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成大材料綠材所【探花】、中興材料所、中央化材所【探花】,材料之神李正中老師帶我飛,李正中(李正中),陳○朋 南大材料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李正中(李正中)背景:
南大材料系113學年度應屆畢業生,有做專題(奈米陶瓷氧化物薄膜在SERS的應用,應該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開始的),有當過材料實驗和電子學實驗的助教,多益560,大一大二都在瘋狂玩和打工,但沒被當過,大三開始認真跟著高點李正中材料之神上課,開啟我的考研之路。

時間分配:
對於時間分配,我覺得很看個人,重點是看的完就好,畢竟1000多個小時的課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我雖然大二下就報名了,但我第一堂課是在大三上開學時,辭掉打工之後才開始看的,而且也有一堂沒一堂的看,所以到大三下的6月才看完,超級慢。

7、8月:
開始把皮給繃緊了,花了兩個月看完了材科,這段時間因為也沒有學校的課業要顧,所以很認真看,其中有空的時候,也會去學校把專題給再補強一些,而且也有同時準備多益,這段時間真的很緊繃,但不得不說,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在進步。

9、10月:
開始看物冶,物冶真的比較深入,要花更多時間上課,但一定要上,真的很重要,然後也會邊複習材熱、材科,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時候會有阿中(我們對老師的叫法)辦的模擬考,我也有幸的在材熱的第一次模考考了全國第2,當初真的很開心,因為經過了兩次的多益失利,終於有比較好的成績出現了,讓我知道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11、12月:
一樣繼續上題庫班的課,我覺得我滿有毅力的,有把該上的課上完,也有全部複習完,一樣有模考,這段時間好像也沒啥好說的,我只想說,毅力很重要,堅持下去就是你的了,以我為例,其實當初知道自己快上不完、複習不完了,但還是有撐下去,我每天早上起床、吃早餐,10點會到補習班上6個小時的課到16點,然後直接吃晚餐,晚上休息一下,開始複習上過的內容,每天至少複習4個小時,狀態好的時候可以複習5個多小時,但不管我多晚睡覺,我一樣每一天9點會起床,10點到補習班,晚上複習,所以說,堅持下去就你的了。

1月到考前:
1月開始不管有沒有上完課、複習完,我覺得都該開始刷你想考的學校的考古題了(雖然我還是1/7才開始刷),刷考古題真的很重要,可以抓到你觀念、公式漏掉的地方,且也可以多寫手寫題,練習手感,我記得規定是2月才可以開始舉辦研究所的考試,所以至少有一個月可以刷題目,應該是很夠的,要好好把握。

各科準備:
材熱:材熱我覺得是材料系的基礎,所以跟阿中說的一樣,材熱要先上。材熱我自認為學的不錯,算是我的強項,畢竟東西也就那些,而且跟著阿中上課,你的觀念真的會無敵,材熱的部分我是全紙本手抄筆記,不得不說真的很慢,但真的很熟。

材科:材科前面滿基礎的,所以上的也滿順的,材科的話我就是用共筆上課了,畢竟知道自己在手抄下去會來不及,但只要是共筆沒寫的,老師嘴巴講出來的,沒寫在黑板上的,我全部都會寫下來,所以,老話一句,跟著阿中材料之神上課就對了。

物冶:物冶就真的比較深入了,順序的話是擴散、固化、析出、退火、碳鋼、雙晶、立體投影、破壞,超級多,但真的很有系統,至於為什麼還有加課,則是老師今年重新加強多上的內容,在老師下來台南時,我有問過老師,如果沒有要考台大甲組跟清大工科的話,可以不用上,我也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就沒上了(但共筆裡還是有一些這部分的內容,所以我還是有自己把這些都讀起來)。

材熱、材科題庫班:上到後來也沒在算到底有幾堂課了,反正就是上完就對了哈哈,這邊的話我算很認真上跟複習,但今年在材科的考科都沒考(介電、磁性、LK99之類的),但在我成大找教授跟台大面試的時候,超級有幫助(MOS、XRD之類的),所以都看就對了。

各校準備:
台大材料應材組:考古寫+檢討+看兩次:6年份(手寫題)
這是我的第一志願,之所以選應材組是因為阿中下來台南時說,南大目前只有上應材組的經歷,所以如果要保險一點的話就選考應材組,但不得不說,今年應材組的題目真的出的很沒鑑別度(去年的就出的不錯),考完去台北找阿中辦的模擬面試時,老師也這樣說,簡單來說就是簡單的太簡單了,難的根本沒看過這樣,然後面試的部分,我覺得我已經做到最好了,專題也準備的很充分,且我也很難得的被台大的教授誇獎,只能說之所以沒考上真的就差在英文了,又由於這次的材科很沒鑑別度,且我也盡了我最大的努力,連其中一題數字出錯也把他修改過來了(我認識的裡面,目前只有我修改,不是要炫耀,只是想表達我盡力了),但分數拉不開,所以直接涼了,總而言之,你也不知道台大到底會怎麼出題,所以如果真的想上台大,我認真覺得是可以做得到的,三大重點:1.把課好好上完複習完,刷考古題練習、2.英文不能太爛、3.專題要做,專題真的差滿多的,有做專題也比較好來預設面試時教授可能會問的問題,教授也相對會對你比較感興趣。

成大材料:考古寫+檢討+看兩次:10年份(選擇題)
我英文沒過門檻直接被刷掉了,其實成大雖然考題大改革,但其實也都大同小異,特別要注意的是今年材科的考題,物冶擴散考很多,所以我才會說,物冶很重要,雖然很辛苦但不能放掉。

成大綠材:考古同上,一起的
和成大材料其實沒有差,教授跟修課都一樣,算是多給你一個機會考試吧,同理,今年綠材的材科是物冶的破壞考很多,所以物冶真的不能放掉,至於這邊可以在分享一下找教授的經過,找教授時,有些教授冶會很看你的專題,雖然不是每個教授都是,但還是大部分教授都會問你有沒有做專題,像我專題是做奈米陶瓷氧化物薄膜的,就有成功找到一個T1的教授,這個教授就是因為我的專題才收我的,不然我朋友他們連回信都沒有,真的算我幸運,也謝謝我的專題老師,所以會鼓勵大二的各位趕快做專題,不然像我全部擠在大三真的滿累的。

中興材料:考古寫+檢討+看兩次:6年份(手寫題)
是我覺得我所有報考的學校裡最難考的,其實寫考古題某幾年時就能發現了,因為他的材熱是不准用計算機的,但又會給你很醜的數字去算(一定需要計算機的那種),而且也是今年錄取率最低的(我也不知道為啥),所以有幸能正取其實滿開心的。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