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成大企管所甲組、中興企管所甲組,高點課程建構觀念太強悍、私校生超越目標、贏的漂亮!,劉邦(劉邦啟),高勝銘(賴萬財),管仲(何明城),陳峯儀 中原國貿,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劉邦(劉邦啟)高勝銘(賴萬財)管仲(何明城)
◎背景
中原國貿系,系排15%、多益795分、無實習及競賽經驗。
◎報考動機
家中經營小工廠,本來就對企業經營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才決定考企業管理所。當然也包括現實面考量,想讓學歷向上提升。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如高中般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想在研究所兩年,培養思考事情的方式,讓自己能成為知識的產出者。

◎報考科目:管理學、經濟學
因為有明確的目標「企管所」,也沒考慮過其他所別而選擇經、管,而不選經統單純就只是不想要兩科都是數字,管理學上起來比較有趣。
※選考統、管實戰上的區別:
管理學讀起來好似無止境,而且申論題需要廣泛的輸入、邏輯的編排、達意的輸出,也能訓練想事情的角度,但題目有時吃運氣,看個人造化。
統計學就我所知,所學的東西也很多,如果是喜歡扎扎實實的做一堆清晰可見的題目的人,非常適合選統計學,練習量跟成績的正相關較明顯。
簡單來說,管理學像作家,統計學像公務員。
※學習方式:
我的選擇是正課面授 + 題庫班網路學院(到班看電腦)。
˙正課面授原因在於培養讀書習慣,最好經濟學從春季班就開始到班面授,習慣是需要時間養成的,通常在大學容易想翹課,更不用說距離稍遠的補習班了,從面授養成通勤→到班→學習的連鎖習慣,能夠讓你在出門就準備好聽課的態度,更可以在下課不懂時把問題當天弄懂。
˙題庫班選擇視訊,理由是因為寫題目喜歡依照自己的步調,還有檢討時能調整播放進度,多聽不懂的部分,略過都會的內容。我在題庫班就是不斷寫題目,然後自己斟酌進度,定期去看影片訂正檢討,非常彈性,不會明明沒寫完還需要跟著正課進度跑,給了答案就不會想寫了,但我通常也都不會落後太多,否則就代表過度鬆懈。
※問題回覆制度:這也是很多人會在意的
除了下課問老師問題外,基本上,每科都會安排助教,只要你敢發問,助教都樂於解答,而依照我所報考的兩科,更詳細的學習過程如下:
˙管理學:正課上完不懂立刻問,管仲老師都會耐心坐下來回覆你,而申論題的話,不管是老師或助教,通常不會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用多元思考角度,就算有,那也只是參考解答,依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來更完整。
˙經濟學:真的很感謝劉邦老師,也是我最滿意的老師,教學熱情是會燒到你的那種,不懂的問題都可以在通訊軟體Band群問他,只要他有看到,一定不會已讀不回,而且不論你何時何地有問題,就連凌晨密他都會盡力幫助你,我曾經懷疑回我的不是他而是AI客服機器人之類的,即使你的問題長到像是這篇心得文一樣,上課他會一直宣導有問題拜託問他不然他會難過,我是說真的,他可能如果不小心已讀誰的問題沒答覆到,搞不好會哭。

◎準備歷程:
※3-6月:
選擇經濟學春班面授,是為了將戰線拉長,不是天資聰穎的人,當然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紮穩腳步,事實證明春班的正課及小考,使我立刻進入了備考狀態,也收起了懶散的態度,當第一次小考的榜單出現,考不好的失落感激發我的得失心,會想讓排名更上一層證明自己,春季班便是培養學習態度跟方式的墊腳石。
※7-9月正課:
管理學正課也同步開始,而經濟學也是個經、總經課程雙管齊下。由於春班已上過一遍個經了,因此很多人會覺得暑期班的個經很累贅,有些人個經課開始刷題本,有些人決定認真再聽一遍,因為是高勝銘老師教導,教材也不一樣,而我自己採取的方式,也是聽課,但是著重在自己不太會的單元,例如彈性、勞動市場、福利經濟學等,以彌補第一次聽的盲點,而其他較強的單元,則專注在新教材的題目或是拿題本刷題。值得一提的是總經,剛開始上覺得好難,跟個經完全不同,但只要上到中後段便能理解許多學派的觀點,在單調無聊的模型中找到其中的趣味,總經的分數也會跟著提升。
管理學管仲老師會在白板抄板書,一邊跟我們講解其中的邏輯觀念,每個單元都是環環相扣的,每個學者的定義也都有其道理,上課筆記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問老師,而晚上會由助教複習上課的內容及小考,一開始我真的不曉得怎麼讀,一直狂背筆記,但藉由助教精心梳理過筆記的內容,只要理解就能順勢印在腦海中了。
※10月到考試:
最考驗意志力的時候,9月開學見到許久不見的同學,歡愉感直接帶了許多人下了考研列車,如果10月能保持小考成績,並跟上題庫班的進度,好學校也都不遠了。管理學題庫班開始教導如何寫申論題,找出題目的考點,用起承轉合來回答豐富答案的內容,會讓你串連起學到的東西。而經濟學題庫班我選擇視訊方式上課,理由是因為寫題目喜歡依照自己的步調,還有檢討時能調整播放進度,多聽不懂的、略過已經會的部分。
題庫班就是不斷寫題目,然後自己斟酌進度,定期去看影片訂正檢討,非常彈性,不會明明沒寫完還需要跟著正課進度跑,給了答案就不會想寫了,但我通常也都不會落後太多,否則就代表過度鬆懈。經濟學題庫班整理各種常用公式,以及比較類似但又不同的難題,幫助我們短時間內掃雷真是一大福音。

◎面試關卡:
※成大企管所:
個人簡歷關五分鐘,基本上很輕鬆針對你的簡歷問問題,只要夠了解自己帶去的東西就好。值得一提的是學長跟我說歷年沒有英文問答,所以我自己就懶得準備英文自介,結果一進去叫我英文介紹社團活動學到什麼,也就即興回覆了。
其他還有問你覺得本所缺少了什麼?每個人的問題基本都不同,但教授人都很好。
※臺大國企所:
˙第一關:英文關五分鐘
桌上擺了五個文章,隨機抽取,教授會根據文章問問題,給你一分鐘讀。我抽到供應鏈的題目,老實說我也忘了具體內容了,雖然裡頭的單字都不難沒有特別不懂的,教授也和藹可親,但讀的時候全場寂靜的可怕,且他們不說時間到,而是我自己看好像讀超過一分鐘了才提醒教授,越想快速看完越覺得看的不仔細,建議要快速瀏覽並邊思考,至少能有關鍵字印象才能回答。
˙第二關:機智關五分鐘
進去看到白板上寫著,你覺得最傑出的人未來十年會在哪個產業?為什麼?我當下愣住,直接想法就是科技業還是主流,後面也跟著亂答一通了。
˙第三關:簡歷關五分鐘
最沒壓力的一關,教授單純想知道你的報考動機以及問些他們對你簡歷上感興趣問題,不疾不徐順順的回答即可。
私立大學的我,能往前到中字輩是我原來的目標,以致於我也沒想過台大、成大這些有面試的學校我會有機會去到,頂多拿來考試練手。結果證明,是我自己妄自菲薄,在準備面試的時候下車了,導致與椰林大道擦身而過。雖然成績也沒多亮眼,尤其一類組還是台政聲名遠播,但還是高興努力有些許成果,在此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有時埋頭苦幹的做,其實自己比想像中更厲害,早已超越原先所設目標的境界,甚至離那些菁英們也一步之遙了。
最後想告訴大家,最重要的事不外乎養成讀書習慣,所謂的習慣是週而復始的,而不是早起爆讀好幾個小時到半夜覺得自己今天很棒,明天睡到飽,只要維持住習慣,以及抒發壓力的方法,我相信成功自然而然會來到你手上也不會覺得格外疲累,加油!
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