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政大企研所甲組,私校生在高點從零開始,如願躍進名校企研!,高勝銘(賴萬財),程大器(陳智明),管仲(何明城),劉邦(劉邦啟),李○凱 輔大經濟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高勝銘(賴萬財)程大器(陳智明)管仲(何明城)劉邦(劉邦啟)

當初我想準備財金所,有試聽過高點和同業,後來考量所有課程搭配的CP值,以及老師上課的方式與風格也比較適合我,因此選擇了高點。我準備經濟學跟統計學,雖然本身是經濟系,但在校時多半都是應付考試,底沒有真的很深,且統計學助教上的都比老師好,統計底子基本上是零,所以準備研究所時,我當自己是一張白紙,全部重新學習。

重新學習建立觀念,再刷考古題不斷檢驗!

  • 春季班(三月至六月)─專精個經
    我個人在這段時間,只做兩件事情,第一是學校成績只求60分,確保不會延畢;第二是不論如何一定到班內上課,之後課餘時間都去圖書館報到,只把老師上課教的內容複習並內化成自己的邏輯。而這段時間我基本上不刷任何題目,只做上課的一些習題,不會去另外找題目做,因為我覺得重新學習,觀念的建立大於題海戰術。
  • 暑假班(六月至九月)─個:總:統=2:3:5
    因為春季班只讀個經,所以暑假時能把讀個經的時間分一點給總經和統計。如果一天讀12小時,我基本上6小時統計、4小時總經、2小時個經,這是統計跟總經還在建立觀念的時期,所以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在這兩科上面,但唯一不變的就是統計一定要最多時間,畢竟統計真的是劍,高手統計不會是差的。
  • 開學(九月至十二月)─先複習,再刷題
    開學後兩週,差不多個總統都教完了,之後我花一個月把暑假班的個總統講義全部看一遍,並且把題目寫完跟檢討,這時候大概是10月底左右。因為我沒有報題庫班,所以整整11、12月都在寫統計學經典800個體經濟學經典題型解析(企管類)》、《總體經濟學經典題型解析(企管類),我刷題庫的分配是一天三科都寫,統計6小時、個總經是各3小時,然後奇數題先寫,避免照順序寫到後面,前面題目沒得寫。題庫上的詳解都蠻清楚的,所以我也很少回高點問老師,若有問題多半是經濟的問題,我都會直接拍給劉邦老師,老師會線上傳語音檔告訴我觀念,真的很感恩老師。
  • 考前(一月至二月初)─刷考古題,考前再寫一次
    11、12整整兩個月每天認真寫,基本上12月底就寫完了,之後就開始刷各校的考古題。我個人是刷八年份,之後從中去發現哪裡觀念不完全,再去翻課本然後將所有的觀念連結起來。寫考卷自己模擬一下考試的感覺、時間的分配,這樣在考試時比較不會慌張。
    基本上考古在一月中左右就差不多刷完了,而且這時候真的是最迷茫的時刻,因為你會覺得你都讀完了,考卷也寫完了,只想等考試來,但這時候自己真的要靜下來,我大概耍了兩天廢後,再把之前的題庫拿出來看之前錯的地方,來消磨最後的兩個禮拜。另外,我會在考那間學校的前兩天,再把考古題拿出來看一遍,熟悉一下題型。

班內老師上課都會特別提醒各系所注重的部分以及考試題型,讓我在準備過程中事半功倍,擁有更多讀書時間,這也讓我不會多花時間在不會考的部分。像是老師跟我們說企研所注重在統計下冊,所以我幾乎將90%的時間都花在下冊,考試時果不其然幾乎都是下冊的,讓我在考統計時更順利也擁有不錯的成績。

高點名師+課輔服務首屈一指,台政經濟專攻班讓我受益良多!
推薦班內老師如下:

  • 經濟學-高勝銘老師
    有上過高老師的課的人都知道老師是用生命在教學的,有時候上課上到累了,也會因為老師認真的態度,讓自己知道要更用功。上到某些單元時,老師都會特別提醒各所別是否要讀這單元,讓大家可以更清楚自己所別考取的方向,不會因此讀了一些不會考的內容。
  • 統計學-程大器老師
    程老師上課輕鬆但不失專業,讓原本沉重的統計讀起來很舒服,也因此讓我愛上統計。曾以為統計會是自己的罩門,沒想到統計在考研過程竟變成我的唯一助力。

此外,高點課輔服務真的很棒,我受益良多的是網院補課及老師FB能夠詢問問題。因為在暑假上總經時,班上太多人變得很擠又不方便,所以我改用網院的方式去補課,這樣不僅讓我在學習上變得更有效率,也讓我在暑假課程分配上更順。
開學後若遇到一些問題時,可以直接透過FB詢問老師,老師也會用語音方式回答,讓自己可以重複地去思考老師的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
我最推薦的是台政經濟專攻班。政大能進口試有很大部分是在專攻班時,老師完全命中國際經濟的題組,在考試中看見時倍感熟悉!而最棒的是課程安排的時間真的很優,他是在考前2個禮拜左右開始上,不僅上課內容可以記憶猶新外,也在考前統整了個總經的所有觀念及台政各系所的考試方向,真的是受益良多!至於今年備考所使用的書籍如下列:

另外,分享政大企研口試經驗如下:

  • 時間30分鐘,總共兩關。
  • 第一關:團體面試-個案分析
    教授會針對你們呈現的報告去做提問與進一步的討論。
  • 第二關:個人英文面試

個案分析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時間訓練起來,除非你有很強大的戰友,在考研時就一起討論。而在個案分析中出現的問題,我盡可能是用我大學四年的經歷去連結,並且延伸自己的想法。例如:「提到美國跟台灣的家庭結構差異?我就回答台灣雙薪居多,而美國比較多單薪家庭……。」類似這樣的延伸。

我覺得我可以給很多擔心口說的人一劑強心針,因為本身口說的能力真的是幼稚園等級的,聽過我說英文的人都知道非優等。所以我在政大口試前一個禮拜,每天跟一個朋友說英文2小時,聊聊生活上的事情,練習我準備的面試稿,從一開始完全不敢開口,到最後變成管他對不對講就是了。可能也是因為這樣,教授沒在意我的口音,只因為我敢講就給我機會了。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