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政大財管所、中山財管所、成大財金所、中央財金所,時間是很珍貴的,當你能全心全意在讀書上更應加把握!,張永霖(張竣傑),劉邦(劉邦啟),高勝銘(賴萬財),趙治勳(何志傑),李柏維 師大科技,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張永霖(張竣傑)劉邦(劉邦啟)高勝銘(賴萬財)趙治勳(何志傑)一、個人背景
因為自己本身非本科生又非應屆,只有在校修過一些財金領域課程,但學校所上的內容其實十分空泛,所以相當等於零基礎;因此我準備的方式可能僅適合跟我一樣跨考的學弟妹。

二、考試建議
開始準備的時間是從去年的7月中開始上經統財暑期班(因為補習費自己出,所以工作到足夠金額才進入了補習班),開始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大約到12月開始全職準備。強烈建議學弟妹來補習班就是將目標放在台政,因為現在國立財金財管研究所真的沒那麼難考取,相對之下學歷差異變得在找實習時真的會對感謝函感到麻痺…(並非比較學校好壞,但職場就是如此),而我自己選擇研究所是以北部為主,然後問補習班老師跟學校教授意見。整個準備研究所的黃金階段我認為就是暑期跟最後倒數的一個月,所以從暑期才開始補習的就放下其他雜事吧,因為從秋季班才重新補一科的話我只能說時間壓力會很大。
我個人的上課安排和班別是這樣規劃的:財管和經濟轉網院、統計是上趙老師面授;其中網院是因為自己離台北很遠避免來回時間浪費然後可以自己安排上課時間和調整速度(不得不說網院真的滿方便的,但要有極強的自主安排能力),而統計面授只有唯一原因是我統計一定會有許多問題,上網院的話我可能會抱著許多疑問然後讀不下書;而我認為暑期三科其實時間相當足夠跟上每堂課的進度,一個禮拜就各科三堂共九堂,但一定要達到今日事今日畢,不然一鬆懈我只能說就是舊生會有打折。如果能夠在春季開始準備的話當然是極強力推薦越早開始越好,而春季的話很多學長姐會推薦先上統計,我自己是認為先上財管跟經濟,因為這兩科我認為各章的連結性相對較強,如果暑期或有空閒時間再聽一遍的話會覺得自己很像進化一樣完全不同感受。

三、科目準備
財管:首先我必須說張永霖老師的財管真的教得很好,不僅僅是考試掌握或對時事的連結,我上網院聽課時有時候會有的疑問老師竟然都會在講題目時提到讓我十分驚訝,然後極推薦老師的筆記板書我只能說無敵,所以一定要另外抄,我自己在暑期後主要都是看筆記和經典題型而已,除非是小細節的部份。而題庫班和專攻班我個人也都有上,在現在考試都是考古題趨勢下我只能給予這兩個班五顆星,因為自己在讀其他書局的考古題時解答真的是有許多勘誤,明顯到我會看不下去那種,雖然有時候專攻班會有許多太鑽研的小細節(像老師說得像是大海撈針,但今年就剛好撈到了…);所以考試時真的不要覺得甚麼題目不會考,尤其是那些你明明曾經寫過又不去花時間複習的題目會讓你考完試哭出來。
另外要提的是還有財經新聞知識的班,財金新聞的筆記在筆試時其實也只有大致看過,但在準備口試跟研究計畫的時候我給予這個班三百顆星,尤其非本科做研究計畫這本筆記是我人生一道光。在讀書重點部分我就不多提,因為我是全部都有讀,重點部分自己寫題目就知道了,唯一卡的就只有哈馬達跟MM(解題上),因為有些題目不太符合理論基礎,剛好政大又常考所以很糾結。我自己在暑期正課時只有寫課本的範例題目還有老師說補充要寫的題目,這時老師會說要經典題型一起做才來的及,但我個人是時間不足所以只有在寫課本有不確定時我才會找經典題型來檢視自己。
經濟:經濟這科其實我是覺得準備起來最痛苦的一科,因為內容很容易忘並且釐清變數花了我許多時間,但老師的熱忱光是講話比麥大聲就能感受的到,也會給許多補充資料,但個總經跟著老師進度我覺得實力會在題庫班那時會慢慢顯現出來,除了總經後段我個人其實一直都很模糊搞不太懂,只記了一些成長理論的考點;另外題庫和專攻我只有報名題庫班,因為台政的經濟我有先翻閱了一下,台大的經濟只能說考古題參考性沒有那麼高,而政大雖然形式一樣但考的內容其實就是幾乎都考但很基礎,加上高老師的考古題寫得很詳細足夠應付,而題庫班如果你能督促自己跟上題目演練我會給五顆星,題庫班課堂數很多加上還有劉邦老師的題目講解課,當時雖然覺得在經濟花了太多時間,直到模考和考試時我發現經濟有沒有持續演練模型跟題目真的天差地別,很多人都說經濟是最難掌握或拉分的一科,但我只能說這是以前,現在經濟的題目真的是有念有分變化也不大,高手過招就是經濟沒有其他。
經濟我是快9月才開始聽網院個總經課程,然後約一個月上完(有時一天三堂懷疑人生),但跟課進度我覺得經濟是能最快讀完的,幾乎睡前三個小時能跟上三堂課的進度,經典題型我是到題庫班才開始寫而且只寫財金所的題目,經濟有沒有跟著課堂進度學習我覺得差異十分的大,扎穩基礎寫題目你會發現普遍都是觀念題而已。
統計:統計就是熟練題目沒有別的訣竅,從暑期開始就至少培養講義題目都要徹底做過一遍,到考前就是一直拿經典題型開始刷題,尤其重點學校難題都要寫過一遍,題庫班我個人是沒有上;另外是數統計量,如果想上榜不想賭運的話不得不上,這時候可能很多人因為準備的進度會放棄這一部份,但這部分一出來沒準備就是落榜,但我必須說對於考試這部分財金所CP值很低且有些難理解或記憶,我個人趙老師講義算過三遍,但考試前還是放掉很多細節部分,然後今年好像沒考很多熱門考題。總結統計這科我個人在考試時幾乎都已經像反射動作一樣下筆,寫題目寫到熟練,有些題目看幾行就知道考點跟陷阱了,如果遇到真沒印象或證明難題其實應該90%的人都不太會,在寫考古題有些難題其實寫第二遍都還是下不了筆的那種也不要灰心,這科基本題把握等於滿分。

四、總結
這邊我想直接評分和評語我所利用的資源比較簡潔,雖然我沒考上台大,但覺得至少是有用心在學習上(畢竟花自己的錢總會痛心啊啊)。
小考、模考(★★★★★):
小考和模考最重要的用途就是逼迫自己跟上進度和檢視觀念,分數部分沒甚麼意義,但要檢視自己的排名以及訂正,很多人沒跟上進度就會開始缺考想著之後補齊進度,說實在的會考上的人沒有這種心態(無法形容,自行體會),在考試前都有逼迫自己至少有讀過考試範圍,考試時最大收穫就是遇到自己有信心的範圍卻突然卡住或寫錯的時候,那種錯誤的痛苦銘心絕對會反映在最後實戰上。
經濟題庫班、劉邦題目講解(★★★★★):
這分數我必須說前提是要有跟上進度做題目,雖然課堂數堪比正課,但經濟題庫可以取代專攻班,並且最後複習難題觀念真的非常有效率,最後三科我幾乎都是靠經濟拉分的,因為大部分的人會直接放棄。
財管題庫班、專攻班(★★★★★★★★★★):
重要度直破天際,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現在財管考試出題考古題充斥,另外老師有分章節整理,可以釐清考試趨勢,台政專攻直接幫我們整理好讀起來真的很有效率,還有補充一些政大的行為財務學考題,專有名詞沒讀過應該是都不會。
張永霖老師財經新聞時事分析(★★★★★★★★★★)
對於沒時間關注時事這個課堂幫助很大,尤其是在準備面試時你會發現這堂課的筆記就如同聖經一般,加上有些特定所別固定會出時事的分析簡答題,我相信很少有人能自己看時事直接連接觀念統整出回答架構,更何況是考試時看到沒看過的議題;而我極推是因為在準備政大研究計畫時幫助真的非常大,一開始寫計畫時真的極度沒方向甚至懷疑自己,花了點時間照筆記去連結一些觀念加以延伸,直接讓我脫離苦海。
考古題(依所別有所不同,我個人每個學校都做至少三年,台政大五年,依今年考試相關性做評分)
經濟:台大(★★★變化極大)、政大(★★★★★範圍廣且淺,最後我都拿政大來複習經濟)、中央(★★★★★模型必練習)、成大(★看英文和時事比較實在)
統計:台大(★今年題型大更動,建議找學長姐多詢問教授狀況)、政大(★★★★題型基本但重複度低,可重複寫複習觀念)、清大(★★)、交大(★★)、中央(★★)、中山(★)、成大(★★★)
財管:台大(★★★★★)、政大(★★★★★★★★加權高不解釋)、清大(★★★★★考古題充斥)、交大(★★★★★★★★★★★直接一整頁考古題)、中央(★今年考題???????)、中山(★★★★★中山考題看的出來都有設計過,不重複但很值得練習)
英文:我台大和清大英文都有過門檻,但我多益795且自認閱讀極差,考前有花三個半天將文法書看過一遍,平常睡前無聊翻一下單字書,考古題我做過台大一回就不做了,很不喜歡解答就是寫個中文翻譯在那邊,很多人說英文感覺都在猜不用特別看,但我是覺得花短短時間翻過文法差異極大,單字部分的話呢就是猜啦想認真都很難。

五、感想
時間是很珍貴的,當你能全心全意在讀書上更應加把握-考完試特有的感觸。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