統計。而微積分我認為也沒有出特別刁難學生的題目,但中央很喜歡將統計與微積分結合,作公式推導。所以學弟妹目標中央的可以多練練,加上中央教授也改得比較嚴,計算過程要特別注意。

九、面試過程
可惜台大沒過一階,因此只能提供政大科智的面試。個人關(三位教授由左至右分別為楊宗翰教授、吳豐祥教授及柯玉佳教授)
團體企劃關(由左至右分別為蕭瑞麟教授及張瑜倩所長)
一進教室就有兩個桌子,分別放置了一堆雜誌,剪刀,畫筆及一張大海報。有兩名學長姊幫忙計時。15分鐘構思+7分鐘報告,每個人都要說話。

小結
其實能進政大科智面試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畢竟往年能進面試的人應該不到這次的一半。我猜可能是選考微積分的人也漸漸變多。在面試前我們組的團員有先進行兩次線上及一次實體的模擬團體面試,也因此正式報告沒有那麼慌亂。我覺得其實教授都蠻溫柔的,不管是個人關還是團體企畫關,皆有適時的引導我們回答。我覺得科智所要的人才應該是具備靈活及創意特質的人,因此有比我更適合他們的人,但還是謝謝凱瑞的組員們給了我一次難忘的團體面試的回憶!

十、心得總結
回想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感覺還是像夢一場。我從以前到現在都覺得自己不是特別聰明的人,考試從來都沒有正常過,每逢大考必失常,也曾經對自己失去信心,怕最後結果又跟之前大考一樣失落。但好在最後這場研究所考試總算對過去的自己有所交代了。我想懷疑自己應該就是考研的必經之路吧。非常感謝這一路鼓勵與陪伴的家人、邦哥隨時在線的回覆我各種疑難雜症、阿哲的Q&A內容、大四上凱瑞過我學校課業的兄弟們,以及我為數不多的戰友們,相信你們最後都可以考到自己的第一志願!!雖然最後沒有考上自己的理想目標,但能走到這裡還是很謝謝這一年辛苦的自己。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