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清大經研所,題目一定要自己拿空白紙練過,只看不寫沒用,只抄不思考也沒用,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陳弘凱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考試心得,高點有一套!
瀏覽器新版本通知前往更新開啟網頁
劉邦(劉邦啟)許誠哲(許誠哲)一、前言
這篇文主要是關於自己在準備考試過程中的準備方式以及一些經驗談,希望能提供一些還在猶豫或是害怕考不上的人一些資訊或信心,特別希望能幫助和我一樣是跨考的同學。

二、個人背景
我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應屆畢業生,在報名補習班之前完全沒有修過任何經濟系或管理學院的課,更不用說相關的實習或競賽。在本系上,由於自己都修系上比較非主流領域的課,並且也不是特別追求成績,系排大概落於中後段,因此並未考慮推甄。
原本就有考研究所的打算,但後來自覺沒動力在本科系的專業上繼續深入,一方面也想要洗一個比較容易找工作的學歷,考量各項條件後,自覺即便第一階段考試過了,自身學經歷也很難撐過第二階段,因此毅然決然決定考經研所,準備時間大概從2022年3月開始。

三、準備時間
《春季》(三月到六月)
在剛開始的時候,建議兩科的先修課都一定要上,特別是沒有基礎、基礎不好或數學不好的人,上過先修課之後你就會慢慢抓到學習的感覺跟方法,如果沒上先修課可能會學得比較吃力。
經濟:
當初只報了經濟跟統計,都是面授,然後由於春季只有總經,因此個經是在家看去年的影片,然後由於我是跨考生,所以負責人很好心的幫我弄了去年總經的影片讓我可以在家複習,雖然我後來也都沒有去面授,但總而言之春季我就把個經跟總經都各看完一遍。經典題型,也就是題目本的部分因為時間關係只做了大概1/3,所以春季部分由於學校還有不少課,複習時間不夠下,內容學得沒有很紮實,其實到了暑假也忘掉蠻多的。
統計:
統計的部分則是4月開始一路接到暑期班才上完,原則上這邊沒額外做題目,複習方式是上課講到的例題一定要自己拿空白紙練過,只看不寫沒用,只抄不思考也沒用。

《暑期》
這個時期一個禮拜有很多天都要上課,因此時間分配非常重要,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因為沒時間複習,然後不斷延後進度,即便你上完課你的觀念還是很薄弱,並且很快就忘,所以不光是時間要分配,要細節到連章節都要決定,啊實際上有可能會沒辦法完成,就要想辦法補回來,下週再依條件規劃。我自己是在習慣禮拜天就先規劃好下週空閒時間要唸的科目,不過並不是要你整個塞滿,該休息還是要去休息,讀累了去找個朋友吃飯打球都是能幫助你走更遠的適當休閒。
經濟:
暑期面授上的是個經,因為我是聽第二次了,原則上如果上的是簡單的內容可以拿經典題型出來寫,但是如果老師上課在推導或證明,建議是跟著做,一方面可以複習,另一方面也能證明自己會,如果老師在帶題目,可以依自己情況選擇要不要跟著做,我大部分是會想解法,沒想到才會跟著做,然後暑期的筆記我也是會跟著抄,抄第二次其實會有很不同的感受,然後小考務必要唸完再去考,這個時期因為時間很趕,如果是聽第一次的同學很可能會沒辦法唸完,蠻正常的,但就是盡力就好,聽第二次的不用多說就是考前要複習完,考砸也沒關係,記得檢討錯誤就好,重點是要唸完那部分不要再往後面拖。
總經部分每週建議要有一個時段來讀一下,不然到9月才複習前面都會忘光,但我自己當時好像也很難固定撥出時間唸,所以就自行斟酌。
統計:
暑期部分統計非常重要,只考經統的統計的唸書時間要稍微比經濟多一點,並且每週都會有小考,說實話要每周要準備完小考滿累的,但如果你在暑假有按時複習,秋季的你一定會很感謝當初你在暑期就有讀過一遍,所以良心建議,經濟小考沒準備完倒還好,統計無論如何絕對要複習完並且考小考,準備方式同春季,練習課本習題,有空也練習題目本,重點要理解計算過程。

《秋季》(開學到年尾之前)
通常這個時期因為有題庫班,所以能更快速有效的複習各科目,所以實力進步蠻快的,這時候因為學校可能也有課,我個人是建議除了選涼課是基本外,能少就少,我自己當時只修了三門課,也沒有打工或畢業專題要忙,所以某種程度蠻接近全職考生的。
經濟:
這時候個經應該差不多結束,個經經典題型的題目應該也要進入尾聲了,然後總經原則上也是跟暑假個經一樣的模式,這時候總經的經典題型可能會來不及寫完,因為總經一結束很快就接題庫班,然後一旦進入題庫班就是跟題庫班的進度就好,總經經典題型若是沒寫完等有空閒再寫,重點是題庫班講義一定要提前上課進度去寫,然後也要盡可能寫完,千萬不要等到老師上課帶你寫你才寫,你應該是在前一周就先看過想過那些題目,如果只是等老師上課帶著寫你才跟著抄,那樣絕對沒什麼幫助,我自己當時是會領先老師幾十頁的進度,然後上課跟著聽,遇到自己完全懂得題目就可以先做後面的題目。
統計:
這時候通常是計量跟統計題庫同時進行,題庫一樣,每週上課前要把那週的題目先做過,不會的再等老師講,不要都不做只聽老師解,自己先看過題目想過才有用,計量的部分就是考經研、財金再去上就好了,我自己是覺得阿哲老師在上計量的時候會帶到一點實務的內容,還蠻有趣的,也有一些R語言的代碼,雖然還沒學R語言可能會看不懂,但畢竟以後還是很可能會需要學統計軟體,加上老師都會給那些程式碼,所以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資源。

《一月到考前》
這段時間基本上就全部寫考古題,以一天一個系所一個年份為主,然後盡可能調作息,之前沒調最晚建議這個時期要調,以7.起床為主,由於一科要寫100分鐘,經濟的話我自己覺得寫100分鐘可以,但統計盡量抓80分鐘完成,因為通常要預留檢查的時間,但因為寫考古題你可能會懶得檢查,所以就抓80分鐘就好,這樣三科寫完加上午餐、中間休息大概也下午接近晚餐前了,可以視情況休息一下晚上全部拿來檢討,可以做成題目本然後在該學校考試當天拿出來看。這個時期我自己覺得知識層面進步幅度不輸秋季的時候,尤其很多考古題會幫助你更加理解知識。

四、科目準備方式
經濟: 經濟的部分上課基本上就是抄筆記,然後筆記建議是抄整齊一點,留著之後複習會比較快,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在整理筆記上,很多人可能會想把筆記抄得漂亮一點但不知不覺就花了很久時間,應該把時間花在理解跟重複推導或作圖上。
寫題目我一律都是寫在白紙上面,個人建議不要寫在題目上是因為後續複習我會想要看乾淨的題目,來重新思考一次,若是做了筆記很容易看到筆記就覺得自己已經會了而不去想,所以可以作在白紙上。
章節部分,經研所的個經基本上消費者跟廠商理論那邊要練到超級熟,因為經濟內容不少可能常常會忘記,但就是一直去複習就好,然後也要真的去理解解題過程,總經的話除了古典模型跟凱因斯以外,經濟成長那邊也是多數每年經研所都會考的部分,DGE的部分當初因為我沒有報台大,所以就沒有念,但其實政大跟成大經研也都有考到,但說實話能考上的人也不一定都有念就是了,甚至有念也不一定能寫對,但是我認為有餘力還是可以念念看,除非念不完,不然多少還是會有幫助。
統計:
統計的部分重點在於練習,在課餘時間絕對要把講義裡面的題目每題都寫過,剛開始可能會需要看解答才會寫,但重點是要理解解題的過程,因為經研所的統計很多時候不是考計算而是考推導,所以如果你對數學中間的證明不夠熟的話,在考場裡可能會因為緊張而更寫不出來,我自己當時有些類型的題目寫到第二次或第三次還不太熟,我就知道應該要好好把它搞懂了。
計量的部分基本上推導蠻多的,也是要花時間去練習,只是阿哲商課講的都蠻清楚的,回去要複習也相對容易。
章節部分,多虧了阿哲老師整理的各系所章節配分,我認為我有把時間花在該加強的地方,舉例來說,很多經研所考計量或單變量雙變量隨機變數的比例很高,而敘述統計、ANOVA則是相當低甚至沒考過,這邊並不是說不用去念,它們畢竟還是基礎的統計知識,我在暑期依然有認真念這些章節,只是說在秋季時我把重點放在相對重要的章節而已,這個各系所章節配分也是我選擇報考系所的其中一個參考依據,這樣能盡量避免念到只有特定系所需要念的章節,雖然感覺有點投機,但要讀的東西那麼多,有限時間下勢必要作出選擇。
最後要說的是,如果在準備考試期間,有問題不想問同學或沒有人可以問,兩位老師都有聯絡方式可以私訊,劉邦老師是用Band這個軟體,他通常會在上面放上課進度,有時候也會放有關經濟的各種文章讓我們能有閱讀思考的機會,每次有問題要私訊他,他常常都秒回,甚至半夜也會回,讓人覺得連老師都那麼拚了,自己也要繼續努力,而且不管是甚麼問題他都會很有耐心的好好解釋讓我能理解。阿哲老師則是用FB的社團,裡面的資源多到不行,有問題也能直接私訊他。如果覺得自己很大程度跟不上進度,或是只是想複習也好,高點給了很多補課卷,可以去預約補課,而且高點的網院品質還不錯,影片畫質好,環境也很乾淨明亮。另外經濟有微課的部分,忘記就掃一下課本上的QR code就可以看短影片了,可以更有效率的複習內容。

五、師資
經濟:正課+題庫==劉邦 劉邦可以說是帶給我轉折最大的老師,原先我有提到只是想洗學歷,但上完劉邦的課我是真的對經濟學有了興趣,也有信心去就讀經研所了,雖然之後可能還是很辛苦,但我覺得至少不再只是做一件該做的事而已,而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了,這點我覺得很重要,教學上劉邦的課詳細而且易懂,而且是可以清楚感受到老師帶來的能量跟真誠,更不用說感覺無時無刻問問題他都會耐心的答覆,突如其來的心靈雞湯更是直觸你的內心,老實說一路走來我幾乎都是單打獨鬥,但偶爾聽到老師的雞湯還是很有感觸。
此外,題庫講義的題目雖然都是選企研所和財金所的題目,但我覺得都選得不錯,可以充分幫助我將之前的知識給串聯起來,很多題目我也會拿來當考前的複習題,即便如此,在題庫班之後,劉邦老師也錄了台政北清成的個 總經考古題的解析影片,讓考經研所的同學也能更好的準備這些學校,有很多題目我也是看了影片才學會的,所以如果報考組合是以經研、財金為主,也不會有劣勢的問題。

統計:正課+題庫==許誠哲
阿哲的統計除了上課清晰易懂外,他的講義更是詳細,上課聽不懂回去看講義,自己也能看懂,大家應該都有看教科書看到某一段卻不知道它的原理或過程,阿哲的書對我來說則沒有這個問題,上課的時候他也會特別強調那些章節或內容是經研所或企研要念爆的,可以更加讓我們知道重要性。阿哲上課也不時會穿插小故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這點對於每天長達好幾個小時的課程比想像中要重要許多,我也很喜歡他在講義或課堂中穿插r語言的部分,即便我已經考完試也還是會去翻那些code來用,特別是阿哲的計量教科書我到現在還是常在翻,可以預期之後會帶去研究所繼續用,還有阿哲給的資源真的超級實用,不管是公式本還是章節比重都超級實用,總之阿哲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教學品質最優秀的老師。

六、考試心得
整體而言,我覺得我有報的系所今年考題和以往都蠻類似的,比較令我意外的是政大經研和成大經研的統計學,過去政大經研有曾經考得很企研的考題,但後來有變回經研所的考風,沒想到今年又回到簡單的考題,只是這樣競爭變激烈,容錯率也變低了,而成大經研過去五年都沒有考計量的題目,今年則出了不少題,雖然我沒有因此嚇到,但當時在考場確實挺意外的。今年中正國經的統計學相較過去兩年也比較難,最後我要講一下清大的部分,我個總經統計三分考卷寫完都覺得很難,但分數出來似乎也沒那麼差。

七、心路歷程
在準備考試期間常常會聽到一句話,就是考研就像一場馬拉松,只要能撐到最後就有機會獲勝,身為一個跨考生,剛去補習班其實內心蠻害怕的,會一直因為自己非本科的身分而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強,看自己附近的人感覺都很強,偶爾也會感到孤單,但重點就是要找到自己適合的節奏念書,適當的舒壓也很重要,後來發現蠻多人都暑假才開始起步,加上自己小考成績還不錯,才慢慢開始有自信,雖然一路上都是自己來,但我覺得蠻適合我的,也許有的人需要組團才會進步,但一定也有人喜歡單打獨鬥,以結果論來說我應該算單打獨鬥的那一派,不過一直到考前我其實都還是會害怕自己考不上想要的學校,一直去想自己是跨考生然後報名的人那麼多,自己到底怎麼可能可以上榜,不過這些想法只延續到考前幾天而已,上了考場我一心只想寫好考卷,管他一百個人考還是一千個人考,我能做的只有盡全力去寫那份考卷,結果怎樣我都欣然接受,當然最後結果是不錯的,甚至超乎我的預期,最後,很感謝一路上曾經幫助過我的人,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也希望所有為自己未來奮鬥的各位,最後都能如願以償。在高點高上的輔考下大家都能趕快上岸~選函授課程,上班之餘也能考到狀元!